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该怎么办”
“不喜欢他”
“不喜欢。”
“连接触一下都不愿意”
“不愿意。”
“妈妈说,那人不错。”
“我知道。可是”
“苦恼了想要自己掌控自己的命运,不想让任何人来替你做主,哪怕那个人是妈妈”
“嗯。”
“那就来顺天吧想想我跟你说过的那些话。”
“嗯。”
“对了,对门那小子一直都在打你的主意,你留点神,那小子从小就鬼主意多,你别让他骗住了。记住,这个世界上最不可信的就是男人的花言巧语,男孩子也一样。”
“呃”
“呃什么就这样吧,等你到了顺天,爸妈就管不着了。对了,至于那个什么敏我建议你还是可以去见一见聊一聊的,毕竟,连妈妈都觉得他不错,肯定还是有点过人之处。如果见了还是觉得不喜欢,那就别再搭理就是了。小露小露”
“嗯,我听着呢。”
“嗯,那就这样,我挂了。等你期末考完了,我回去接你。”
“嗯。拜拜。”
“拜。”
电话挂断,王靖露无力地把自己摔到床上。
“他们都不喜欢你啊,怎么办”她喃喃自语地道。
抬手举起手机,她点开“短信息”,在积攒了足足几百条短信的“李谦”两个字上点了一下,想了想,输入了“楼顶”两个字,手指悬在发送键上,犹豫了半天,却又把两个字都删掉,苦恼地丢开手机,捂住了脸。
片刻之后,她松开手,翻身坐起,从桌子上拿过随身听,在书桌上的小书架上找到周嫫的空想家放进去,按下播放键。
“
风不是风,云不是云,
我爱的是不是你,
没有关系,
反正都是路过而已。
花不是花,泥不是泥,
沙漠里跳舞的你,
乍近乍离,
我需要多一点运气。”
第十八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下午放学后,十三中教学楼楼顶。
李谦略显生涩地拨动吉他,努力地寻找爱不爱我的感觉。
这首爱不爱你不是他上一世所熟知的那首爱不爱我,而且它根本就不是摇滚,只是一首普通的流行情歌,按照路边音像店的播放频率来看,今年应该挺火的。
歌写的挺好,歌词中上,旋律上乘,在当下这个时代来讲,它有着一切该火的资质,更不要提还是著名歌手黄玉清的歌了。
虽然生疏,但按照自己重新编曲过的和弦练习上几遍,也就逐渐熟练起来。
当然,他知道,光是熟悉是不行的,要把它拿来做为自己的表演歌曲,就必须练到极其熟练,至少是信手拈来才行。
而爱不爱我才只是一个开始。
在把手里的磁带都认真地听过几遍之后,李谦从中选出了一些自己能唱、也应该能唱好的歌出来,不多,目前大概只有十几首的样子。然后,他逐一进行了吉他编曲,并且准备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把它们都练熟。
而接下来,他还准备扩大听歌选歌的范围,再慢慢的选一些歌加入填充进来,最终形成总数量大概二十到三十首的自己的曲库。
到那个时候,他才可以谈及去找地方做驻唱歌手。
毫无疑问,这不是一件可以急于求成的事情。
因为歌不好选。
上一世那些熟悉的歌,包括他自己写的那些歌,他并不准备在这个时期拿出来,预防抄袭是一个,最主要的是,他知道,一些重点酒吧,目前没有乐队、没有名气的自己根本没可能进得去,偏偏他自己目前也并没有组建乐队的打算。所以,他将来只能选择一些偏下游的酒吧,和一些中档的餐厅去表演,而如果是在这些地方表演的话,唱一些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歌,是必须的要求。
当然,熟悉的歌,必须唱出一点新意就是了。
可问题是,要在这个世界的那些歌曲里选择出符合自己胃口、自己又能把握得住的歌,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根据这些天逐步深入的了解,李谦已经大概明白了当下国内音乐市场的现状。
因为这个时空的改革开放比李谦曾经历过的那个时空要早了许多,所以,国内的音乐市场也就生出了许多变化。
在目前来看,国内的音乐市场上占据主流的已经不是早些年的民歌和戏曲唱段,就连摇滚的地位,也已经下降了许多。流行情歌、校园民谣、个人情怀、甜歌,包括电子乐等等细分类别,都已经出现了自己的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它们和民族民歌、戏曲唱片、摇滚一样,都开始繁荣起来,甚至连一些rab曲风的都已经开始出现。
可以说,整个市场正在一步步走向百花齐放。
从这一点来看,这个时空的国内音乐比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个时空的1995年的国内音乐,要发达了不少。
可问题也出在这里这毕竟是1995年。
时代在进步,音乐也是在进步的。
真正能够红极一时,还能在此后数十年一直被传唱、被喜爱的歌,其实并不多。放到李谦曾经历的上一世来说,包括宝岛和香江的音乐在内,整个华语音乐圈的作品加在一起,真正到了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还仍旧被认为经典的歌曲,能有多少而它们又是多少年的多少首歌曲中大浪淘沙而得来的
又有多少歌,是当年曾经红透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