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64(1 / 2)

不是更加合理”

刘思远呆住了,只能说他初来乍到对四大宗姓还不熟悉,所以才会一时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被方心怡一提醒,还真是这才是整晚最最不合理的地方啊

不过他们这对准夫妻讨论了半天,也没有明白卓中信的用意,只能猜测原本卓中信是四大宗姓的领军人物,而现在是不是有交班给张华良的意思

第二天一早刘思远刚上班。袁磊就来到他办公室,由于昨晚保姆的事件,刘思远已经对此人有些失望,看都不看他一眼,就这么谅了整整有五分多钟,最后袁磊实在撑不住了,只能低着头道:“刘书记,我安排的不好,请您批评。”

刘思远这才抬起头。淡淡道:“换一个就是。”

顿了顿,他又问道:“昨天杨秘书长有没有转交你一个任务”

袁磊连连点头道:“是关于刘的问题吧您放心。几位候选人的文章我这里已经收集得差不多了,一会就整理好给您过目。”

刘思远点点头,提了句你尽快办这件事情,随后就示意他可以出去了。

大概半小时后,袁磊就抱着一叠文件走了进来,表示年轻人的文章都在这里,上面有署名,刘书记您慢慢过目,有需要的随时吩咐。

说实话袁磊的工作态度还是可以的。但是刘思远一想到他安排的那个妖艳的保姆,就隐隐感到很不舒服,所以也不要他一起看,让他出去后自己慢慢阅读起来。

文章标题就是他昨天自己定的,关于北阳新城发展地规划,题目其实很大,因此发挥空间也很大。比较看得出一个人的大局观。

另外说起这个北阳新城,前面也提过了,正是如今一二把手矛盾所在,首先。在削山建设新城这个大方向上两人倒是没有分歧,一致认为这是件好事,其实照刘思远看来也可以说一致认为是个很好的政绩更贴切点

章书记和凌市长的主要分歧在于建设的过程和方向上。

章书记的想法是建设新城也要讲究个循序渐进,从更加靠近老城区的地方开始慢慢建设,逐步引导企业过去投资,百姓过去定居,尤其是要加强新老城区之间地区的建设,作为一个缓冲带。

而凌市长的意见是这么搞只会让企业和百姓更加不会去新城,毕竟北阳情况不可能投资建设地铁轻轨,靠公共交通的话,单程半小时还是必须的,因此新城断然没有竞争力,俗话说得好,不破不立,不如干脆就是全盘造一个全新的城市,各项配套设施,典型如医院,学校等全部建设起来,一揽子解决老百姓的吃穿住行,也就是说让老百姓搬去新城后就没有必要两地来回跑。

再总结下,也就是说章书记强调顺其自然,因势导利,步步为营。而凌市长喜欢政府规划,强调一步到位,不破不立。

在这个背景下,刘思远耐心的读者几个年轻人的文章,很快其中有一篇顿时让他眼睛一亮

文章里提到,建设新城,交通先行地铁轻轨短期内不现实的话,也要建设宽阔的高速公路已方便物流运输,另外铁路也一定要通。

这个观点和刘思远不谋而合其实还是更加偏向章正栋的想法。

刘思远这些日子仔细观察了下北阳德情况,实事求是,他觉得凌市长的做法有点操之过急,偏于理想主义了,即使你把新城建设的再好,各项配套设施再完善,但是忽略了人际关系网和物流周转这两个问题,尤其是前者,你要考虑到大家的朋友亲人还都在旧城,不好好搞交通建设,你让去了新城定居的人怎么和朋友亲戚来往

同时这篇文章还着重指出,发展新城要以工商业为主,只有企业在那里扎根落地了,才能进一步带动老百姓移居,同时文章里还建议,可以考虑把一些职业学校先行搬到新城,这一提案也让刘思远暗自赞叹

他第一反应就去看了下那个名字:吕良伟好像和某个港台明星名字一样简单看了下简历,汉江理工大学经贸专业毕业的,本科学历。

刘思远当时就想就他了,定下来吧,就在此刻,突然小黑本震动了

小黑本很莫名其妙的在他脑海里显示了一个信息,两个字:师洋

一开始某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以为小黑本抽风了,随后突然想起来了,这两个字好像刚刚看到过,正是候选人之一

他充满了好奇的拿出署名师洋的文章,认认真真地又读了一遍,结果怎么看都看不出有什么好的,满纸都是空话,非常浮躁,毫无实际的观点,很是让刘思远不喜,他还是更加喜欢务实点的人。

不过小黑本那货的意见还是要重视的,刘思远犹豫就结了半天,他决定至少要给小黑本一次机会嘛,于是他一个电话把袁磊叫进来,开门见山道:“你把那个叫师洋的小伙子带进来,我和他当面聊聊。”

袁磊表情当场就变得有些怪异,不过还是迅速恢复了过来,随后恭敬的应承了下来,没几分钟就带进来一个长得非常帅气,眉目也很清秀的年轻男子。

刘思远看了眼袁磊,后者有些无奈的说了句我先出去了,便走了出去。

刘思远这才道:“小师同志,我问你几个问题”

师洋忙道:“请刘书记指示”

刘思远淡淡道:“我看了你的文章,似乎对我们的新城建设毫无具体建议啊”

师洋眼神很奇怪,过了会道:“刘书记,我记得我好像写了,建设新城,交通先行”

一瞬间刘思远心理咯噔一声随后又飞快的读了一遍署名师洋的文章,根本没有那八个字啊,确切说压根没有提到交通这个关键问题。

但是那八个字赫然在他最欣赏的那篇文章里出现了

虽然心中极度讶异,但是表面上刘思远还是不动声色又追问了几个问题,越问越精心,到了最后几乎可以肯定,果不其然,原来他才是那篇让他眼前一亮的文章的真正作者

那么说,只有一种可能了,那就是文章被人掉包了

刘思远此刻心里可谓翻江倒海,自己选秘书的过程中,居然有人敢掉包真是嚣张到了极点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刘思远强压下心中的震惊,眯着眼睛,装作不经意地问道:“小师,你认识一个叫吕良伟的同志吗”

师洋眼睛一转道:“当然认识,良伟也是我们市委办工作的,和同一届毕业进来的,目前在市委办人事科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