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代里,练武的人大多是真功夫,不像后世的花拳绣腿,但是像向导老吴说的那样一个打一百个的高手,肯定不存在,所以为了对付汪克凡的亲兵,才会找来这么多的土匪那个幕后黑手,可是下了大本钱的。
这些土匪只是炮灰罢了,真正的杀招,可能是藏在后面的那种顶尖高手,汪克凡想到这里,取出一支短柄火铳,压在了枕头下。
一夜无事,早上起来,土匪们已经走的干干净净,分明是请汪克凡动身,离开这个不好啃的村子。
汪克凡下令,用重金把村子里的粮食、牲口、大车全部买下,又雇了十几个青壮跟着,然后启程上路。至于樊文钦那边,他干脆没有派人通知,一来是远水不解近渴,二来土匪在路上肯定有准备,派去的人半路上可能就被干掉了。
离海洋江还有三十里路,快马一个时辰就能赶到,汪克凡并不着急,前面派出哨探尖兵小心查探,后面押着大车稳稳跟着,行军队伍虽然可以转入战斗状态。
走出去三五里后,队伍的前面后面都出现了土匪的哨探,骑着马远远的打转,大道上再也碰不到过往的行人客商,看来土匪已经清场。
汪克凡并不理会,部队保持原有速度继续前进,大约一刻钟后,后面隐隐扬起一股烟尘,土匪的大队人马跟了上来。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三八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追上来的这股土匪有五百人左右,离着楚军还有大概两里的样子,放慢了脚步,一边略作休息,一边寻找下手的机会。
李云聪把望远镜还给汪克凡,分析道:“这伙贼寇应该是守西路的,咱们没有掉头回去,他们就追上来了。如果贼寇的兵马是一分为二的话,前面应该还有五百人。”
“不错,贼寇不知道咱们会走哪条路,两边都设了埋伏,人数加起来应该在一千人上下。”汪克凡抬起手,对李玉石下令:“不用往前走了,先把这伙贼寇杀散,免得腹背受敌”
往海洋江的去路上肯定还有伏兵,如果一直往前走,就要进入土匪选择的战场,后面这股土匪既然冒头,先打他们击溃后,这一仗基本上就胜定了。汪克凡并不担心这是诱敌之计,以这些土匪的素质,使不出太高明太复杂的战术,佯败诱敌会变成真的溃败,迂回包抄自己先乱了阵脚,哪怕土匪头是诸葛亮穿越来的,空有一肚子计谋也不敢用。
“王辅臣,你来打头阵”
“标下遵命”
王辅臣家里有两匹千般爱惜的瘦马,离开桂林后,魂早就飞回了长沙,这几天一直在琢磨如何在汪克凡面前露一手,还拼命鼓动顾炎武一起投靠楚军。
色壮英雄胆,今天终于等到了表现的机会,王辅臣策马提枪,带着自己的五个亲兵一起冲了出去,楚军阵后随着汪克凡一声令下,李玉石带着一百名亲兵紧随其后,跟着王辅臣杀向土匪。
王辅臣高大魁梧,身上披着重甲,手里提着一杆三十六斤重的大枪。催动胯下黄骠马,奔行的速度渐渐加快。
楚军刚才猛然一停,土匪乱哄哄的又跟近了些。这会儿只有一里半的距离,也就是七百多米的样子。王辅臣冲过半途后,已经把马速提到最高,猛然一声大喊,向着黑压压的土匪阵中直冲而入。
冲阵的武将,一大半的力量都依仗马力,王辅臣能得到一个“马鹞子”的外号,和他这匹神骏的黄骠马有很大关系。冲阵的时候,黄骠马的身上也披着一层马铠。虽然载着二百多斤的负重,速度冲起来后却好像不是在跑,而是在飞。
飞奔
此刻的黄骠马和王辅臣,完美诠释了这个词的含义,一人一骑就像贴着地皮往前飞,而且势不可挡
五个亲兵原来紧紧跟在王辅臣身边,这个时候距离却渐渐拉远,从一丈到两丈,再从两丈到三丈,四丈。看上去好像跟不上黄骠马,但是到了四丈后,却再也没有拉开。
土匪阵中一阵大哗
他们平常也经常和官军打仗。有些土匪本身就是官军,却很少见到敢于野战冲阵的官军将领,尤其是几乎单枪匹马,就敢向着几百人发起冲锋的二百五。前面的土匪不由自主的向后退,后面的土匪却挡着他们,有人举起弓箭乱射,有人策马举刀迎了上来,准备乱刃齐下,把这个凶狠的明将赶快搞定。
“嗬”
王辅臣吐气开声。身子猛然挺直,手里的大枪抡的像车轮般连续不停。带着呼呼风声杀进土匪阵中。射来的箭矢一半被大枪挡开,另一半射中了王辅臣和黄骠马。却挂在盔甲马铠上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呜呜呜”
王辅臣的大枪越抡越快,连人带马带大枪形成了一个整体,看上去就像一件不停旋转的人形兵器,无论是人是马,只要进入他周围三丈内,立刻就被大枪砸飞砸倒,没有太多的花哨招数,就是凭着血勇和凶狠向前碾压,转眼间就在土匪阵中杀出一条血胡同。
在他后面四丈,五个亲兵紧紧跟着,见到没死的土匪立刻补刀,却一直小心翼翼不要离王辅臣太近,要知道,在王辅臣身边三丈之内,就是一条血肉铺就的死亡走廊。
这五个亲兵挥刀的动作冷静而准确,在保持效率的同时尽量节省着体力,一看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老兵,和王辅臣的配合也极其熟练,一反面扩大着战果,一方面保护王辅臣的后侧,避免被敌人围住,给他留出保持高速冲锋的空间。
土匪有五百来人,前后也就是十几排,王辅臣冲杀的太快,土匪还没来得及崩溃,他就已经打了一个对穿。李玉石带着一百名楚军士兵杀到时,土匪的军阵就像被切开的两块豆腐,基本还保持着原来的阵型。
“杀”李玉石举起斩马刀,一声大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