王瑞华见林涵面色中带着一丝忧虑,问道:“林涵,你怎么了?”
林涵微微一笑,“就是想到一点工作上事情,也不是很重要!”
其实,现实世界,站在人性的角度,一个人说8个月后,某地会发生大地震,要么就当你是危言耸听,要么就觉得你是神经病,不发声还好,真发生了怕是这个吹哨人会被切片研究吧。
“既然没什么,那就陪我看一场电影吧,昨天我咨询了一位孕育专家,她说音乐和电影对小宝宝的发育有很大的帮助。”王瑞华微笑着,带着一丝母性的光辉。
林涵哑然失笑,“就算要胎教也太早了吧,现在还是胚胎发育阶段吧。”
“那你陪我看吗?”
“陪,当然陪你。”
林涵笑呵呵的立刻回了一句。
旋即,他又接着说道:“若是需要去医院产检,提前让澜清她们与我联系,在未来这段时间,没事儿我就住在你的这大别墅里了,嘿嘿!”
王瑞华甜蜜的点了点头,下床穿上了拖鞋。
这个时候,是她最需要林涵陪在她身边的时候,她没有想到这个小男人,这么贴心,也不跑出去陪小女朋友,而是选择陪她这个孕妇。
“从明天开始,我在家的时候,就由我做饭给你吃,你就好好养身体,给我生个大胖小子。”
“女儿不行吗?嘻嘻······”
“其实我挺贪心的,要不生个好字吧!”
鹅鹅鹅鹅······王瑞华笑得全身乱晃,“你想得倒是挺美的。”
林涵双眸跟着晃了晃,心中一声叹息,最起码两三个月是不能碰这颗水蜜桃了。
接着,林涵想到了什么,又摇了摇头,“算了还是生一个吧,我听说怀双胞胎挺危险的。”
二人聊着,就下楼去了。
片刻后,二人来到了家庭影院房间。
这是一套专属家庭影院系统,一项高端奢华的居家生活品质提升,林涵一进这个房间便被惊到了。
这种私密生活空间,太会享受了。
家庭影院虽然安排在地下室,可它本身对自然光线就没要求,高端的装修设计,隔音效果更好。
这环境光学与巨幕、家具搭配相得益彰,自己今天还真是土包子开眼了。
在这里开个party,怕是爽翻天的节奏。
王瑞华拿出一张dVd说道:“这是去年鹰酱国上映的电影,主演是威尔·史密斯,国内还没上映呢,听说很温馨励志,咱们就看这个吧。”
林涵嘴角上扬微微期待,片刻后看到一头卷毛的威尔·史密斯他便知道这是哪一部电影了。
这部温情的电影,主打父子亲情,奋斗,梦想等元素。
剧中威尔·史密斯通过试用期,拿到offer的那段表演,堪称顶级,完美演绎了一个受尽挫折的底层,通过努力完成梦想,改变人生的心路历程。
生活很沮丧,也要充满希望!
看着看着,林涵双眸发光,脑海中灵光一闪。
他不停的在脑海中追寻答案,威尔·史密斯······。
慢慢的,他脑海中有了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是啊,川蜀这件事可以学习威尔·史密斯的电影《焦点》里面的那个骗中骗的环节,若是成功了应该可以降低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的伤亡,而且不会对自己有太多的怀疑。”
想到这里,林涵兴奋了起来,抱着身旁的美人,重重的亲了一口。
王瑞华白了林涵一眼,嗔道:“怎么了?一惊一乍的。”
“嘿嘿,你真是我的福星,刚刚看着电影,突然有了一个好的想法。”说着,他又亲了亲王瑞华的红唇。
一连两日,除了在别墅区跑步,林涵就没有离开过王瑞华的身边,即便偶尔要处理事务,也就是接个电话,速战速决。
王瑞华觉得自己似乎要坠入爱河了,沦陷就像是命中注定一般。
原本关闭的心灵,找到了真正的归属一般,依偎在林涵的怀里不可自拔。
这20岁的小弟弟,太会了!真不像是一个20岁的毛头小伙,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冲击着她的身心。
其实以林涵的心理年龄,王瑞华的成熟与阅历才是林涵真正的心灵伴侣。
而林涵超越这个世界的眼界,让王瑞华一次又一次的刷新认知。
年轻帅气,又充满活力,关键懂女人,会疼人,王瑞华升起一丝独占他的念头。
可她转念一想又放下了,自己不能太贪心,现在这样就挺好的,有的时候抓得太紧,他反而会像流沙一样,从自己指缝中溜掉。
傍晚,夕阳西下,二人享用着晚餐。
“小瑞瑞,你的意思还是走大额存单贷款,对吧!”
王瑞华抬起汤勺喝了一口鸡汤,点了点头,“不错,若是你真与展家达成协议,海内外账户资金互借,一年下来,的确可以省下来几个点的利息。
可好处都被你拿光了,不给银行一点甜头,他们早晚清算你,若是走国际金融机构大额存单海外贷款,利息比内保外贷要低许多。
而且,现在是软妹币强势阶段,美刀在想方设法的流入国内,你现在想出海投资,阻力不大。若是想换回软妹币,直接还了美刀的借款解压软妹币的存单就可以了。”
“好吧,我听你的!”
林涵说着抬起王瑞华身前的汤碗,接着说道:“我再给你盛一碗汤。”
王瑞华抬起头来,双眸深深的看着林涵,“小弟弟,你把这么多资金搞到海外去,是想走资吗?”
“走资?”
林涵摇了摇头,“我怕被人挫脊梁骨啊!哎,我的心是红色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改变的。”
可他知道未来这十几年,走资那叫一个触目惊心。
据说十几年后逃到海外的资产总额达到了惊人的30万亿软妹币,占据整个社会财富总额的4%,而且出去的钱可不是房地产和企业等固定资产,基本是以货币为主的流通资产。
为什么大家觉得钱越来越难赚,这便是经济疲软的罪魁祸首之一。
若是算上外籍对国内的控股这部分资产,怕是还得翻倍。
其实国内的企业环境,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大家总是咋呼国企腐败,可是从建国初期的贫瘠到七十年后,依旧是大国脊梁,是底线和保障。
别说什么民营企业为国家提供了多少就业机会。
也别说民营企业带动了多少地方经济。
自始至终,交重税,利润如数上缴的都是国企。
而大多数民企,是想方设法的偷税漏税,想方设法的搞补贴。
赚着锅里的,还要走资国外,移民国外。
这些人只不过是怕翻旧账罢了,没有一个是干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