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之姿:在云南大地生根
1999 年,在彩云之南的红土高原上,一家日后在医药领域崭露头角的企业 —— 云南生物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悄然诞生。彼时,它怀揣着对灯盏花这一民族药材的深度挖掘与开发梦想,踏上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征程。
云南,素有 “植物王国” 的美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灯盏花,这朵生长在云南大山深处的小花,又名灯盏细辛,作为云南红河州的地理标志产物,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滇南本草》中早有记载:“灯盏细辛多用于跌打损伤,具有发表散寒、消炎止痛之功效 。” 然而,直到上个世纪末,现代科学研究才发现其提取物对脑中风、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认知障碍、微循环障碍等疾病有着显着疗效,这一发现为灯盏花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天地。
生物谷敏锐地捕捉到了灯盏花的巨大药用价值和市场潜力,在成立之初,便迅速在云南弥勒和昆明进行布局。在弥勒,生物谷建立起灯盏花种植基地,从源头把控药材的质量。通过与当地农户合作,推广规范化种植技术,确保灯盏花的品质稳定,为后续的药品生产提供优质原料。而在昆明,生物谷专注于灯盏花制剂的生产,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打造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开启了灯盏花全产业链发展的第一步。 从最初的探索与尝试,生物谷以坚定的决心和专业的态度,在灯盏花领域扎下了根,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云南的医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
成长之路:新三板崭露头角
经过多年的积累与沉淀,生物谷迎来了发展的重要里程碑。2015 年 8 月,生物谷成功在新三板挂牌,证券代码 ,正式踏入资本市场的大门。这一举措为生物谷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其在资金筹集、品牌影响力提升等方面获得了更多机遇 。借助新三板的平台,生物谷进一步优化企业治理结构,规范运营管理,提升信息透明度,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仅仅一年后的 2016 年 6 月,生物谷凭借其出色的业绩表现、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顺利进入新三板创新层。创新层作为新三板中更为优质企业的聚集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有着严格的要求。生物谷能够脱颖而出,进入创新层,充分证明了其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发展优势。
在创新层的舞台上,生物谷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公司持续加大在灯盏花产业的研发投入,深入挖掘灯盏花的药用价值。多年来,生物谷在灯盏花研究领域硕果累累,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灯盏花相关专利 47 件,其中发明专利 42 件 ,实现了专利保护覆盖灯盏花系列产品生产全过程及全生命周期,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生物谷的灯盏花系列产品在市场上也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其主导产品灯盏生脉胶囊和灯盏细辛注射液,凭借显着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在众多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中脱颖而出,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这两款产品不仅被列入 2020 版国家医保目录,还被收录于多个权威指南,如《缺血性卒中基层诊疗指南(2021 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 中国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22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 <脑卒中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等,成为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选择 。 此外,生物谷还积极拓展产品线,目前已拥有灯盏花系列产品 7 个,包括灯盏花滴丸、灯盏细辛软胶囊等全国独家品种,在灯盏花制剂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公司还参与了灯盏生脉胶囊、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滴丸 3 个药品的国家标准制定工作,进一步彰显了其在灯盏花产业的技术实力和行业影响力 。 从新三板挂牌到进入创新层,生物谷在灯盏花产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以创新为驱动,以质量为保障,逐步成长为行业的领军企业,为后续的发展积蓄了更为强大的力量 。
高光时刻:登陆北交所
2021 年 11 月 15 日,对于生物谷而言,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生物谷作为首批上市公司之一,成功从新三板精选层平移至北交所,股票代码依然为 ,成为了云南首家北交所上市公司。这一跨越,不仅标志着生物谷在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进阶,也为其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登陆北交所后,生物谷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从市场表现来看,上市首日,生物谷虽累计涨幅 - 7.81%,收盘价 14.16 元,每股市盈率 29 倍,市值 18.15 亿元,但这并未影响其后续在市场中的活跃表现。在北交所的平台上,生物谷获得了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其股票交易活跃度逐渐提升,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显着增强。
在业绩方面,生物谷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21 年,公司发布的年报成绩亮眼,实现营收 5.66 亿元,同比增长 25.46%;净利润 8331 万元,同比增长 11.17%;扣非净利润 4707 万元,同比增长 36.42%,实现了净利营收双增长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多方面因素。一方面,随着全国范围疫情防控趋于稳定,宏观经济及行业景气度逐步恢复,为生物谷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公司自身积极的战略布局和运营策略调整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生物谷围绕其主打产品灯盏生脉胶囊、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花滴丸等全国独家产品,在营销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对内,公司建立扁平化高效的组织管理机制,落实终端量化考核,提高了运营效率和销售团队的执行力;对外,抓住基药政策窗口期,引入有能力的合作商开发空白终端,积极拓展市场。2021 年,生物谷的销售布局重点向基层终端下沉,同时大力推进电商、零售等院外渠道建设,全年新开发终端超 4800 家。在营销的有力推动下,公司产品的普及率和市场认可度不断提升,灯盏生脉胶囊销售量增长 21.8%,灯盏细辛注射液销售量增长 40.2%,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
在研发创新方面,生物谷在登陆北交所后也丝毫没有懈怠。2021 年,公司共申报发明专利 8 件,其中 pct 专利 6 件,并获得国家专利局受理,全年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 5 件。公司持续与国内外顶级科研院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深入研究灯盏花系列产品的药效物质基础、药理药代及临床研究,不断挖掘灯盏花的药用价值。同年,公司灯盏生脉胶囊、灯盏细辛注射液进入了中华医学会发布的《缺血性卒中基层医疗指南》,灯盏细辛注射液改善急性期缺血性卒中神经和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成果发表,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临床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
登陆北交所,是生物谷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高光时刻。在这个更高的平台上,生物谷凭借自身的产品优势、创新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和品牌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为公司未来的长远发展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也为北交所的生物医药板块注入了新的活力 。
波折与挑战:资金占用风波
然而,就在生物谷在北交所的舞台上意气风发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021 - 2022 年期间,生物谷的控股股东深圳市金沙江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向第三方背书银行承兑汇票、委托第三方理财等方式,累计占用公司资金 3.56 亿元,日占用最高余额为 2.77 亿元 。这一行为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资本市场掀起了轩然大波。
事情的败露源于 2021 年年报审计时,理财产品的受托管理机构未能及时向审计机构提供理财产品所涉及底层资产的相关资料及信息,审计机构拟就此事项对生物谷 2021 年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从而引发了北交所的关注和问询 。随着调查的深入,生物谷控股股东资金占用的违规行为逐渐浮出水面。
经查明,这些被占用的资金最终被用于金沙江偿还债务和产业投资。其中,委托银丰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理财的 2.65 亿元以及委托国深融资租赁 (云南) 有限公司理财的 1200 万元,均通过多家第三方转给了金沙江及其关联方 。更为严重的是,生物谷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委托的第三方机构不具备接受委托理财的资质,而且公司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未按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续购买理财亦未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
这一系列违规行为给生物谷带来了沉重的代价。2022 年 7 月,北交所给予生物谷及相关责任主体纪律处分,对控股股东金沙江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时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林艳和予以公开谴责,对生物谷及时任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贺元进行通报批评 。这是北交所成立以来,首次对上市公司予以纪律处分,生物谷也因此成为北交所首家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领到了北交所成立以来首起行政处分罚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