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突然把话峰一转说道。
“但法国必须要考虑一一点,假如法国慎重地拒绝支持俄国在巴尔干的冒险行动,就如同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一般。那么法国就必须要考虑如果再一次置身事外的话,那么当俄国再度经历一次巴尔干羞辱时,势必将会终结法俄协约的关系,而单独面对德国,这同样是法国所不能接受的,因此可以可以判定,法国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俄国绑上了战车。”
随着于凤辛的话语,陈默然却只是微皱下眉头,对于这些如果不是情报部门的汇报,或许自己根本无从知道,可为什么战争的趋势如此的明显,在历史上,只要提到一战,依然会有很多人说,在战前一个月,没人相信欧洲所有的列强会卷入战争呢
“而这时,却只剩下的一个问题,就是英国出于平衡的考虑,英国很有可能在危机爆发之初,充分发挥其大国地位,在各国间进行调停,可一但奥匈、俄罗斯、德国、法国先后进行总动员之后,英国便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内,他将要扮演何种角色”
第7章 外交政策
第7章 外交政策
“中国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吸着他的大烟斗,坐在吸烟室的壁炉边的沙发上,此时这位中国通的眉宇间闪动着一丝忧虑。
而在忧虑之外,更多的却是疑惑。
在南京的外交界,几乎的外交官都知道,英国驻华大使,这位出身于农家的爱尔兰人,是一位真正的中国通,与其它号称中国通的外交官全然不同,他在中国生活、工作了38年,作为英国人的他,对中国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对英国的了解。
38年前,不过才24岁的朱尔典便来到中国,先在北京领事馆任见习翻译员,后到沿海各口岸学习领事业务。1888年升为北京公使馆馆员,3年后成为中文书记长,十年后升为驻华代理大使,8年后成为驻华特命全权大使。
朱尔典在华38年,对中国文化、官场和官员非常熟悉,而在另一方面他除和很多中国官员有着良好的私谊之外,他和现任的总理大臣袁世凯,同样是二十几年的老朋友,在政治、性格和处世风格上彼此十分了解。
在南京的外交界,尽管所谓的公使团早已经消失于无形中,但是朱尔典在各国驻华大使中资历最深,威信最高,甚至有时候,中国政府外交部也不得不通过朱尔典协调各国立场、解决外交争端。
“中国的角色”
在过去的几天中,随着奥塞两国关系紧张,每一个大国都被牵涉其中,而表现最为明显的正是各国外交界,在这个时候,在南京德、奥、俄的两国外交官们以及德国军官顾问团的军官们,更是纷纷加强了与中国官员、军方的联系,敏感的外交官们,正在为将来的局势发展作着准备。
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态度可以说变得极为微妙,在他们的国会中,对是否继约的问题,依然争论不止,而在另一方面,中国皇后却即将访问英国,中国的态度如果是在十年前,朱尔典根本就不可需要考虑中国会持以何种态度,但是现在
任何无视中国力量的国家,最终都会付出代价,俄国人、日本人,尤其是日本人,他们已经付出了各自的代价,同样的错误,朱尔典不会去犯,但也正因如此,他才会觉得为难。
这时,吸烟室的房门推开了,走进门的是去年刚从剑桥毕业,来到中国书记官克兰斯,他非常的年青,不过只有二十五岁,或许正是因为他是二十四岁来到中国,在这一点上和朱尔典相像,朱尔典才会喜欢这个年青人,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欣赏他的机智与才华,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看到克兰斯的时候朱尔典会生出看到38年前的自己的感觉。
抱着文件夹走了进来,克兰斯在沙发边弯腰道。
“先生,外务大臣的电报。”
朱尔典吐出两个小烟圈,摸了一下嘴边的白色的短须,不等他抬头吩咐时,却看着放下电报的克兰斯已经恭敬地拿来了眼镜。
在心下点点头,朱尔典把烟斗放到桌上,伸手取过克兰斯呈上的电报,捏着眼镜仔细看起来。
“是这样啊,看来首相先生,将希望寄托在中国的身上了”
听着朱尔典自言自语,克兰斯在旁小心地问道。
“先生,首相将希望寄托在中国的身上”
点点头朱尔典的眉头紧锁着,把烟斗又放到了嘴上。
“没什么,很好,外务大臣把一个新的决定发了过来,他希望我们能够促成德国与中国盟约的续签”
“什么促成中国和德国”
大使的话让克兰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听话的话语,促成中德盟约续约,这,这怎么会呢就在昨天,他们还在千方百计的想办法令中国国会不能通过续约中德盟约,而现在却发生了变化
“是的”
朱尔典点点头,把电报放到桌上。
“所谓的外交政策,其实就其本质上是模糊不清,没有任何规律可谈,昨天的正确的事情,在今天可能就是错误的,所有的外交政策,都是根据时间和局势的变化而变化,过去国内的意思是,不希望看到德国在远东扩大他们的势力,更不希望中国继续成为德国在远东稳固的盟友,在过去的几年间,国王陛下之所以邀请姬丽皇后赴英国访问,事实上,就是希望能够籍此调整与中国的关系,从而达到培植一个亲英的中国皇室的目标”
利益,外交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以利益为核心,对于这一点朱尔典却是再清楚不过,这时一位华裔仆人送上了茶点,朱尔典便招呼着克兰斯。
“我的绅士,无论发生任何事情,下午茶是不能忽视的。”
“是的,先生,我完全同意这一点。”
两人相对而坐,品着加了糖块的红茶和小点心,等待着那位仆人的退出,在两年前,他们不会这么小心,但是现在,却不得不去小心,在过去的几年间,南京的各国外交官与中国外交部会谈时,总会落着下风,每一次谈判、讨论,中国外交官总是像非常清楚他们的底线一般,轻易掌控谈判。
最初他们还以为这是中国人任用一批非常出色的外交官,可直到两年前,当一位美国大使馆的仆人用自己掌握的秘密交换金钱的时候,各国外交官才知道,在中国外交部名下,设有外交部情报局,专门负责收集外交情报。
谈判桌的顺利不是因为他们的才华,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是已掌握了各国的底线,也就是从那时起,各国加强了在华大使馆、领事馆的安全工作,对那些中国人防范极严密。
终于等仆人退出后,克兰斯耐不住性子,先开了口打破之前的沉默。
“先生,您认为国内的的意思,是希望中德两国这会不会对英国造成威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