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44(1 / 2)

议的之色。

“要知道它不是标准战列舰而是一艘“拥有战列舰的火力和巡洋舰机动能力”的战列巡洋舰。虽说它是一艘排水量在2万吨左右的战列巡洋舰,可我们都知道他的装甲并不厚,天知道,他是怎么撑下来的。”

“优良的克虏装甲、出色的设计以及良好的损管让它顽强的坚持下来。”

亚瑟用一句回答了阿尔克斯的疑问,随后他又仔细看了一下中国海军部发布的资料,仅仅只看着这份简单的新闻通告,他就可以想象得出现在靖远会是什么样子。

也许早就变成了一堆破烂。

“我敢说,这一次,靖远至少会在船坞内维修半年以上”

阿尔克斯不无自信的说道,接着他又指着桌面的靖远号的下水照片。

“没准,现在的靖远,已经给重新打成了这个样子”

“我不关心这个问题”

放下手中的笔,亚瑟看着阿尔克斯认真的说道。

“现在我只关心,中国人同不同意我们上致远舰,没准我们可以在未来的海战中,亲眼目睹致远舰如何发挥他的威力”

在提及“威力”时,他甚至特意拉长了声音,现在各国驻华武官都已经申请进入中国海军作为观察员,而几乎每一个人都盯上了致远,不过并没有人选择靖远,毕竟谁也不知道现在靖远能不能赶上下一场海战。

“你我现在都知道,靖远舰上都是一群新手,他们不过是刚刚接舰,可是他们在第六轮齐射,便击中了石见,第十九轮齐射击沉了它,我们现在对靖远舰有多少了解”

拿起烟灰缸边放着的香烟,深吸一口后,阿尔克斯又继续说道。

“靖远号是致远号的最终改进型,比致远号更成熟,致远号在服役之后,碰到了很多问题,而靖远号似乎都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使用的是美国伯利恒公司生产的135英寸舰炮,世界上口径最大的舰炮,而且使用提法制新式软钢被帽穿甲弹,根据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情报分析,石见号之所以被击沉,就是因为这种穿甲弹,再就是他的装甲比我们想象的更厚一些,另外再就是他的航速,可能在25节至27节之间,这是我们目前所掌握的情报”

“应该还要算上,靖远号还拥有更为先进的观瞄、测距设备,中国人从我们和德国人那里购买了很多先进的甚至正处于实验阶段的设备,并且引进了专利,这些设备应该已经被其海军应用,而且从中国人的第二舰队改装来看,他们更倾向于加装各种设备以提高战舰的观瞄能力,先进的观瞄设备应该是他们赢得这场实力悬殊的海战的主要原因”

亚瑟在替阿尔克斯做着补充时,又用铅笔在纸上记下这几点。

如果说致远号的横空出世是震惊了世界海军界的话,而现在亚瑟和阿尔克斯两人绝不会怀疑,明天,当欧洲从醒梦中醒来的时候,他们一定会被靖远号的表现惊呆,到那时,中国人建造的靖远将会成为全世界所有战舰的典范,甚至于,足以让世界各国海军在面对靖远的时候,生出自卑感,甚至恐惧感。

“现在靖远号已经用这场海战向全世界证明,任何前致远舰,在他的面前都只是靶子或许,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吧”

亚瑟极为公允的说了一句,然后把手中的钢笔笔帽一拧,又继续发表着他的看法。

“说实话,我觉得的,中国人实在是太过于好运了两年前意大利海军界提出了建造全主炮战舰,再到我们提出“完美巡洋舰”,结果中国人却成功的把这两种战舰的优点集于一身,而且在这场海战中,好运气一真伴随着中国人,这次“好运的东乡”恐怕是要碰到对手了,不过中国人看似占据技术甚至享有一定的数量优势,可实际上,联合舰队的优势更大,中国海军的军官数量不足,士兵训练时间较短,而联合舰队却不一样,他们的很多士官甚至训练十余年,而且经历过日本海大海战的考验。”

阿尔克斯点点头,运气,在战争中运气战到一定的比例,有时候甚至两个实力悬殊的对手遭遇,运气甚至能起到决定性的意义,就像这场海战,在阿尔克斯看来,运气是占在中国人这一边的。

“嗯,不过我觉得也许,中国人的运气会更好一些,要知道,海容号在被击沉前发射的那枚鱼雷甚至击中了富士号的尾舵,这样的好运气,在世界海战史中也很少见”

阿尔克斯不无认真的说道。

“要知道,海战除去战舰的数量、火炮的数量和技术之外,运气往往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中国人的运气能一直保持下去,我觉得伦敦的政客们,现在应该考虑的是,英国应该怎么协调未来日本需支付的赔款”

阿尔克斯的话只是亚瑟哈哈大笑了起来,尽管亚瑟对日本海军击败中国海军并没有太大的信心,但他不至于相信中国海军能够完败强大的联合舰队。

“阿尔克斯,你要知道,那是联合舰队,击败了俄罗斯海军的联合舰队”

“运气”

阿尔克斯认真的吐出两个字。

“我曾说过,日本海大海战,联合舰队的运气比俄国人要好所以,他们赢得很轻权,但是这一次,说实话,如果说致远能够发挥出与靖远不相上下的水准,并且有着和它一样的运气,那么联合舰队很难取胜”

话声一顿,阿尔克斯又认真的强调道。

“要知道一点,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可以说,海战,赢得海战是他们获取胜利的唯一途径,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要赢,只有赢了,他们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两个国家无论是谁赢得了的海战,都等于赢得了战争,尤其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只要他们赢得了海战,甚至可以不需要发动耗费巨额军费的陆战,就可以赢得战争。”

原本就不善辩论的阿尔克斯这时话语稍显得有些凌乱,接着他又进一步强调道。

“进无论是对中国或是日本而言,这两个近邻,就像过去英国和法国,或者说现在的英国和德国,无论是谁赢得了战争,都会竭尽可能的敲诈对方,直至榨去最后一滴油,只有如此,才能尽可能的削弱对手”

“就像普法战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