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75(2 / 2)

同时,增祺任职东北开发建设委员会会长,开始丈量土地,整顿官府文档,准备僻出荒地或被官员地主强占的荒地,以安置旗人,并为移民东北作准备。

虽然财政并不宽裕,但东三省的开发建设还是提上了日时议程。最令日人感到忧虑的便是美国人的诺克斯计划似乎正在被临时政府所采纳,东三省当局正在与美国人磋商锦瑷铁路借款协议,德国方面也表示赞同。

日本驻奉天总领事落合谦太郎坐不住了,亲日派张作霖被关押,使他失去了一个强援。宗社党也正遭到缉捕打击,甚至隆裕太后也让端方带出了诏书,令宗社党解散,不可妄动危及满人。而东北形势迅速稳定,日本人几乎已经失去了干涉的可能。

陈文强是个强势的家伙,而且对日人态度不善,落合谦太郎早有耳闻。但他必须要有所行动,阻挠锦瑷铁路的修筑。而在铁路修筑上,美德在东北势力不大,关键还在于中国政府,也就是现在东北当局的态度。

美国财团出资、英国保龄公司包工修筑此路,建成后由中、美、英三国合组公司管理。锦瑷铁路的修筑计划似乎已经不是秘密,日人有把握使英人退出,因为英国的远东政策是以英日同盟为基础的。但修路公司并不重要,必须要使中国政府否决这个计划。

落合谦太郎前往拜会陈文强了,就是拜会,因为陈文强根本不理他,也没时间理他。

在东北,不与日俄打交道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陈文强没有什么行动是因为他要更透彻地了解现在日俄的动向,并尽可能地壮大实力。

所谓的诺克斯计划是不太可能成功的,陈文强祭出此招,便是放出烟幕弹,借此试探日俄的态度。

现在需要解决的急迫事情是安奉铁路,以及鞍山钢铁资源行将为日人攫取。

安奉铁路丹东至沈阳是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擅自修筑的轻便铁路,全长二百六十一公里,一九零四年动工,一九零五年竣工。

战后日本在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附约中获得了将该路改成标准铁路、继续经营十五年的特权。清政府反对将安奉铁路并入满铁,但日本满铁公司仍遵照日本政府的指令,着手改建,并已经强行动工,计划于一九一一年十一月正式通车。如果该铁路修成,则可通过鸭绿江大桥与朝鲜铁路相连,将朝鲜殖民地与中国东北连为一体,有着极其重要的军事价值。

动用武力阻止日人陈文强反复思考,认为此是下下策,容易给日人制造借口,使东北生乱。在正与北洋系角逐的时候,时机显然是不对的。

办法还是有,不管到底能不能阻止日人修路,也要给日人增加困难,并借此给日人以打击。弱者的反抗,即便力量不够,也要使对手感受到。否则,他们只会得寸进尺,贪欲膨胀。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一章狠辣绝决,袁氏之难

至于鞍山钢铁资源,则是势在必争,绝不能让日人得逞。

一九零九年,满铁派人对鞍山地区进行非法的秘密探矿,先后调查了铁石山、西鞍山、东鞍山、大孤山、樱桃园、关门山、小岭子、弓长岭等十余座铁矿山,并发现了大石桥菱镁矿、烟台粘土矿等资源,发现鞍山地区是开矿建厂冶炼钢铁的宝地。满铁总裁中村雄次郎提出掠夺鞍山地区钢铁资源的计划,由大汉奸于冲汉和日本人镰田弥助出面,组建中日合办振兴铁矿无限公司。名义上是中日合办、投资各半,但实则由满铁全额出资,完全垄断钢铁资源。

汉奸该杀陈文强起了杀心,脸上却不动声色,对着前来告密的于冲汉的手下马名朋露出了和蔼的微笑。

或许是基于爱国之心,或许是痛恨于冲汉的贪鄙苛刻,或许陈文强从马名朋心中探悉到了多种情绪。不管怎样,这个马名朋该重奖,该鼓励。而且,应该马上派兵入驻辽阳,控制鞍山。

“很好,马先生的爱国热情令人钦佩。”陈文强沉吟了一下,说道:“你可愿担任辽阳县鞍山隶属辽阳县,尚未建市警察局长一职另外,我要派兵抓捕于冲汉及其全家,你可愿提供证据,以利定于冲汉叛国之罪”

马名朋愣了一下,没想到陈文强这么干脆,直接就升了他一个警察局长,直接就要抓捕于冲汉。犹豫了一下,他迟疑着说道:“于冲汉有日人作靠山”

“于冲汉是中国人,是汉奸。”陈文强直接打断,说道:“哪怕他家里住着日本人,也不能干涉官府抓捕罪犯。这一点。你不用操心。”

马名朋脸上发烧,觉得自己肯定被陈文强小瞧了,赶忙挺胸答道:“是我胆小了。有陈大人这样的官,这样的官府,以后我再也不怕日本人。”

“有理有据就不用怕,现在是民国了。不是以前软弱的满清政府。”陈文强训诫了一句,转头对杨宇霆说道:“日人在辽阳势力较大,你选派精兵强将前去,干脆利落地把于冲汉抓到奉天。还有武装警察,要加紧训练编成,以最快的速度驻扎辽阳。嗯,没别的事情了,你带马先生下去吧”

“属下明白。”杨宇霆立正敬礼,转身而去。

陈文强安静地沉思半晌。拿起电话,将东北情报分局局长陈剑雄召来。

以兴义堂和龙兴堂为基础,选优汰劣,又补充进很多更为可靠的复兴会会员,情报局的架子算是搭起来了。尽管陈文强早就利用江湖人物搜集情报,在各地建立了不少情报站点,但总体来说,北方工作大大弱于南方是不争的事实。

而对日俄等国家的情报工作更是刚刚布置。疏漏在所难免。陈文强召陈剑雄来也不是要训斥问责,而是要他加强工作。把重点放在对日俄的监视上,以及对勾结日俄的汉奸进行惩治。

从另一个目的出发,陈文强也想借机聚敛资金,并从此对汉奸和想做汉奸之流一个明确的警告。

尽管陈文强并没有责备陈剑雄,但陈剑雄依然脸上发烧。这么重要的情报,竟然是由人告密才知道。而日人的活动如此大胆。东北的情报工作疏漏太多,的确应该大力加强。

“找到突破口,而且要隐秘,要作长期的打算,不可图一时痛快而打草惊蛇。”陈文强知道日人在中国的谍报工作是非常厉害的。要想彻底破获,或者给予其重大打击,目前还不是时候,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最好是策反或是秘密抓捕,如果能够打入并潜伏就更好了。要是有确定不了的人物,你们可以带他来见我。不管多么狡猾,多半是瞒不住我的眼睛。”

没错,这就是陈文强的优势所在。用酷刑未必能得到真情报,但陈文强却基本能挖到其内心最深处的隐秘。而且,有时候未必是面对面的审讯,在与日人打交道时,陈文强也能获得很多千金难买的情报。

“黑龙会应该是合适的目标。”陈剑雄说道:“且与同盟会有密切关系,或许可以从这里入手。”

“黑龙会皆是日人,与同盟会的关系虽然密切,却不接纳同盟会会员进入黑龙会。”陈文强轻轻摇了摇头,说道:“从同盟会入手,不可取。你们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广布眼线,对日人的洋行、货栈、商店进行监视,要注意日本浪人的行踪,特别是一些敏感地区。黑龙会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