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48(2 / 2)

“终于走了。”左良玉等士兵见建奴已经退兵,浑身的力量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手中的兵器都握不住,一下子就跌落在地。其他的士兵脸上都露出虎口余生的感觉,纷纷欢呼起来。

“皇上。快,快叫御医。”而这个时候,王承恩的嚎叫声顿时震动三军,左良玉等人这才发现,崇祯皇帝胸口插着长箭,他脸色苍白,嘴角的一缕鲜血留下。

“皇上。”三军见状纷纷拜倒在地。

“打退了建奴了吗”昏迷中的崇祯被众人的呐喊声惊醒,他扫了周围一眼,轻轻的问道。

“建奴已经退兵了。”王承恩连连点头。

“那就是辽国公的兵马来了。快,让辽国公来见朕。”崇祯皇帝脸上露出一丝希冀来。

这个时候,大地一阵颤抖,就见远处飞奔而来一队骑兵,为首之人,手执方天画戟,胯下乌云踏雪,身披乌龙锁子甲,身的面如冠玉,英俊不凡,不是李信是何人。

“辽国公,快来,皇上相招。”左良玉看的分明,双目中露出复杂之色,他知道若是不出意外,以后的大明江山,将会落入此人之手。而自己若是不像他投诚的话,最好的结果也是回家种田。

李信望着面前小山上的千余残兵败卒,本身松了一口气,但是又见到众人脸上的悲哀之色,顿时一颗心又提了起来。赶紧跳下战马来,冲上了小山,在他身后,高猛等人以防意外,也跟了上去,护住李信。

第455章新的时代

左良玉见高猛等人冲上了小山,将众人围住,心中不满,正待有所动作,又想到了什么似的,双目中露出一丝失落来,朝一边挥了挥手,身边的御林军顿时退了下去,让出一个大口子来。

“皇上。”饶是有了准备的李信,这个时候望着崇祯皇帝,也是吃了一惊,他看的出来,崇祯那一箭恐怕是射穿了肺叶,在后世,或许还有一线生机,但是在这个时候,却是没有任何的机会了。

“辽国公,我们又见面了。”崇祯皇帝好像意识到自己恐怕活不长久了,脸上却露出一丝笑容来,他挥了挥手,对身边的王承恩说道:“你们都下去休息吧朕想和辽国公说几句话。”

“老奴哪里也不去,就在这里侍候着皇上。”王承恩伤心的说道。

“你这奴才,也罢”崇祯皇帝摇头苦笑道:“辽国公,这次朕是错了,错了就要受到惩罚,哪怕朕是天子,无人惩罚我,上天也会惩罚我的。”

“皇上说笑了。天下之大,何人能惩罚皇上,待臣护卫皇上回京师。京师御医甚多,妙手回春者不计其数,必定能治好皇上。”李信强笑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眼前的崇祯皇帝就是如此。

“辽国公不必劝朕,朕的事情,朕知道。”崇祯皇帝摇摇头说道:“辽国公乃是当世豪杰,临死之前,朕有一事相问。朕算的是好皇帝吗”

李信想也不想,就说道:“皇帝勤政乃是世所罕见,若是在太平时代,皇帝乃是古往今来,难得的明君,只是皇帝生在皇朝末期,积重难返,故此皇帝陛下,非亡国之君也臣乃是王国之臣,皇帝陛下能有今日,皆是群臣罪过。”

“不知道朕死后,史书如何评价朕辽国公如何定朕庙号”崇祯皇帝又问道。

“烈。如何”李信想了想说道。

“烈倒也不差。”崇祯皇帝点了点头,对李信说道:“朕死后,中原就要靠你了,只是江山虽好,正是如同你说的,积重难返,外有建奴,内有乱民,还有那些官员们,哎,李信,记住了,你是汉人,江山只能是汉人的,不能落入建奴之手。”

“这个自然。臣与建奴乃是生死仇敌,又岂会让他们占据了如画江山。”李信想也不想的说道。

“如此甚好。”崇祯皇帝想了想说道:“朕死后,那些臣子们朕自然就不用考虑了,但是还请辽国公善待你的子民,这些年朕无能,让这些百姓受苦了。”

“皇上放心就是了。”李信点了点头,双目中露出一丝怜悯来。赶紧说道。

“王承恩,准备笔墨,朕要写罪己诏。李信,这是朕最后能帮你的了。”崇祯皇帝示意王承恩将自己放下,李信见状,不敢怠慢,赶紧上前,扶住崇祯皇帝,那王承恩四下寻找了一番,最后崇祯皇帝指了指一边,众人望去,却是崇祯皇帝随身穿着的一件龙袍。

“皇上,可以了。”高猛赶紧让人递上笔墨,王承恩在山石上对崇祯说了句。

“朕自登基七年来,逆贼逼近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逼近京师,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本不足以见祖宗于地下,幸赖辽国公信,神勇无双,有天日之表,朕今日将江山托付于辽国公,进位,进位汉王,辅佐太子,治理天下。钦此。”崇祯皇帝轻轻的念道。丝毫没有注意到周围众将双目中的惊讶之色,自明朝朱元璋到现在,就没有哪一个外姓封王了,可是到了这里,崇祯皇帝封了李信为王,这可是古往今来,从来就没有过的。

“皇上。”就是李信自己听了之后,双目中也露出一丝感动来。这王位让人强行册封,和被崇祯皇帝册封的那是完全不同的,有崇祯皇帝的遗诏,就能帮助李信解决许多麻烦。

“不要谢朕,就算朕今日不会册封的,你也是会得到这个王位的。你说呢汉王。”崇祯皇帝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但是很快,脸上的那一丝红润眨眼之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尽是死灰之色。

“皇上。”王承恩见状,不由的将遗诏扔在一边,失声痛哭起来。

“善待朕的子民,善待朕的儿子。除非,除非万不得已,不要,不要伤害他们。”崇祯皇帝气如游丝,若非李信耳尖,恐怕还真的听不清楚。

“臣领旨。”李信看了崇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