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头可是劲得很。
有了决定,刘达就加强了与的联系。这一次,主动找上他,请他出面帮老李家办点事情,自然是接纳的意味。
刘达接到电话,马上赶到了李家老宅,自然又是被这里的森严警卫震了一把。饶是他身为首都市政法委系统的一哥,也少有了解到这处没有任何名字的花园式住宅区,居然是由中央警卫团负责安全保卫工作的。
和李路站在门口迎接,刘达一下车看见,立马快步走过去,远远地伸出双手,拿出了下级的姿态。
微微一笑,往前走了两步。
刘达双手握着的右手,热情地摇晃,“李书记,不敢当不敢当啊”
抬起左手拍了拍他的手背,说道:“嘿,老刘,你我就不要说客气话了。”
一声“老刘”,让刘达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满脸的感动,真诚而严肃地说道:“对是我老刘太见外了”
李路在边上主动伸出手,微笑说道:“刘叔,我是李路。”
刘达心里又是一阵感动,哪能让他李路主动和他握手,适时松手,他连忙上前一步,双手紧握李路的右手,感叹道:“真是虎父无犬子英雄出少年啊,李连长,我刘达以军装干部的身份,向战斗英雄敬礼”
说着,就挺直身躯,利索标准的一个军礼。
李路还礼,随即说道:“刘叔又客气了,都是我辈该做的事情。”
微微点头,哈哈笑着说道:“老刘,你也甭给这孩子戴高帽子了。他叫你刘叔,你就叫他李路,家里没有李连长。”
“哈哈哈,好那我这个刘叔就当仁不让了”
“进屋说话。”
门外一番热闹,便把彼此的关系拉近了。
和李路是有意这样做的,父子俩深知,老李家要形成独立的政治集团,单靠自身的力量是不行的,这一点老李家所有人都形成了共识。争取符合老李家政治理念的年轻干将,那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刘达五十岁出头,现在是副省部级,职位年龄都非常的符合。有老李家的支持,两三年级别上半级,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未来的发展也很客观。
关键在于,李路很看重刘达现在的职位,他应对一年后的的计划中,刘达的重要性不亚于一个师
所以,自从那一次碰瓷事件后,李路感觉此人还是颇有正气,就开始关注他,还和通了气,才有今日的见面。
办理几个孩子户口的手续,什么时候需要堂堂一个政法委书记出面了只不过是一个引子罢了。
客厅里早早的摆好了茶水,热茶还冒着热气,这个细节又让刘达心中感概。李家父子已经做足了功夫,拿自己当成自己人看待了。至于他刘达以后该怎么做,他心里也清楚了。
出了这个门,他刘达从今往后就是老李家阵营中的人了,不会再有第二种可能。
落座后,和刘达开始说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无非就是各自工作上的情况。刘达主动地介绍了目前首都市委市政府的一些情况,轻描淡写地提及,他可不会这样想。
于是就拿出向上级汇报的姿态,详详细细地介绍了一番。老李家里,扛大旗的是,可不是上级么
首都这边的情况,其实一直都有关注,别以为老李家的主要人物都离开了首都,就会失去这边的耳目,那是很可笑的事情。
刘达的介绍,只是让脑中有更加清晰的概念。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当前的首都政治形势,那就是乱。非乱不足以形容。
但是在李路看来便有所不同了,他拥有超前几十年意识的先天性优势,看问题就清楚多了,也直观多了。
现在是南港市委书记,顶多是了解一下首都的形势,李路则不同了,他是要有动作的
第016章一份厚礼
先敬了刘达一支烟,然后再给老爸敬一根,最后才自己点上抽了一口,坐在中间的陪客位置的李路这一手,再一次赢得了刘达的好感。
早就听说老李家的大孙子飞扬跋扈的很,纨绔圈内有名的人物,以前几次登门拜访,刘达也略略见识过。
自从这老李家指定的第三代传人参了军,而且上了前线,从获知的信息来看,刘达也讶异李路的变化。远的不说,单单是今天表现出来的这一份接人待物,就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哪里有十八岁小青年的样子,那气势都要赶上他老子了
如果刘达知道,被视为老李家转折点的那篇文章其实出自李路之手,就不知道他会如何的惊讶了。
“刘叔,今天是咱们第一次正式见面,我打算送你一份厚礼。”李路笑了笑,说道。
刘达咋一听,差点没反应过来。
一份厚礼,就是送礼也这么自夸的吧刚刚才在心里表扬了这小子的接人待物,现在这话一出口,登时心里的形象崩塌。
转而一看,脸色依然是带着微笑,刘达明白了,不就是一句玩笑话么,怎么在这小子面前,自己正常的思维能力都下降了。
李路认真地说:“刘叔,可不是开玩笑的,真的是一份大礼。”
刘达看着李路的表情,意识到这位老李家的第三代传人是有事情要自己去做了,而且是大事情。从渐变严肃的神情就能看出来。
刘达稍稍挺直了腰板,说道:“侄子的礼物,分量再重,我当叔叔的也当仁不让地受了。”
这就是明确的表态了,言下之意,不管是什么事情,都是我刘达进入老李家阵营里的第一个任务,必定尽力而为。
李路和对视一眼,点点头。李路便说道:“我想跟刘叔你借点人用用。”
刘达颇觉得意外,他想过很多事情,唯独没想到李路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他没说话,望着李路静等下文。
李路调整了一下坐姿,说道:“刘叔你有了解过近期首都高校的情况吗”
刘达一时半会不知道李路为什么扯到高校上面去,微微点点头,疑惑地说:“我管政法治安这一块,首都各高校的治安都很正常,没发生什么大案件。”
他这么一说,李路就知道,首都有关部门对下面情况的掌握根本就是流于表面。他曾经设想过,如果当年首都政法机关甚至国安部门能够再敏感点,工作再仔细点,是绝对不会出现后来的学生游行示威的。
换言之,贪腐风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执法部门的掌控能力。
这整个社会的大环境造成的,并不是刘达一个人能够扭转过来的,即使他是首都政法系统的一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