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28章(1 / 2)

大刘闻言眼睛一亮,“这个牛逼。”

“哈哈,不牛逼哦,其他厂里也卖,也就钓小鱼还凑合。”

秦大河把老鬼、龙王恨这些渔具厂家的饵料讲了一下,目前来说通用性饵料市面上还是没有。

就是“老三样”之类的需要自己根据鱼情来调节比例的这种比较多。

对钓鱼高手而言,老三样要好用一点,但是新手更适应他这个通用饵料。

“这个饵料钓鲫鱼挺好用的。”

“钓鲫鱼好用也不错啊,总比卖蚯蚓要好。”既然想着开渔具店,他肯定做过市场调查的。

目前来说,饵料最多的还是蚯蚓,其次是玉米,剩下的才是各种商品饵。

荤饵之王和素饵之王可不是开玩笑的,二十年后都是饵料界的大哥大。

但是他在沪市接触的钓鱼圈子,大家并不喜欢用蚯蚓,反而更青睐玉米和商品饵。

归根结底,现在沪市那边喜欢钓鱼的都属于小康家庭,他们嫌蚯蚓脏。

而老三样这些饵料最大的问题就是开饵麻烦,甚至速攻和虾粉都是分开的,不适合新手。

出去钓个鱼要带好几包,而他做的商品饵既通用又方便,类似于后世的“蓝鲫”或者“一包搞定”了。

看着有个十来岁的小孩儿风风火火的从院子门跑过去,他喊了声“阿豪”。

“怎么了,大河哥。”阿豪虎头虎脑的停了下来。

他从秦大河手上赚了不少钱了,挖蚯蚓、摸螺丝,还给二舅卖虾子呢。

因为成绩差,家里人也不管了,能补贴一点家用也不错。

“下午不上学嘛?”

“国庆节放假。”

擦,秦大河一拍脑门,把这一茬给忘了。

“帮我挖点蚯蚓晒干了,要三斤,给你六十块钱。”

“大河哥你真牛逼,马上给你挖。”阿豪一听能赚几十块钱马上就兴奋起来。

给这个价格也不算高,三斤蚯蚓要挖十几斤出来,还得晒。

光是去西瓜地或者草垛子

“先别跑。”秦大河拉着小家伙进院子,从桌上拿了一把大白兔递了过去。

“马上剥棉花果子也喊你啊,给你一毛钱一斤。”

阿豪听到立马眉飞色舞,能赚钱就好,还是大河哥舍得给钱,其他人家就给五分钱。

家里种地多的,棉花果子根本剥不过来,只能找村子里的小孩儿来剥。

按照剥出来的棉花给钱,正常都是给五分钱,今年秦家人下半年都要忙,直接开一毛钱就是了。

十斤棉花也就一块钱,给小孩儿买点吃的也好。

看着小孩儿飞奔去找人挖蚯蚓,秦大河淡淡的笑着,真有活力啊。

转头看向大刘,他解释道,“商品饵的味型就是蚯蚓干和虾粉,还有谷香味配料。”

既然今天来了客人,还是奔他来的,肯定不能下地干活把人晾着了。

索性打了个电话问问刚子他们在哪钓鱼,把人带过去玩玩,反正现在才下午一点出头。

得知刚子他们在南乡,他立刻准备出发。

“带了钓具没?”

“就带了一根杆子和饵料、马扎这些,鱼护抄网都没带。”

“把鱼竿带着,我们去南乡那边玩玩,上我车。”他指着车库里面的陆巡。

“行。”

秦大河带了一麻袋饵料,等会那些钓鱼佬说不定会买一点。

看到巨型抄网和鱼护,大刘都惊了。

“这么大?”

“说不定咱俩能钓个一两百斤呢。”转运盒也带了一个,想了想,又把商品饵拿了一袋,说不定等会钓点鲫鱼,正好老娘要大板鲫。

等车子开了出来,两人立刻把东西装了上去。

“啧啧,兰德酷路泽让你开成这样。”作为沪市人肯定认识陆地巡洋舰的。

因为一个来月没下雨,车子身上都是灰尘,还有刮痕,上次被撞了到现在都没处理呢。

“哈哈,车子都是来用的,那么爱惜干嘛,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