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34(1 / 2)

要一休假,你一准回国,也不想着去看看我”

长吐了口烟,遥望窗外的维也纳,吴天苦笑道。

“没办法,谁让家里就我这么一个独子呢好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吧”

朝左右看一眼,然后再看着那未接起的窗帘,周明涛走过去拉上窗帘,现在他不得不小心一些。

“其实,我就是一个信使,传个话,这不。”

周明涛朝着窗外一指。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了”

吴天却是一摊手。

“能不宣战吗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中国,恐怕当天就打仗了”

尽管当了三年的驻外武官,但在吴天看来,奥匈帝国的反应实在是太慢了,为了最后通牒问题,他们甚至等了整整一个月,甚至直到现在,他们的军队不过是刚刚完成全面动员而已。

“他们是宣战了,所以”

周明涛一手夹烟,一手把玩着火机,似乎很是惬意地左右扭头道。

“我们要做好准备,瑞士是永久中立国,我们那边不需要准备什么,我这次来这是”

压低声,周明涛用尽可能小的声音说道。

“下达一个通知”

“通知”

吴天皱眉问道,先是信使,接着又是通知,为什么没有通过正规渠道呢。

“这是国内的直接指示,同时,我接替你出任驻奥匈武官处武官长”

周明涛从公文包中取出了一份文件,是驻瑞士大使馆转发的公文,是关于自己和涛悟以及其它十几名大使馆职员的最新任命。

接过那公文,看着公文上的内容,他明白了原因,就在几个小时前,大使馆便接到了一份国内发来的秘电,要求大使馆进入0号状态,那意味着大使馆进入“准战时状态”,而现在这份公文意味着他要调往瑞士,而周明涛则留在这里。

“涛悟”

“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做的”

周明涛咧嘴一笑,全没有任何做作。

“好了,赶紧办交接吧”

这一天,注定,维也纳不会平静,事实上,整个欧洲、整个世界也未尝能够平静。

7月28日,下午四时许,中国驻俄罗斯帝国钦命全权大使刘境人先生准时到了俄罗斯帝国外交部外交大臣沙佐诺夫的办公室,这一次会面是沙佐诺夫主动要求的。

“就中华帝国而言,我们更愿意通过外交渠道解决当前的巴尔干危机。”

坐在沙佐诺夫的对面,刘境人一边喝着茶一边轻声说道,杯中的茶略带一些土腥味,这是俄国波夫茶叶公司在格鲁吉亚的茶园产出的茶,是一位叫刘俊周的中国人开创了恰克瓦皇家茶园,刘峻周在种茶事业上的贡献,在格鲁吉亚有目共睹。1911年沙俄政府为此授予他“斯坦尼斯拉夫三极勋章”。两年后总管理局找刘峻周谈话,希望他加入俄籍,并许以高官之待遇。刘峻周婉言谢绝。总管理局最后决定:在不改变国籍的情况下把刘列入享受公职人员二等退休金待遇之名册。这样,刘峻周不仅是以个人业绩获得沙俄政府勋章的第一个中国人,而且也是没入俄籍而得奖受勋的第一个外国人。

不过刘境人却知道自己的这位本家,却因其家世为伪满汉军旗,所以他以及其子孙皆不能进入中国,否则面临他们的至少是十年以上的苦狱,作为驻俄大使,刘境人也曾想从中斡旋,但内政部却不愿开此先例,毕竟刘峻周曾为伪满汉军旗军官,非起义汉军旗军官。

帝国建元后,说到清算,无疑对汉军旗清算最为严厉,因为他们是汉奸,尽管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曾有数十万汉军旗出旗,但在帝国建元后,却拿着各地的册典,追根究源的把他们挖了出来。

“对于汉奸,中国从来就只有一个政策,从严、从重”

“对背叛国家、背叛民族者,即追黄泉亦不放过”

也正如此,即便是刘境人曾多次为刘峻周之事电请国内,但陛下那边没有音信,而内政部最后作出的妥协是,刘峻周需入狱二十年,不株连其家人,对国内来说,不处决这种汉奸军官,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至于不追其责,那根本就是在做梦

“大使先生,现在我们需要看到的现实是,奥匈帝国已经向塞尔维业宣战了”

沙佐诺夫提醒着眼前这位只顾着喝茶的中国大使。

对于俄罗斯而言,塞尔维亚会遭到奥匈的进攻,直接受辱是塞,但间接受辱是俄。他同时担心作为奥匈盟友的德国,德国卷入战争甚至可能是必然,但是他更为担心的却是眼前这位大使背后所代表的那个国家,一个与德国有着盟约的国家,尽管他们的盟约已经到期。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我国都认为”

稍作沉吟,刘境人看着有些紧张的沙佐诺夫,然后接着说道。

“大臣阁下,我刚才正准备说的是,我国所坚信的是和平政府,鉴于欧洲陷入战争,我国所坚持的立场除去希望各国和平解决此事之外,更坚持一点,我国绝不涉入欧洲事物,任何迹象都表明,中国卷入欧洲战火,都是极为不智的,虽然中国同德国之间,曾存在盟约,所以我想在此澄清这件事,中国在任何都不会为了欧洲的战争,让自己的军人流血,中国建立军队是为了保卫国家,而非为他国卷入一场与中国无关的战争。”

“那是肯定的。”

沙佐诺夫连忙打点头说道。

“相信这才是符合中国利益的”

而这时刘境人继续讲述下去。他说话慢条斯理,任何琐碎的细节也不漏掉。最后,沙佐诺好不容易才插上嘴。

“你所说的情况大概是这样的,”

沙佐诺夫看着刘境人说道。

“对于现在欧洲局势,贵国是否做出了决定。”

“具体的决定,我国还在讨论之中,但是”

话稍顿,刘境人却抛出了一个国内给他的指示。

“我国政府决定向贵国提供五万支步枪、一百六十五门火炮”

“嗯我不明白”

“大臣阁下,我想您已经明白了”

刘境人笑着,在这个时候有什么比提供这些武器更具有说服力的东西吗

他并不知道国内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给予他这个指示,但从这一举动中,他还是觉察出了国内的变化,这或许意味着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