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三王会战(三)队列中的军官们大声进行着战前动员,声音洪亮而威严,在嘈杂的战场上依然清晰可闻,试图将每一个士兵的斗志都激发到极致,他们的制服上有着一些显眼而且华丽的装饰,手持指挥刀,并佩带着闪亮的荣誉章,这是为了士兵们在乱战之中能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军官。
在第一排步兵方阵的后方,是一支支骑兵部队。骑兵们牵着强壮的战马,马匹身上披着整齐的马具,马鬃随风飘动。骑兵们身着明亮的胸甲,头戴钢盔,装备着长枪或马刀,还有骑兵式燧发枪,威风凛凛。他们排列成整齐的队列,马匹不时地打着响鼻,蹄子在地上刨动着,仿佛迫不及待地要冲向战场。与步兵的沉稳相比,骑兵们更显灵动和迅猛,他们是战场上的突击力量,随时准备给敌人以致命一击。
炮兵阵地则像一颗颗珍珠一样镶嵌在步兵的阵列之间靠后的位置,一门门巨大的火炮整齐地排列着。这些火炮犹如钢铁巨兽,炮管粗壮而威严,黑洞洞的炮口指向远方的敌人。炮兵们忙碌地穿梭在火炮之间,有的运送弹药,有的在调整炮口的角度,他们的动作熟练而迅速,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在炮兵阵地的周围,堆积着成堆的炮弹和发射药包,这些炮弹是战争的利器,它们将在战斗中发挥巨大的威力。
如果说北军和对南军优势最大的兵种或者武器,那肯定是炮兵和火炮了,北军现在装备的火炮性能已经完爆南军了,更别提炮兵素质了
这三年来皇家集团虽然没有把步枪技术推进到后装枪时代,但是发现推进火炮技术的研究要比步枪技术的研究简单的多,因为毕竟火炮比步枪大的多,要求的精度要低一些,能用上皇家集团一直积累的金属冶炼和铸造技术.
虽然还是没有突破到后装火炮的技术,但是在性能上已经完爆南方那些铜炮的性能了。
其实在历史上欧洲有着一两百年的燧发枪排队枪毙的历史,但是这种线列步兵的战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的在进化,可以说线列步兵战术最为鼎盛的时期是拿破仑时期了,美国南北战争是线列步兵战术最后的余晖。
虽然线列步兵战术最鼎盛的时期是拿破仑时代,但线列步兵在拿破仑时代的战场上只是决定性力量之一,还有一种决定性力量在拿破仑时代的战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战争之神——火炮!
拿破仑是一个战争方面的天才,但最初让他崭露头角的还是他在使用炮兵方面的才能,而拿破仑也为了更好的发挥炮兵的作用,进行一系列的军事改革,制定各种战术,把火炮的地位推到了“战争之神”的地位上。
朱厚烇在火炮技术取得突破之后,立刻进行了新一轮的军改,军改的内容就是吸收拿破仑军改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加一些更先进的内容,并确立火炮在步兵中的地位。
而且皇家集团生产出来的火炮都是合金钢炮,比拿破仑时代的火炮总体性能更好,造价也更便宜,也正如此,北军装备的火炮数量对南军来说是碾压级的。
北军甲种师每一千人装备着八门火炮,这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了,要知道拿破仑时代的法军每一千人装备的火炮数量是三门,南军每一千人里装备的火炮数量还不到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