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51(1 / 2)

让二毛把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卖给咱们。而在根据李路所掌握的关键人物的名单来看,第一关就是马卡洛夫,最难过的一关也是马卡洛夫。

或许李路可以用海量的美元砸到更高级的官员,让他们下令出售乌级。但是,他们的行政命令不能让马卡洛夫心甘情愿地跟随李路前往华夏,甚至不能让马卡洛夫指挥工人拆分乌级,如果要分段运回去的话。

对付这样的人,只有一个办法:说服。

在安德烈的陪同下,李路带上罗大佑前往黑海造船厂。安德烈是杰克挑选的安排在列尼夫身边的助手,也是李路能找到的最接近马卡洛夫的关系安德烈和马卡洛夫的儿子是同学。

在车上,李路沉默不语,在脑子里不断地回忆有关于马卡洛夫的记忆。

当乌克兰政府决定把瓦良格号交给黑海造船厂处置的时候,马卡洛夫意识到完全完成它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他宣布了退休,搬到沃洛什沙洲的别墅去住,正是军刀团据点别墅的那个区域。因为在那里,他可以每天都能看到曾经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瓦良格号。

直到21世纪元年,一艘拖船把拆卸得剩下一个空壳子的瓦良格号拖往华夏,马卡洛夫在别墅边上目睹这一幕,泪流满面。两年后,他因病去世。

当成废钢铁卖掉的乌级一号舰,已经开始建造的二号舰,没了,仅存的已经完成了80建造率的瓦良格号,也没了。马卡洛夫失去了他唯一活下去的支撑。这个结局,却是每每让李路扼腕叹息不已。

“老板,到了。”安德烈停下车,这里已经是黑海造船厂的生活区,苏式风格的建筑物以及寥寥无几的人影,让气氛变得厚重。

车停在一个院子门前,这座貌不惊人的小楼带院子就是黑海造船厂厂长马卡洛夫的家。

安德烈走过去敲了敲门:“尤里爸爸薇拉妈妈”

李路低声对身边的罗大佑说:“罗工,待会你主说主义。”

罗大佑明白地点点头,不无忧虑地说道:“当年我在苏联留学的时候,听说过这个人。对能不能说服他,我真没什么把握。”

李路的表情也不轻松,他何尝又有把握。即使他通过安德烈打通了马卡洛夫那个三十来岁的儿子的关系,但是他依然不乐观。这对习惯于用钱砸相信资本力量的李大土豪来说,棘手非常。

吱呀的木门打开,一个胖大妈走出来:“安德烈小子你怎么来了,来来来,进来坐。”

安德烈把手里的礼品送上,回头看了看李路,对大妈说:“薇拉妈妈,这两位是华夏的客人,来拜访尤里爸爸。”

这位胖大妈就是马卡洛夫的妻子薇拉。

“华夏来的客人”

李路急走几步双手握住薇拉妈妈的双手,一口远东口音的俄语说道:“薇拉妈妈你好,你可以叫我哈尼夫斯基。”

薇拉妈妈很惊讶:“哦哈尼夫斯基先生的俄语说得这么好。”

“呵呵,我曾经在远东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李路笑着解释了一句,把罗大佑介绍给她:“这位是罗大佑先生,罗先生曾经奉命在苏联学习,与尤里爸爸有过一面之缘。”

薇拉妈妈眼神有些暗淡,强笑着和罗大佑握手:“我们的国家快请进,快请进。”

与苏联有关的背景身份拉近了与薇拉妈妈之间关系,在她这一代苏联人心里,如果苏联在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个国家值得信任,那么只能是华夏。不管两国的关系怎么变化,普通老百姓对华夏的情感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他们知道华夏有一个像列宁那样伟大的太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太祖华夏。

而苏联现在的状况,最为痛心的是苏联人民。几个月前的公投,百分之八十多的人希望看到苏联继续存在。只可惜,民众左右不了苏联的命运。他们的意志被政客们玩弄。戈尔巴乔夫的新联盟,叶利钦的独联体,都只是为了搪塞人民而出现。

走进院子里,薇拉说道:“尤里最近情绪不是很好,他在船台待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或者安德烈你要帮我一个忙,安慰安慰你的尤里爸爸。”

安德烈和李路对视一眼,他问薇拉:“薇拉妈妈,尤里爸爸没在家吗”

薇拉叹了口气,摇着脑袋说:“他恨不得住在船台。船厂的所有项目经费已经被停止,现在的局势尤里说,能和乌里扬诺夫斯克相处的时间一天比一天少了。”

李路看了安德烈一眼,微微地点点头。

“薇拉妈妈,也许哈尼夫斯基先生能够提供一些帮助”

马卡洛夫身材比一般的苏联人高大,身材强壮得很,更像是伐木场工人,而不是技术与行政并重的管理人才。这也许跟他曾经很长时间的船厂基层工作有关系。

马卡洛夫是乌克兰人,出生在敖德萨港,1958年进入黑海造船厂,一直到现在。黑海造船厂的辉煌,可以说是由他一手创造出来的。

安德烈利用军贸管理局的身份打了个招呼,一行人得以顺利进入船台。远远的,李路便看见马卡洛夫站在船台边上,仰头看着0号船坞中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阳光洒下来,乌里扬诺夫斯克号巨大的阴影和马卡洛夫的身影相映成辉。

他的身边站在身材小一号的年纪相仿的男子,李路一眼就认了出来,那是航母设计处主任巴比奇。

可以把技术宅、管理控这些标签打在马卡洛夫的身上,但是断然不能忘了这个人伟大的政治信仰和对政治的领悟能力。

史料记载,1993年,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海军总司令格罗莫夫在时任乌克兰总理库奇马的陪同下,来到了黑海造船厂。他们的目的在于探讨把瓦良格号建造完然后移交给俄罗斯海军的可能性。乌克兰要求俄罗斯支付全部造价,可是俄方认为前苏联已经给过预付款了,他们只需要支付未付的30货款。双方的争执在这里,差点打起来了。

一边看着的马卡洛夫突然插话说:“瓦良格号不可能完工了”

有人问是不是船厂出现了问题,他说道:“只有强国才能建造它,但这个强国已经不存在了。”

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闭上了嘴吧,再无言语。

收回思绪,李路大步走上去,罗大佑和安德烈跟在他两侧。

或许是因为马卡洛夫看得太入迷了,或许他以为是船厂的工人,他并没有去理会越来越近最后停止的脚步声。

他注视着甲板上层建筑围满脚手架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一声叹息:“永远不会有人把它建造出来了。”

巴比奇看着自己这位上级兼好友,低声宽慰了一句:“尤里,也许情况并没有那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