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生智司令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凝视着窗外细雨蒙蒙的天空,仿佛能穿透云层,看到更远的地方,那里,是即将到来的风暴中心。“桂队长,你的工作至关重要。民众的热情,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但切记,我们要的是精兵强将,而非人海战术。告诉那些热情的市民,国家需要他们,但更需要他们成为战场上的利刃,而非无谓的牺牲品。至于装备,立刻安排人手检查,确保每一把枪、每一颗子弹都能在最需要的时候发挥作用。”
桂永清闻言,神色更加肃穆,他深知肩上责任之重,立刻挺直腰板,大声回答:“是,司令!我即刻去办,保证不让任何一件装备闲置,也不让任何一个有志青年失望。”说罢,他转身,步伐更加坚定地走出了办公室。
罗卓英在一旁,轻轻抿了一口热茶,目光在雨生智和萧山令之间流转,他深知这两位老友兼战友此刻心中的忧虑与决心。他放下茶杯,缓缓开口:“老雨,萧山令兄带来的情报,确实不容乐观。但正如你所说,我们必须提前布局,不能让敌人有任何可乘之机。第2军团的装备与训练情况如何?是否已经达到了你的预期?”
雨生智转过身,目光深邃,他轻轻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似乎在权衡着什么。“装备方面,虽然有不少德式装备,但分散在各个师团中,难以形成统一的战斗力。训练上,虽然士兵们士气高昂,但实战经验不足,尤其是面对日军这样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对手。不过,我们有的是时间,也有的是决心。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萧山令此时也加入了讨论,他紧锁眉头,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时间确实紧迫,但我们不能乱了阵脚。老雨,我建议立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将所有高级将领召集起来,共同商讨对策。同时,加强情报收集与分析,务必做到知己知彼。另外,民众的力量不容小觑,我们可以考虑成立一些民间组织,比如情报收集小组、后勤支援队等,让他们也参与到这场保卫战中来。”
雨生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深知萧山令不仅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更是一位深谋远虑的战略家。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萧山令兄所言极是,我即刻安排会议。同时,我也会亲自去动员民众,让他们知道,这场战斗,不仅仅是我们军人的事,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事。”
随着雨生智的一声令下,卫戍司令部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而有序起来。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有的忙着准备会议材料,有的则开始联系各师团将领,确保他们能够准时参加会议。而雨生智、萧山令和罗卓英三人,则坐在办公室内,继续商讨着更为具体的战略部署。
会议在当天下午如期举行,会议室里坐满了南京卫戍区的高级将领。雨生智站在会议桌前,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各位同仁,今日召集大家来,是因为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日军已经蠢蠢欲动,南京城的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都系于我们肩上。我要求大家,必须拿出十二分的勇气和智慧,共同应对这场危机。”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萧山令将军已经带来了最新的情报,日军的动作比我们预想的要快。因此,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加强城防,优化兵力部署,同时,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我提议,成立一个特别行动小组,由萧山令将军亲自指挥,负责情报收集、敌后破坏等任务。大家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尽管提出来。”
会议室内,一时间议论纷纷,但很快就形成了一致的意见。将领们纷纷表示,愿意全力支持雨生智司令的决策,共同保卫南京城。
随着会议的深入,一系列详细的作战计划逐渐浮出水面。从城防布局到兵力调配,从物资储备到后勤保障,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反复的讨论和修改。而在这个过程中,雨生智、萧山令和罗卓英三人更是以身作则,亲自参与到每一个细节的讨论中,他们的智慧和勇气,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桂永清离开卫戍司令部后,步伐坚定,心中满是对即将展开的征兵工作的决心与紧迫感。他深知,面对外敌的残酷暴行,唯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才能扞卫这片古老而神圣的土地。走在南京的街道上,他目睹了百姓们因那份离奇情报而激起的愤慨与不安,却也从中看到了希望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