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66章 稳一手(1 / 2)

第266章 稳一手

“徐州已下,鞑虏退守归德,以铁锁横断黄河。

虽说此处河道狭窄,然而尽发水师,破之不难……”

负责解说的江洞庭唾沫横飞,很是激动。

此时宋军基本控制了黄河下游也就是徐州东面的大片区域,但是其实不关键,关键在于往西五百里就是开封。

开封啊。

自从女真南侵,高宗定都临安,百四十年间只有端平年间短暂收复了开封,尚没来得及捂热就被蒙古人按着一顿捶。

如今可不同往日,只要乘胜追击,克复故都就在眼前。

百年梦想就在今朝,谁不心动

一向淡定的李庭芝拜道:“臣请陛下发兵,收故都,雪百年之耻!”

“臣愿动员家乡父老捐献钱粮,为国朝助力!”陈宜中拜道。

章鉴说道:“臣薄有家资,愿献于陛下。”

“户部定竭尽所能,保证大军供给不缺!”一向精打细算的马廷鸾全不顾粮食紧缺的状况,拍着胸口做出了保证。

属实是有点上头了。

“卿等所愿,亦为朕之所愿。”赵昰起身说道:“百四十年夙愿,日思夜想,如今就在眼前,确实激动难耐。

然而,朝廷无粮,黄淮百姓流离失所,军兵久战未歇,若强行进兵,恐重蹈端平覆辙。

朕意,两年积蓄粮草,休整军兵,再一鼓作气拿下三京,全面恢复故土。”

赵昰也想拿下开封,但现实不允许。

端平入洛最终失败,直接原因就是粮草不足,前车之鉴不远,岂能不警惕

“陛下。”陈宜中说道:“若是等待两年,元虏火炮激增,说不得会有火枪出现,且其有时间恢复水师,彼时国朝优势大减,又将是一场苦战。

如今元虏新败,士气低迷,正是进兵好时机。

只要咬牙坚持收复开封,此后几年便可安心积蓄力量,说不得可以一鼓作气收复燕云十八州。”

“陈相所言极是!”曾渊说道:“粮食总可以筹措,时机却不可再来,请陛下明察。”

“请陛下明察。”多数大臣附和。

收复故都不止利于国家,同样是他们名留青史的大好机会,不论是留在中枢提供支持,还是下放军中当个辅助,都会有浓墨重彩的描述。

传统文人最终的追求不就是这个吗

机会到来,实在不愿意错过。

赵昰问道:“卿以为,民间可支持朝廷收复开封”

陈宜中说道:“陛下大兴教化,民智已开,如今处处讨论民族,收复故都乃是振奋人心之事,如何能不支持”

“朕近日多出宫,尤爱深入乡野,因为支持黄淮导致粮价物价飞涨,百姓颇有怨言。”赵昰说道。

众臣愕然。

他们平日看报纸,看到的都是正能量,然而这只是读书人的意见罢了。

识字率一成的时代里,九成人基本没有表达自己的意见的可能,而对这九成人来说,开封是老赵家的,战功是将军的,升官是诸位相公的,他们付出的却是儿郎的性命。

当然,赵昰威望一时无两,真要强令出兵,大家会勒紧裤腰带坚持的,但是元庭重兵云集归德(商丘)、开封、洛阳,肯定是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