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62(2 / 2)

资本逐利,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

至于导演们,除了钱,他们还有其他的追求,那就是奥斯卡,如何能够拿到奥斯卡,是一件很有技术的事情,除了少数超级导演,普通导演,都是很纠结的。

华夏曾经有一段时间,疯狂崇拜奥斯卡,希望能够通过获奖,让华夏电影,得到全世界的认可,然后,让里面包含的华夏文化,也得到认可。

很可惜,来自世界的恶意,让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条路完全走不通,带有浓烈的华夏文化的电影,连送审都过不了。

唯一有机会获奖的,就是武侠题材的电影和乡村题材的电影。

并且,讲的都是探索一些人性的缺点的东西,这让西方的评委们,感到了优越感,才可能得到他们的认可。

你想光明正大地弘扬华夏悠久的历史文化,想告诉全世界,华夏是一个很美好的国度别开玩笑了,我们不care。

会议正式开始,采取的是高峰论坛的形式,主要是由各个领域的知名人士,对其领域进行发言,对话,进行思想碰撞。

如果下面的与会者,想发言,也可以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整个的流程,是开放、自由的。

上午安排的内容,便是由光明传媒的董事长柳河与南艺传媒的董事长于倩之间的对话。

两人以对话的形式,对当前影视领域的投资现状以及未来的方向,进行了深度探讨和展望。

他们一致认为,当前的观影现状,还没有达到最佳的比例,华夏有将近二十亿人,并且都基本完成了城市化,但是,每年的观影总人数,只有八亿不到,一年能够多次看电影的人数,更低。

对于如今的华夏市场而言,是不科学的。

他们认为,主要出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硬件,电影院的观影效果,和在家里用电视、电脑的观影效果,差别并不是很大,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去让人民走入电影院;

第二是软件,主要是电影文化的培育,以及电影质量的提升。

电影文化,是尽量让人民习惯看电影,享受在电影院看电影,和美利坚相比,华夏差别太大。

电影质量,也是决定人们是否走进电影院的因素。如果一部电影口碑好,热度高,传播度高,那么,大家就会抱着好奇心,走进电影院去看。

如果一部电影,在电影院里面看的感觉,和在家里看,是完全不一样的话,那么,电影院的吸引力,就会大增。

华夏的电影市场,绝对不止现在这样的潜力,庞大的人口基数,有着更大的消费潜力,关键如何把这个潜力、这个市场开发出来。

随后,两人又就如何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进一步推动影视领域投资的深化,进行了探讨。

其他影视投资公司的负责人,也是很活跃,互动很多,大家的意见都一致,那就是,怎么进一步做大市场蛋糕,让大家都可以分到一杯羹。

“魏子峰会长的想当然,又落空了。”林启华和于凤琴笑笑。

“和开拓海外市场相比,做大华夏市场,收益更高、难度更小,何乐而不为”于凤琴简单地说明了原因。

“所以啊,有些事情,是必须有人去做的,这样的人,叫开拓者,碰到头破血流了,如果回头,会被人笑话,如果继续一头撞上去,撞破了阻碍,就会来到一片新天地。

赚的最多的,永远是吃到第一杯羹的人。”

“反正,你想怎么做,就去做吧,姐都支持你。”

“嗯,我们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赚到钱,熊掌和鱼,是可以兼得的,我一直都这么认为。”

第三百八十一章 我是一个新人编剧

下午,安排了两场讨论。

一场是制片方、发行方和院线方的唇枪舌剑,为了更加科学的分成方式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结果是各有各的理由,谁都说服不了谁。

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让林启华看的直摇头,站在他的角度,他自然希望能够让制作方得到更大的利益,但是,也能理解另外两方的要求。

这种事情,本来不应该摆在这上面来说,气氛都被搅和了。

第二场对话,发生在后期制作的相关公司之间。

他们主要讨论的是,如何进一步利用后期制作来提升电影质量水平。

国内的特效公司巨头:青龙特效工作室的总经理,黄逸轩就直接指出,现代电影的拍摄,尤其是商业大片的拍摄,必须向西方靠拢,对于演员的要求,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后期的制作方面,如何用特效,去实现各种美景、炫酷的打斗动作以及各种飞船、机器人等难以以实物出镜的电影画面,等等,必须把做特效,放在很重要的一方面。

但是,特效,是烧钱的,而且必须烧到位,现在,艺人的片酬,已经降到了合理水平,但是,不意味着电影制作成本,就应该降下去了,恰恰相反,应该继续维持甚至更高。

因为,现代电影离不开特效,顶级的特效,离不开烧钱,又想要降低成本,又想要有炫酷的画面效果,是不可能的。

“很有意思的说法。”林启华不禁点点头,其实他这个也是老生常谈,但是,烧钱烧的太厉害了,能不能收回成本,还是个未知数,让大部分人都不敢去尝试。

所以,国产商业大片,就一直是不上不下的,人们宁愿去拍一些都市爱情片、搞笑片甚至是青春情怀片,只要大家喜欢看就可以了,票房就出来了,钱赚的盆满钵满的。

至于,商业大片的市场价值以及能够走出去的特点,他们是看不到的。

他的对话人,则是强调,后期制作是必要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特效是需要的,但是,华夏需要的不仅仅是由烧特效烧出来的商业片,更需要有剧情、能感动人、引人思考的电影。

不是不支持大片化、商业片化,但是,在这方面,我们和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大家习惯了看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回头再看我们的电影,完全没有感觉。

与其做无用功,去搞商业大片化,还不如另辟蹊径,弯道超车,寻找好莱坞没有的领域,实现我们华夏特色的电影。

“难怪雨涵说,理念之争,非常重要,现在看来,确实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