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99(1 / 2)

将军,您也知道,家兄说话,有时候会有些夸大,孙将军与我军,其实”

听了好半天,王羽才算是听明白了,袁术在联军大营说什么麾下有虎将孙文台,纯属吹牛,事实上,袁术与孙坚的关系,就是互相利用的盟友,比自己跟袁术的关系还要紧密一些。

袁术离开洛阳,是在袁绍之后,当时董卓已经发现关东诸侯的异动了,不过还没放弃怀柔政策,于是明升暗降的封了袁术一个后将军的官爵,夺了他的兵权。袁术的胆子不大,对官场上的手段也熟,被董卓这么一吓,当天就跑了。

跑到南阳时,他身边只有些随从,光杆司令一个,根本算不上是个诸侯。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孙坚从长沙北上了,也不知他是想趁机夺取荆州,还是怎样,反正他是一路杀过来的。

不过他杀人的效果一般,虽然成功诱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可南郡最重要的两个大城江陵和襄阳都没拿下,反倒便宜了刚从洛阳赶来的刘表,最后只从刘表手里搞了点粮草。

到南阳他又杀了张咨,自居太守,对辖下郡县发号施令,以征集粮草和兵马,结果没人买他的账,搞得跟个强盗似的,比黄巾军还不招人待见。

然后,就是袁术和孙坚宿命般的相逢了。

袁术没兵没将也没地盘,不过他有家世,发现孙坚一筹莫展之后,他登高一呼,结果四方响应袁家的门生故吏蜂拥而来,纷纷投效,不但南阳的郡县都改旗易帜,连江夏太守刘祥和武陵太守曹寅,都遣使到访,表示恭顺之意。

于是,袁术完成了华丽的变身,从光杆司令,变成了举足轻重的一方诸侯。

能达到这个效果,固然是因为袁术的架势,同时,孙坚的威慑力也是重要原因。若不是孙坚杀了张咨,袁术的家世再好,也不可能让门生故吏把位置让出来给他坐。

当时,袁术加上孙坚的势力,几乎占领了荆州全境,七个郡国中,只剩下了南郡还游离在外。若不是刘表顶着个宗室的名头,当时勤王的局势也是一片大好,说不定袁术会先行攻略南郡也未可知。

听了袁胤的解释,王羽才明白,为什么十八路诸侯当中没有刘表,在联盟成立的时候,刘表根本不是诸侯,唯一的地盘也是岌岌可危,得看袁术和孙坚的脸色行事才行。

这种情形下,他怎么敢离开襄阳,跑到南阳去送死

孙坚和袁术的合作,是无奈之举,他当着坏人,袁术没出多少本钱,还担着好名声,此外还占据了主动权,这场合作对孙坚来说,绝对是不公平的。

可是没办法,光凭他自己,武力再强也搞不定荆州,在这个时代,没有家世,没有煊赫一时的名声,想称雄根本不可能呢,孙坚也只能忍着袁术的坏脾气,继续履行这个不公平的盟约了。

不过,若是有人当面对孙坚说,他是袁术的手下,他也是要翻脸的,所以袁胤才叮嘱王羽这些。

他的言外之意很清楚,要是孙坚和王羽冲突起来,袁术会很难做,因为两边都是盟友,他压不下去。

而孙坚对王羽似乎也不太看得上,没有特殊原因,无非就是同类相斥的结果。

王羽不来,袁术就只能倚重孙坚,王羽来了,孙坚在联盟中的地位就会下降,他自然不待见王羽。

听完袁胤的解释,王羽在心里又补充上了一条,黄忠杀了孙坚的人,又成了自己的属下,孙坚不翻脸才怪呢。

此外,他还弄懂了一件事,那就是孙坚手下的兵马,跟江东没多大关系。

孙坚去长沙赴任之前,带了几百老家招募的吴郡兵,然后先后在长沙讨伐区星,越境至零陵讨平了周朝,以及桂阳的郭石。招降纳叛,再加上长沙的郡兵,有了数千人马。

后来在南阳杀了张咨,又将大部分郡兵招入军中,于是,才有了一支颇具规模的大军。

当然,现在这支大军已经在梁县东郊灰飞烟灭了。眼下,孙坚和袁术,都在紧锣密鼓的招募兵马,以图重整旗鼓,南阳的潜力已经被挖掘得差不多了,所以两人将目光转向了豫州。

最后,袁胤还透露了个小秘密,袁术刚回到南阳的时候,孙坚打过王羽部属的主意,那两千丹阳兵让他很眼热。

这支兵马是陶谦送的,接收完部队后,王羽就走了,忠诚度很有限,所以孙坚有这个念头也是可以理解的。

他的企图最终没能得逞,按照袁胤的说法,袁术暗中帮了不少忙,不过,依照王羽的推测,以于禁治军的本领,加上贾诩那只老狐狸暗中盯着,孙坚能讨到好才怪呢。

袁胤的行为让王羽放宽了心思,从中可以得出结论,袁术并不希望看到自己和孙坚保持和睦,以免自己喧宾夺主。自己若真的和孙坚冲突起来,袁术八成会坐山观虎斗。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好事,至少不用担心袁、孙联合来暗算自己了。

不过,大战在即,少了孙坚的助力不说,还得防着对方,实力的消长就更加不乐观了。

世事无常,总是无法尽如人意啊。

第一二八章群雄退避

送走了袁胤,王羽将因孙坚而来的麻烦都丢到了一旁,他要应付另一桩麻烦了。

新成员如何融入团队,这个用不着他操心,进营的时候,他看到徐晃和于禁正凑在一起,一边向军阵指点着,一边讨论着什么,气氛颇为融洽。看起来,这两个人似乎一见如故了。

黄忠也用不着他头疼,虽然也有几分傲气,但总体上,黄忠是个谦和有礼之第人,不到动真章的时候,他的傲气是不会显现出来的。

王羽头疼的是,要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后花园。

去洛阳之前,他对蔡琰说的大义凛然的,此去是为了救国救民,如果可能的话,还要尽量将皇宫藏书楼的典籍保存下来。

结果兜了一圈回来,收获是不少,但跟先前说的却没多大关系。书籍是没有的,兵甲倒是不少,顺带还领了个美女回家。

王羽倒不是什么道学先生,但一直以来,他跟蔡琰都是相敬如宾那种感觉,冷丁要介绍给姐妹给对方,对方会如何反应,又会是怎么个气氛,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但这一关总是要过的,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