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81(1 / 2)

沉思着,在沉思时,他不时把目光投向汪精卫,看着这位极为年青的秘书长,在这一瞬间,他却是生出一种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慨来。

“卓如先生,若到时总理大臣直选事成,我等自可协调各方利益,制定新的社会保险法届时,如果一时之妥协,不过只是行以曲线谋实罢了”

面对汪精卫的这一番话话,梁启超在沉思良久之后,领首赞同说:

“你说得有道理,这点我倒没想过。的确如此,过去十余年间中国的政治,有很大部分都是从点滴让步开始,没有步步为营,又岂有步步退让,一步而就,显是不甚现实了”

“所以”

见梁启超已经被自己成功游说,汪精卫用很是肯定的口气说道。

“卓如先生,无论怎么看,无论是从近处来看,还是从这么一件利国利民又利己的绝大好事,你竟然把它看成不过只是收买民心之举,而加以阻止,是多么可惜可悯呀”

可惜可悯

想到自己竟然落得这么一句话,虽说梁启超明知道,汪精卫这不过只是步步营构引导他入殷的苦心,也也看出了汪精卫能言善辩的说客之才,心里感叹:古之苏秦、张仪恐亦不过如此

虽说已经入殷其中,但是梁启超却没有任何恼意,甚至忘记了他之前的坚持,还有其它方面的顾虑,随之哈哈大笑起来:

“兆铭,你这个汪兆铭啊,简直如孙猴子耍弄猪八戒一样把我戏弄了一通。自己心甘情愿做别人的枪手不算,还硬要拖我上贼船。如果不上,又是以小利害大公的自私者,又是连利国利民又利己的大好事都看不出的傻瓜,看来我梁启超已无路可走,只有跟你上贼船了。估计,要是陛下知道是你说服了我,估计一定要重重地奖赏为他们出了大力的汪兆铭哟”

“卓如先生,”

笑了一下,汪精卫又正正经经地对梁启超说道。

“精卫只看到,如今,我等苦待多年的时机,正日趋成熟,而我等需做之事,无非就是静待时机,作好各种准备,一但时机成熟,即可行以逼迫,到时,一切自然水到而成,至于陛下若是陛下当真奖赏的话,精卫却是不会拒绝”

“哈哈哈”

一时间,在这立宪民主党党部里,响起了两声爽朗笑声,那笑声中似乎带着一些对未来的期待,就像期待黎明一般

第160章 阴谋链

“有些人那”

拿着剪刀剪去盆栽中的枯枝,杨度的脸上却带着些许冷笑,那冷笑中,却带着些意筹志满之意,似乎还有一种阴谋得逞的意味。

“就是看不透啊”

看不透

看不透什么

或许其它人没有看透,但是几乎是在俄国暴发革命的第一时间,杨度在被俄罗斯革命之浪吓了一跳的同时,后脊梁骨便冒出了一阵冷汗来。

对于政治,杨度有着他自己的敏感性,准确的来说,是曾经吃过的亏,使得他有自己的一番见识,对那位陛下一翻见识,他目睹过那个汪精卫的精卫之志,是如何被陛下轻轻松松的打的粉碎,也目睹过那些共和分子,是如何被陛下轻易瓦解,也正因如此,对于那个陛下,他从来都不敢抱以任何“幻想”。

幻想着他会在关键时刻心慈手软,至少他相信一点,一但需要的话,那位起身草莽间的陛下,会面带微笑的扬手中的刀,砍掉那些不听话的“枯枝”,表面上的开明,并不等于本质上的开明,无论陛下如何开明,真的面对国家存亡的时候,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或许,其它人还会存在些许幻想,但是想让陛下当尼古拉二世,绝不可能

过去,或许还有可能,但是现在有了俄罗斯革命作为前车之鉴,别说是让步了,陛下不扎紧大家的脖子,恐怕都得“谢主龙恩”了。

现在陛下为什么要通过社会保险法,不还是为了收买民心,为何收买民心,一来是为了缓和国内的潜在矛盾,减少可能被激进共和派利用的因素,同样的,也减少可能会被立宪民主党利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

在俄国革命中,充当革命主力的是工人。可是真正推翻帝国的却是那些政治家,正是他们毁灭了俄罗斯帝国,陛下有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吗

可偏偏

有的人。却没有那种意识,他们却天真的以为陛下的这种退让,实际上其在政治上做出让步的前奏,他们甚至把这看成了一场胜利

那些人当真是天真到了极点。他们以为陛下那是在让步吗绝不会那么简单,这种让步的背后,没准就是陛下准备动手的前奏,对于那位陛下的了解,使得杨度相信。陛下绝不会做出什么真正的政治上的让步。

闭上眼睛,他都可以去想象,当那些人,真的被一时的天真所蒙骗了眼睛、被一时的敌视所迷惑了理智之后,他们会犯下什么样的错误,而这些错误最终代价是什么

不用去想,杨度都知道,那种代价会是什么。而现在他成天的参佛。反而跳出了这纷扰的“红尘”。

等到一切都结束的时候

一切都结束的时候

坐在书桌边,想着自己游说梁启超的一幕,汪精卫的双眼中敛过一道异样的神采,当然,或多或少的还带着些许愧意。

“非我欲为,而是不得不为啊”

长叹一声精卫的心下倒是悔恼于当年的选择,如果当年他没有背叛先生的话。或许,先生不会进入监狱。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