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铜人绝对是医学界最伟大的发明,它的出现为后世中医的发展,特别是针灸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王唯一作为针灸铜人的发明者,是赵磊最敬佩的医学界古人之一。
“你是王唯一,制作针灸铜人的王唯一”赵磊不敢相信的再次问道。
“下官正是”王唯一十分不解,针灸铜人不过是让学子学习的东西,对赵磊这些医术高超的医师根本没有任何帮助,为什么赵磊这么激动呢
“王大人利在社稷,功在千秋了,有了针灸铜人,针灸医术才算正式的发展起来,以后只要用针灸铜人学习针灸的医师,谁敢不称王大人一句老师呢”赵磊看着王唯一,感慨的想到。
原来如此没有想到这个赵三绝居然能想的这么远,怪不得他能研究出痘苗得到官家的欣赏呢果然不是简单的人啊王唯一心中暗自想到。
“那里下官只是按照官家的吩咐才制作出针灸铜人,比起赵大人研究出来的痘苗,天地之别啊”王唯一谦虚的说道。
“都是为了大宋百姓,袍泽间何必这么客气呢王大人可否带领本官看看太医局,顺便看看那些制作出来的针灸铜人啊”赵磊对王唯一问道。
“当然可以大人这边请”王唯一伸手而请,将赵磊让入太医局。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赵磊万万没有想到,禁中太医局居然这么大,除了花园亭台,仅楼阁就有二十七栋,更别说能够容纳三百学生的局生院了,而且太医局和旁边的药库偏门相连,不用走大门就能前往药库,如果将药库也算成太医局的地盘,那么太医局真的是禁中最大的建筑群落了。
沿途,三三两两的局生学子对王唯一恭敬的打着招呼,可以看出来,王唯一在太医局地位的崇高。
太医局器库之中,三具金色针灸铜人,直挺挺的矗立在靠墙的位置,而几个穿着白色士子服的太医局局生,正拿着手中金针,在针灸铜人的身上,小心的练习着针灸的技能。
赵磊站在一具针灸铜人的前面,仔细看着眼前铜人身上那些细而清晰的脉络图,还有一个个细小的穴道红点,对针灸铜人这个伟大的发明,感叹不已。
赵磊研究一会针灸铜人,突然感觉很奇怪,他在太医局晃悠这么长时间,怎么除了王唯一这个判局之外,再没有看到一个太医局的官员,赵怀古还有那些局丞、博士都去那里了啊
第三卷 初涉官场
第十六章 治疗赵昕
太医局器库之中,赵磊突然想到来到太医局这么久,居然除了王唯一,一个太医局的官员都没有看到,不由开始纳闷。
“太医局的官员,都去参加早朝了吗”赵磊语气暗含讥讽的说道,他今天第一天来太医局,而且是以太医局提举,和局令同等级的身份前来太医局,但是居然一个太医局官员都看不到,这到底是赵怀古的下马威,还是太医局那些太医蔑视的表现呢
听到赵磊的话,王唯一尴尬的笑笑,他也知道太医局的人只是精通医术,上朝这种有深度的工作,根本论不到太医局的人去玩,太医局的人从来不上朝,只是写写医书,替王公大臣看看小病,偶尔研究一下新的医术,基本来说很轻闲,没有什么大事都在太医局里呆着,不会去其他地方。
不过难道真的如实告诉赵磊,赵怀古对赵磊的到来很不满,于是强行带着太医局其他人去一位落魄宗室家中,替他们家小妾的妹妹的官人的什么亲戚去看病去了,王唯一很苦恼,不知道如何告诉赵磊这个事实。
赵磊什么人,虽然初入官场,但是千年后的经历,让他对这些明争暗斗的事情非常敏感,加上深知赵怀古小肚鸡肠的个性,所以看到王唯一为难的神情,马上知道怎么回事,心中冷笑的赵磊,知道他碰到来到北宋第一位官场上的政治敌人。
赵磊正准备对王唯一询问一下太医局规矩的时候,这时一个内侍呼哧呼哧的跑了过来,急切的说道:“赵局令在吗皇子昕病重昏迷,官家急召赵局令前往救治”
好机会赵磊一听内侍的话,就知道他的机会来了,皇子赵昕,赵祯的亲生儿子啊没有想到居然还能碰到赵祯的亲生儿子,历史上赵祯的三个儿子全部早早夭折,如今竟然能碰到尚且没有夭折的赵昕,如果能治好赵昕的病。
想到这里,赵磊心中一震,他突然想到,如果赵昕能够活着,那么皇位肯定就是赵昕的了,毕竟是亲生儿子,赵祯怎么会再将皇位传给其他人呢如果能够治好未来的皇帝
赵磊这时才意识到,这个机会已经不仅仅是他升官发财,打击政敌的机会,而且关系着北宋的命运,关系着他的前程。
“赵局令呢还有其他几位大人都去那里了啊”内侍找遍整个太医局,都没有找到赵怀古,所以找到了王唯一面前。
王唯一刚想替赵怀古等人开脱,赵磊就抢在前面,将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很实在的说了出来,没有一点夸张,但是赵磊知道,赵怀古等人要倒霉了,太医局不是民间医生,他们只能奉旨给王公大臣治病,如今却在没有任何原由的情况下,给一个落魄宗室的亲戚看病,说不定还是没有品级的白身百姓看病,这罪名,可大可小啊
“王大人皇子昕病重,事不宜迟,我们马上去给皇子昕看病,其他事情等回来再说吧”赵磊知道他的中医水平比起太医局的那些神医还有很长的距离,针灸这种高深技术没有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根本拿不出手,所以叫上精通中医和针灸的王唯一,戴上他的医疗箱,跟随内侍,快步走出太医局。
禁中永福宫内室中,官家赵祯正龙颜大怒的教训两位太监和几个宫女,那些宫中下人吓得哆嗦着跪在地上,动都不敢动一下。
室内华美木床之上,一个二十多岁,雍容华贵的少妇,身着贵妃仕女服,正趴在床头,哭得杜鹃泣血,忧虑的看着床上未满周岁的儿子,这个孩子,就是赵祯的次子皇子昕,而这个贵妇,就是皇子昕的亲母苗贵妃。
苗贵妃是开封人,父亲早逝,母亲是官家赵祯的乳母,从小在禁中长大,以容德入侍官家,封为才人,不久有孕,升昭容,后来产下龙子皇子昕,再升德妃。
苗贵妃性格柔弱善良,加上背后没有强势家族撑腰,所以在后宫地位不高,如果不是有皇子昕这个亲生儿子在,恐怕也轮不到她坐上德妃的位置了。
“赵怀古怎么还不来,太医局离永福宫这么近,就是爬也应该爬来了啊”看到太医局的太医还没有到,官家赵祯火大的怒声说道。
“启禀官家,太医局提举赵磊大人、局判王唯一到”带着赵磊和王唯一的内侍,还没有走到永福宫的门口,就大声的说道。
“快点进来”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