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权,在前任倒下的同时,他连滚带爬躲进了一面断墙之下,使劲儿地拍打着单兵电台,但是一点反应没有。弓着腰跑到他身边的通讯兵大声报告:“长官我们联系不上接应部队”话音刚落,一颗子弹就准确地打在了通讯兵的颈脖上。
“你留在这里”
李路看见一个美军特种兵拽着一个身材高大的便装男子躲进了废墟里,当下冲身边的陈瑞吼了一句,打了一个手势,提着步枪,单手撑在断墙上,一个利索的翻越窜了出去。
“掩护队长”
刘小光吼了一句。
对面的王胜摘下空弹夹倒了个个儿再次插上,供弹口相对用胶带缠在一起的两个弹夹提供了快速的换弹方式。他伸出手掌朝前一砍,林俊成跟狸猫一样窜了出去,行进中朝美军特种部队打出小扇面的扫射。王胜随即紧跟而上,借着无处不在的断墙残垣的掩护,射杀着那些没来得及躲进废墟的美军特种兵。
单对单的对抗,除了手中的武器,没有别的支援力量,很显然,对火力支援存在依赖感的美军特种部队抵挡不住军刀团的攻击,而且还是钻进了别人的伏击圈,遭到了突袭。
论战斗经验,从南疆战事、阿富汗中滚过来的军刀团不必他们少,而且单就当兵素养、小组战术来说,经过李路这个妖孽亲自训练的军刀团,远强于美军特种兵。
看到营救对象被拽进了废墟,正在用机枪猛烈开火的牛二放来机枪,飞快地把脚下的那具事先装好火箭弹的rg7火箭筒扛起来,瞄准了不足百米外的一块残墙就扣动了扳机
40毫米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在欲明未明的天色中分外的醒目。
“rg”
有人大喊一声,紧接着“轰”的一声,那片残墙被炸得石块飞散。躲在墙后的士兵被巨大的冲击波震得飞出去,骨头断裂口吐鲜血。附近的则被预制碎片给切割了身体,倒霉的被切了脖子,运气好一些的其他部位挨了一下,纷纷惨叫倒地。
美军特种部队几乎是一开始就被压着猛揍,没有半点还手之力。精心部署的军刀团根本没有留下任何射击死角,也根本不会给他们机会组织反击。到王胜带着林俊成从他们的侧后杀出来,其实结局已经注定了。除了单枪匹马冲进了西北侧的废墟,寻老萨而去,军刀团的其他人都不忙着突击,只是不断地转换射击位置,用持续密集的精准的射击收割着对方的生命。
几乎在这边战斗打响的时候,距离空地大约五公里的一栋建筑物天台上。雅科夫肩膀扛着sa18“针式”单兵防空导弹,有些紧张地注视着东南方向的天空。赵荣军则手里端着一把ak74,面无表情地扫视着四周的动静,不时把警惕的目光放在雅科夫身上。
并不是因为赵荣军的目光,所以雅科夫紧张他知道,至少在用足够的行动表达自己对李路的忠诚之前,他是得不到军刀团任何成员百分百的信任的。这位年纪快四十岁的老牌克格勃之所以紧张,是因为他要凭借着手里的这具一次性的单兵对空导弹拖延一个直升机群
老天,不得不说,这很刺激。
“来了”赵荣军眉头突然皱了起来,低声说道。
雅科夫凝神一听,果然,轻微的引擎轰鸣声传来,他不由看了赵荣军一眼,这听觉非常的厉害。很快,刚刚爬上地平线的太阳右侧,出现了几个小黑点,慢慢地变大,速度越来越快。
雅科夫精神一振,走到更宽阔的地方,给导弹通上了电,瞄准飞快接近的直升机机群。
事实上,本来应该先到达的阿帕奇直升机群在途中遭到了残存的伊军高射炮部队的攻击,拖延了一些事情,还损失了两架飞机。于是,接应部队的黑鹰直升机群变成了首先进入巴格达空域的部队。
更糟糕的事情是在进入巴格达空域的时候出现的,接应部队的指挥官发现联系不上地面抓捕部队了。联系不上地面部队,他们就没有办法确定具体的接应位置,顿时就抓瞎了。
接应部队指挥官正在和指挥中心紧张地沟通着,忽然发现,机载通信系统也失灵了,好像遭到了强大的干扰。紧接着,他还没反应过来,就看见一枚导弹拖着尾焰,从地面飞速朝他扑来。
美军空中接应部队的指挥机在空中发生了剧烈的爆炸
第240章补枪
陈瑞目瞪口呆地看着王胜面无表情地一个在呻吟的美军特种兵补枪,转眼间,断续的枪声响起,军刀团的成员们快速地对躺在地上的每一具躯体进行了补枪。
刘小光背着狙击步枪,手里拿着一直马卡洛夫,走到陈瑞身边,朝他前面的一具尸体开了一枪,子弹打在脑门上,面目全非。拍了拍陈瑞的肩膀,刘小光说道:“准备撤了。”
那一边,牛二和孔二愣子架着留着浓密一字胡的中东男子,跟着李路走了出来。
李路扫了一眼现场,问道:“处理好了吗”
“没问题了。”众人纷纷竖起大拇指,刘小光说道。
此时,刘志翔和林俊成分别开着一辆越野车从不远处的楼宇之间钻出来。
李路大手一挥:“撤”
老萨被架着朝车子那边跑,他惊魂未定,完全不知道这群突然出现救了自己的蒙面人到底是何方神圣,却觉得他们的语言很熟悉。还没有定神的他一时半会想不起这种语言叫做中文。
两辆越野车飞快地消失在现场,同时那边的赵荣军和雅科夫在打完了一发之后,飞快地离开那里。当时美军的接应部队机群飞临这里,看到的是一地的尸体。而不远处大量的共和国卫队部队正在疯狂地朝这边涌来。
不一会儿,支援的阿帕奇机群到达,把共和国卫队的部队阻隔在几个街区之外,随即得到命令的空中战斗机群疯狂地扑过来,又是一阵狂轰滥炸。接应部队的黑鹰直升机放下大量的士兵,在现场建立了防线,另有一些被要求和远远不够用的医护人员,把一地的尸体抬上直升机。机降部队的指挥官还不忘带着人分析了现场,看到到处都是苏制武器留下的痕迹,还有那残忍的补枪、割喉。和苏联特种部队交过手的指挥官脑中马上闪过了格鲁乌部队的身影
事后,李路曾经认真地分析了美军抓捕老萨的整个行动计划。从确定位置制定行动方案,但执行方案的每一个细节,都咬合得非常的精密。特种部队、支援机群、接应部队、技术情报支援,形成一个系统犹如机器齿轮一般紧密咬合,每个接合处的延迟都没有超过五分钟。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倘若不是军刀团横插一杆子,先是凭借着军刀团和中情局的合作从尼克那里旁敲侧击获取情报,然后采取同归于尽一般的全频断干扰把美军特种部队和外界的联络切断,李路也不会那么顺利地在不损失一个人的情况下,救出老萨。
关键还是在于精准的设伏和战斗发起的突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