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版很完美,就只剩下纸的问题”
陈默然再一次从桌上拿起一张大版钞票,从表面上印版制做的非常完美,没有任何差别,唯一的问题就是纸解决不了纸的问题,这就是假钞,解决了,这就是钞票,钞票和假钞之间,只是一字之差,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物质。
“实在不行就自己开着造纸厂造纸”
站起身来的陈默然把烟蒂扔在地上踩灭后恨恨的自语着,没有合适的纸张所有的一切都是空谈,自己需要的是骗过银行的钞票,而不是像过去一样拿去骗人挣点小钱的假钞。
开造纸厂
陈默然愣愣的看着桌上假钞,然后又看着剩下的两卷纸,或许开家造纸厂自己造纸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时代应该不会像后世查的那么严吧
专业造钞用棉基纸是特殊专业用纸,后世各国对这种专业纸张管制非常严格,别说是自己,就是很多专业假钞集团绞尽脑汁都无法搞到,以至于一些假钞集团,为了追求逼真的手感,大量兑换的非流通廉价货币,采用特殊工艺漂白廉价纸币,然后印制美元之类的钞票,甚至中国亦有人用蒙古、缅甸等国的纸币印刷人民币。如果可以轻易生产这种印钞纸张,那些假钞集团恐怕早都自己建纸厂了。
即便是在这个时代对印钞纸的技术看管的不严,恐怕也不是在短期内可以建成投产,更何况自己还需要钱,建造纸厂需要一大笔钱,而自己现在根本没有那么多钱靠着现在自己手里的那点钱办造纸厂恐怕连机器都买不回来
“好像这个时代的钞票,很多都是私人印刷印的”
学印刷出身的陈默然想起民国时期,各省发行的纸币绝大多数都是由上海的私人印刷公司印制,而他们用的同样是专业印钞纸,只不过是从国外进口的印钞纸。
“或许”
想到这陈默然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别人可以买,自己当然也可以买有什么比的让别的国家亲自把印钞纸送到你的面前更让人兴奋的事情了
有些兴奋的陈默然像是想起什么一样,从桌上拿起那份报纸,翻了两页才找到了自己要找的那个广告。
“能不能成,就看你的了”
第28章 新董事
马车里,朱家梁有些紧张的看着眼前的西式牛皮箱。
他清楚的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二十万元花旗银行银元券,二十万是什么概念
二十万元足够一个人挥霍一生。
平素,朱家梁并不知道少爷每次出门带多少钱,但这一次,他却是亲眼看到,少爷把这些钱装进箱里,整整一路上,朱家梁都感觉自己的掌心在冒汗,每一次马车停车时,他都会把手朝腰后摸去,生怕会出什么意外。
第一次,朱家梁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张,万一要是让外人知道了二十万足够让人心生杀人越货之心了。
瞅了眼少爷,少爷仍挂着副全不在乎的模样,似乎这点钱全不放在少爷眼里,可在出门时朱家梁隐约听到少爷说,这次家底要空了。
少爷提这么多现款要去干什么
觉察到朱家梁神情中的紧张,陈默然不以为意的笑笑。
“家梁,别担心,钱是死的,人是活的”
尽管嘴上这么说,但内心里陈默然却不这么想,毕竟这几乎是所有的家底,还是今天刚从花旗银行用美元换下的银元券,那二十万美元的钞票,唯一的用途就是用来推算美元发行序号规律。
在那些美元完成他使命后,自然可以拿出来干其它事情,比如就在这时,马车停了下来
“少爷,商务印书馆到了”
位于北京路庆顺里商务印书馆是近代印刷出版机构中,规模最大、影响深远,于中国近代印刷出版事业的发展功勋卓著的民办印刷出版企业,它的出现打破了以美华书馆、申报馆为主的外国人垄断中国近代印刷业的局面,促进了中国近代印刷业的发展,在后世后它几乎代表着中国民族近代印刷业全面崛起的标志和动力。
虽是上午,但此时的商务印书馆内已经活了起来,在占地十二间的办公室里,不时有那些穿着西装或长袍的职员来回走动,更多的人则在趴在桌上似乎是在校对着书稿。
哒、哒
拐杖声在办公室里响起,偶然有人抬头看去,只见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走着,走在前面身着西装留着短发的年青人,他拄着副洋拐,腿脚似有些不便,跟在身后的提箱少年同样穿着西装,两人身上那黑西服、黑呢大衣,还有黑礼帽,在上海滩倒也不算显眼。
与这些人的轻撇一眼不同,从进入商务印书馆后,陈默然便打量着这家印书馆,这是上海甚至全国最大的华资印刷企业,不过此时他的规模显然无法同几十年后相提并论。
手拿刚寄来的书稿,刚从办公室走出来,夏瑞芳就看到这两人,走在前面的那个人正拄着拐杖,煞有兴趣的打量着印书馆正忙活着的职员们,为了节省开支,他并没有聘请专职接待人员,于是便自己走向前去。
“这位先生,鄙人夏瑞芳,鄙印书馆经理,不知先生有何贵干”
“鄙人陈默然”
双手一抱拳,行了一礼。
“本地陈记印刷厂经理”
同行陈记印厂似乎没听说过,或许是家新开的印厂。
同行的突然造访让夏瑞芳感觉有些诧异,虽俗语说同行是冤家,但他却从不这般以为,毕竟今日不同往日,此业不同他业。
“不知陈先生今日来此,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