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2(1 / 2)

了现实。

“然之,你做事说话,总是由着性子来,现在可好了”

用力一拍牢门的铁栏杆,肖炘韧一副你就该如此的模样,这时他并不愿意表现出其它情绪,无论如何都要让陈默然吸取教训。

“我知道,以后不会了”

陈默然点下头,直视着肖炘韧,他说的是实话,自己做事说话有时候就是太过冲动。

“杰克,和你说了吧”

肖炘韧点点头,他来这里就是为了征求陈默然的意见。

“总之拜托你了,未扬”

“沙逊那东西,可是个贪得无厌的主”

肖炘韧出言提醒着陈默然,在来的路上,他已经考虑到了种种可能。

“只要能让我出去就行,只要钱能解决的就不是大问题”

“有时候,钱也不是万能的,我们都不知道那沙逊会开口要什么,要是他要浦东”

盯着陈默然,肖炘韧说出了自己最担心的事情来,他最害怕的就是沙逊那个地产大王,会趁机勒索产业公司在浦东的地。

“要是那样”

陈默然的眼光一冷,压低了声音,目中带着股狠意。

“我就在这呆着,然后你就”

第94章 东京上海

夏夜,东京的气候十分怡人,东京湾吹来的风呼呼的吹着,把白天的暑气化为乌有,大街小巷里,随处可以看到那些穿着和服或西服的日本人,在这些人群中除去高大的欧美人外,还有一些身着西式服装的人却是异常显眼,显眼之处是他们的辫子。

这些人是清国留学生,他们来到日本,是为了学习自强之道,纯然是吸收新知,俾于学成为国效力,以解国家之危局,谋国家之富强。

对于大清国来说,最为震动怕就是甲午之战,甲午一战使向以天朝自居的清王朝大为震惊,举国上下受到极大的刺激,这次失败对中国的震动之大,远远超过了鸦片战争以来的中英、中法之战。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甲午之后,东方列强日本又加入了侵略中国的行列。于是一部分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及青年急欲至日本探究日本速强的原因,而朝廷中的一些大员也欲借鉴日本的经验,使中国的变法取得速效。

清廷统治集团日渐腐朽堕落,国内虽有改良图新的举动,然而在强大的封建专制的压制下,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无一不以失败而完结。国内的各种矛盾日渐指向腐朽的专制统治。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下,中国留学生开始东渡日本,开始了其留学的生涯。

虽留日之潮启不过三年,但短短三年间,便有数千人留学日本,而在日本方面为中国留学生所开设的学堂亦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在留学的人群中,不仅有年轻的男子,而且有裹着小足的女子与年逾花甲的老人。甚至出现了父子、兄弟、姐妹一家、一族留学东洋的景象。

“清国奴”

脱下陆士军装,穿着身西装走在街头,偶从那些日人口中吐出轻蔑的话语,只是让纽永建一皱眉头,眉宇间强抑着些许怒意,这脑袋后的辫子无论是在陆士或是在大街上,没少为他挣回这三字。

从学成后为国效力的学生,到者的转变,除去云集日本避难的维新派、派外部的宣传外,往往还得益于所在国的环境影响。对于这些留日学生来说,他们所处的是什么样的环境,是时时被人讥讽为“清国奴”的环境。

去年,当日军攻进京城时,东京的数十万民众,举行提灯游行庆祝时,任何一个稍有爱国心的留学生,在为时局悲愤,忧山河破碎,惧种族沦亡时,随之,看着报纸上清廷的“量中华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的举动,刺着他们的良知,同样的也让他们的某种意识觉醒了。

民族的意识

甲午战后,在日本涌起一股研究中国的热浪,纷纷设立各研究会或其他团体,以研究和调查中国实情,表面上美其为为亲善提携,保全东洋,实际上却是包藏祸心。各种各样的研究中国的书籍中,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之类满清入关时的屠杀,更是屡见不鲜,历史的惨痛,时局的危亡,朝廷的媚洋,直接刺激着他们的民族意识。

正像美国驻上海领事说的那样,日本正在为颠覆清朝培养暴力家。

民族意识的觉醒,直接影响到很多人,进而令其完成从学生到者的锐变。纽永建,就是其一。

抑着心头的怒意,拐进一个典型的东京小巷里,巷里可见到那些抹着白粉的日ji,这一带大都是ji寮,对于纽永建这样每月拿着三十余元津贴的官派留学生来说,来这里花上一块钱,便可寻得一间屋,边饮酒,边与ji女,倒也算是惬意之事。

尤其是在这暑假期间,这些ji寮更是官派留学生们常来之处,当然来此的有饮酒作乐的,也有在此畅淡时局、的,这种地方鱼龙混杂,有ji寮老板为他们作掩护,自不需担心安全。

方一推开推门,他便看到屋内已经坐了五六个朋友。

“孝直,你总算是来了”

从榻榻米上坐起身,秦毓鎏笑眯眯的迎着刚进屋的纽永建,叶澜、张继、史久光等人纷纷为其让个位子。

一坐下纽永建便将手中的报纸朝酒桌上一放,连喝了一杯清酒。

“诸位,我明日就要回国去了”

屋里的人听着这话,不无诧异的看着纽永建。

“孝直,你这是为何”

秦毓鎏诧异的问了句,叶澜、张继、史久光等人也同样看着他,他从国内归来不过三月,怎么又要回国了。

“你看这报纸”

纽永建指着报纸的一个角落,这是他今天从陆士出来赴约时,在路边买到的报纸,未曾想却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新闻来。

“产业公司董事长陈默然被捕”

一看到这个名字秦毓鎏便是一惊,对于这个名字,他并不陌生,樱花假纽永建从国内回来时,总是兴奋的说着“他结识了一位家”,而那个家就是陈默然。

而他们之所以对这个人印象如此之深,除去纽永建转述的那几句话外,最重要的或许还是纽永建后于上海回日本前,曾去陈府拜访过那位“大亨家”,未想他却在南京未回,但家仆却交给纽永建三千美元,说是办报之需,陈府家仆说先生交待,在他拜访时给他,用于办报启智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