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22(1 / 2)

炎黄纪元,为帝国纪元。

也正是从那时起,每一个人都必须要意识到一个问题,皇权并未因为“绝食护宪”受到影响,反而进一步加强了”

亚洲观察1914年6月刊

这几天正是六月中旬,这个时候,对于习惯了寒冷的俄国人来,打从进入六月后,每天二十余度的温度,正是让人倍感惬意的时候,每年进入五月起,对俄罗斯的勋贵来说,他们总会争相举行舞会,而往往这些舞会来客的多少、级别又代表着其主人的显赫,现在正是攀比之时。

此时的俄罗斯绝不是九年前,那个在对日战争后经济几乎陷入崩溃的俄罗斯,九年前战争失败,随之进行的改革对于俄罗斯而言,在某种程度上为这个沉幕的国家注入了一剂强心针,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价格长涨为俄罗斯这座欧洲的粮仓带来了每年多达数十亿卢布的巨额外汇,法国、英国以及美国资本的涌入,更进一步刺激了俄罗斯经济的发展。

外部巨额投资、本国外汇的充足,使得俄罗斯经济得到了良性发展,现在的俄罗斯经济状况远好于历史上任何时期,同时九年前的社会危机更是在这种良性经济发展之中消弥于无形之中。

经济形势的良好,使得贵族们有更多的金钱举办更为奢华的舞会,而对于他们来说,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当也不乏有商人愿意为贵族的舞会献金,以融入“上层社会”的圈子之中,成为俄罗斯的上等人。

在圣彼得堡远郊的皇村,米哈伊尔大公的宫殿内,一如既往的在星期六的晚上举行舞会,这是过去的九年间,米哈伊尔大公的习惯,人们还记得第一次舞会,那是九年前,当米哈伊尔大公带着他的中国未婚妻来回到圣彼得堡后,他为自己的未婚妻举行了第一次舞会。

当时尽管人们惊讶于丽莎女勋爵的美丽与高贵之余,却对她身上的“黄种人血统”颇为抵触,甚至对她的那个中华帝国的女勋爵的爵位也非常抵触,不过舞会依然非常顺利,毕竟米哈伊尔大公是沙皇陛下唯一的弟弟。

晚上十点钟。在米哈伊尔大公宫殿的花园里,高大的树木清晰地衬托着缀满金色星星的天空。此时的的草地上已经传出华尔兹和极乐舞的乐曲,百叶窗的窗缝里透出灿烂的灯光。这时,花园里有十来个仆人在那儿准备晚餐,和过去一样,米哈伊尔大公的妻子丽沙女勋爵依然选择在草坪上的天幕下举行晚餐,那缀满星星的美丽的蓝空已使草坪占了决定的优势。

此时花园里挂满各种各样的彩灯,全是法国巴黎最为流行的装饰,而在丝绸席面上布满了蜡烛和鲜花,这种排场世界各国豪华的席面上处处都一样,很多人往往都会惊讶于米哈伊尔大公舞会的豪华,而且每周一次,但他们随即释然,因为,他知道知道,作为中国皇后“义妹”丽莎女勋爵在出嫁时,曾得到一笔丰厚的嫁妆。

身为大公夫人的丽莎吩咐过仆人以后,又回到屋里去,这时宾客们陆续到来,吸引他们来的多半不是由于米哈伊尔大公的地位显赫,而是由于她这位大公夫人优雅风度,当然也同她的美丽不无关系。

当丽莎迎接着客人的时候,一个身着白色纱裙的小女孩女孩出现在花园中,小女孩非常的漂亮,一双明媚的眼睛中闪动着跃跃欲试的神采,

“看那,真像是一个天使”

当这身着白裙的女孩的时候,便有一些客人如此说道。

“还不是丽莎那个鞑靼人生的女儿”

一位男爵夫人语早讥意笑说道,同时眼中尽是轻蔑之色。

“再漂亮,也无法改变,她的体内流有鞑靼人的血”

“我承认是的,”

又有一位伯爵夫人轻声答道。

“但是她的体内同样也有罗曼诺夫家族的血统不是吗”

对于这些贵妇来说,她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接受过丽莎,过去她们常用“野蛮的国家来的女人”去形容丽莎,可是现在,尽管她们很少使用这样的语言,但是却不妨碍她们继续保持着对丽莎的敌意。

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只需要看他们的模样和身材,便可以想象得出原因,每一个女人都有嫉妒心,而对这些贵夫人来说,她们即嫉妒丽莎的美艳,同样嫉妒丽莎的财富,在圣彼得堡的上层社会中一直有传言说,丽莎的嫁妆价值超过一千万卢布,对此没有任何人怀疑过,因为丽莎在圣彼得堡最热闹的地方,拥有两家百货公司,而那两家百货公司正是米哈伊尔大公可以每周举行一次豪华舞会原因。

财富与美貌并存于一个女人身上,这由不得不他们不去嫉妒。

“娜莎”

看到女儿走了过来,丽莎连忙开口喊着女儿,对于她来说,八岁的女儿,就是她心中的至宝,远胜过一切的至宝。

“妈妈”

娜莎走到妈面前,脸上展露出动人心魄的笑容,她完全继承了母亲的美貌,甚至比她的母亲更为美丽,尽管只有八岁,但在皇村学校内,却已经有很多男孩为她决斗。

“哈尔科夫伯爵今天晚上来不来”

“不知道,不过,他直到现在还没来”

“好像今天身为主人的米哈伊尔大公也不要啊”

在人们的交谈声中,这些人似乎注意到今天,似乎有什么不对劲,一些本该出度舞会的大人特,直到现在都没有来。

“会不会出什么事啊”

“您这是什么意思”

“我是说,现在的局势很不安稳”

一位子爵微笑着回答着旁人的问题,然后又不无卖弄的说道。

“巴尔干战争后,我们和奥匈帝国的的关系越发紧张,我认为,也许他们没有来这里,恐怕”

“巴尔干战争吗奥匈帝国吗塞尔维亚是吗”

“啊是啊,我们一定会为塞尔维亚而战的”

“是啊,我们都是斯拉夫人”

子爵的话引起他的注意,而这时又有人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