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8章 李子春——从元朝重臣到高丽桓王的辉煌之路(1 / 2)

引言:元朝遗珠,高丽新星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以其独特的经历和卓越的才能,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李子春,这位元朝末年的管领双城等处军民达鲁花赤之子,凭借其过人的智慧、勇气与机遇,不仅承袭父职,更在异国他乡——高丽,开创了一片新天地,最终成为被后世尊崇的桓王。本文将详细探讨李子春的一生,从承袭父职到归顺高丽,再到卒于任上及其身后的荣耀,揭示其跌宕起伏、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轨迹。

一、承袭父职:家族纷争中的智勇之选

李子春,作为元朝管领双城等处军民达鲁花赤李椿(孛颜帖木儿)的次子,自幼便生活在权力与荣耀交织的家庭环境中。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英勇善战,更在骑射技艺上青出于蓝。元统二年(1334年),李椿因中风而有意传位于长子李子兴,然而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却悄然拉开序幕。在赵氏的请求下,李椿决定让幼子完者不花代理职务,这一决定无疑加剧了家族内部的矛盾。

至正二年(1342年),李椿去世,家族内部的纷争达到高潮。李子兴虽向开元路请求袭职并得到同意,但其突然离世使得幼子咬住(李天桂)年幼无法继位。此时,那海利用母家双城总管赵小生的威势,企图偷走印信,自立为首。然而,李子春凭借其智慧和威望,成功劝说大嫂朴氏前往开元路上访,自己也与咬住一同前往。最终,元朝判定完者不花和那海非嫡妻所生,无承袭权,而咬住年幼,因此李子春得以承袭父职,成为新的管领双城等处军民达鲁花赤,同时那海被处死。

二、归顺高丽:历史洪流中的明智之举

随着元朝的衰落和高丽王朝的崛起,李子春面临着新的选择。至正十五年(1355年),他前往开京朝见高丽恭愍王,得到了恭愍王的赞赏和青睐。恭愍王不仅赞赏其祖父、父亲都曾朝见高丽王之事,更暗示李子春可为高丽未来的反元事业服务。这一暗示无疑为李子春指明了方向。

次年,李子春再次朝见恭愍王,明确表达了愿意听从高丽方面指挥的意愿。同年五月,恭愍王诛杀亲元派奇辙等人,并派柳仁雨进军双城总管府,同时密令李子春充当内应。李子春迅速响应,带兵与柳仁雨会合,成功驱逐了双城总管赵小生及千户卓都卿。这一举动不仅赢得了恭愍王的信任,更让他在高丽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