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应在西方。如今却正好移花接木,以此金蝉相代”因暗暗施法,为其转移了命数
至此诸事已毕,众徒各自下到洪荒,各寻仙山洞府,开枝散叶。
其中玄松为门中之长,仍居于万寿山理事,在千年峰立洞府,名曰玄德洞。玄罗也不忍离去,在玄龟峰开了水云洞。
其余六徒,各有所居:玄穹居王屋山清虚洞,玄素居委羽山空明洞,玄竹居青城山宝仙洞,玄玉居九疑山朝真洞,玄云居赤城山玉平洞,玄昊居桃源山玄光洞。当下各自有一番经营,暂且不提。
却说人族之中,姜水之畔,有一女名曰女登,一日游于华阳,息于石上,突感神龙绕身,遽然惊醒。回去之后,居然就此得孕,后于烈山石室产子,是为烈山氏。
其子刚刚产下,还未细看,陡然一阵狂风呼号,飞沙走石,尘雾漫天,伸手不见五指。少顷风止,一切恢复如故,独独烈山氏已经不知所踪。女登见状,心神激动,再加上产后虚弱,顿时晕厥过去。
朦胧之中,只见一位道者走来,对她说道:“汝子身当大任,已着去习练异术,十年之后,自然平安归来,无须过于忧虑。今赐你一物,十年之后,可凭此与汝子相认。”说罢将一样事物投到女登怀中。
女登遽然而醒,视其手中,果然有一件事物,长而有柄,下有双齿,似乎木制,却坚愈金铁。女登于是持此物回到部族之中,安心等待烈山氏归来。
那物件甚是神妙,女登持之劳作,使掘地,一地成良田,使开荒,一山成沃壤。族中人闻之,视为神物,奉女登为首领。
却说巫族自从后羿身殒,族中无主,不免渐渐散开,各寻生计。其中有一个部落,迁到了洪荒东部,大河下游居住,自称九黎部落。
这一日,一阵狂风骤然而至,刮得尘土飞扬。风息之后,族中突然多了一个人族婴孩啼哭,正是那烈山氏。附近的巫人见了,不忍弃之不理,便将其抱走,与其他巫族孩童一并养育。
不想这烈山氏聪慧无比,成长极快,尤胜于巫族之中天赋异禀者。他数日即能言能走,一年而知世事。或授其巫族修炼之术,居然丝毫不受先天体质拘束,进步神速,更胜巫族孩童,似乎本来就是巫族。于是众巫皆喜,倾囊相授,数年之后,勇名已冠于乡里。
九黎巫族之中,另有一孩童,比烈山氏稍小,名曰蚩尤,虽是秉承巫族之精血转世,出生之时,却有地底红光涌入体内,颇显异状。
他刚一出生,便几乎已有大巫之体,况且聪明智慧,远超同侪,习练巫族神通,更是得心应手,似乎早已练过。如此巫族奇葩,在九黎巫族自然是人人喜爱。
这蚩尤来历,却是不得不表,乃是烛九血化生。烛九阴身殒之时,还有一道真灵,入了六道轮回,借着精血转世,也投入了蚩尤体内。因此蚩尤虽为巫族,却也可以修炼法术神通,没有一般巫族的元神缺陷。
巫族之中,得元神者共有三位,一位是后土娘娘,一位是后羿,一位便是烛九阴。前二位各有去处,不能再转生于巫族。唯有烛九阴转世的蚩尤,既有巫族真身神通,祖巫天赋传承,元神也丝毫不弱,内外兼修,有勇有谋,合该他振兴巫族。
蚩尤听说了烈山氏之名,心中不服,也是孩童心性,便经常来找他较量。他先天大巫之体,虽未长成,也是厉害非常,几乎是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烈山氏虽然天资不凡,到底没有蚩尤那等真身资质,不能与他相抗。
不过烈山氏却不屈不挠,屡败屡战,而且更善于学习,取长补短,进步神速。随着二人年龄渐长,烈山氏已经逐渐扳回局面,慢慢可以占得上风。
其实烈山氏出身,也有不凡,否则再是聪慧,只怕搏斗本领还不能与蚩尤相比。他所感神龙,并非普通之龙,乃是洪荒地脉灵气化现,故此烈山氏亦是洪荒大地之子,来历非凡,并不比蚩尤弱了多少。
后来他为神农,又被尊为炎帝,正是生于土,成于木,圣于火,五德之中独有三德,更有大功德,大神通。此乃后话。
此时他与蚩尤二人,既为对手,也是挚友,正是英雄重英雄,彼此惺惺相惜,情同兄弟。
不知不觉间,十年一晃即过。烈山氏与蚩尤,俱都长成了健壮少年。
这一日,烈山氏与蚩尤徒手对战,又胜了一场,心中欢喜,得意而归。途径一山之时,觑见一个道人,手持龙头杖,蚕眉凤目,鼻梁高耸,颌下微须,正独自坐于路旁石上,似乎是在闭目养神,不理外事。烈山氏也不在意,径自走过,不防那道人突然将手中龙头杖伸出。烈山氏不防,居然被他拌了一跌。
烈山氏不由有气,斥道:“你这道人,好生可恶。我自赶路,你自闲坐,两不相干,如何却要伸出拐杖,故意拌我”
第133章 道人两度烈山氏 人巫皆有父母恩
只听那道人说道:“贫道听说你习练巫族技法,勇力不凡,怎料连一根拐杖亦躲不过去,轻松被贫道绊倒。方知闻名不如见面,多是以讹传讹尔”
烈山氏多少也继承了巫族的秉性,闻言怒道:“方才是我不备,才为你所乘。若是有所准备,安能如此”
道人说道:“你既不服,便可使出全身本领,看看能否近贫道之身”
烈山氏本来便有气,又无端被对方轻视,便说道:“你既为修道之士,想必也有本领。我便不客气了”说罢,现了巨大真身,人身牛首,头上有角,手指如巨柱,朝那道人拿去。
他不知道道人底细,因此出手也很谨慎,只是用手去抓。若是对方不济,不能躲开,也只会被抓中,无性命之忧。
道人并不在意,将拐杖一挡,烈山氏的手抓在拐杖之上,只觉得如同金铁,重逾千钧,手竟不能前进分毫。
烈山氏毫不气馁,既然知道了对方神通,便再不保留,使出得意本领,全力朝那道人攻击。
那道人显然更高一筹,将那拐杖抛出,忽前忽后,似乎无所不在,轻轻松松便将烈山氏的攻势全部化解。
斗得片刻,烈山氏浑身解数使出,还没沾到道人一片衣角。那道人便不拖延,陡然卖个破绽,朝拐杖一指,喝声:“去”那拐杖凌空飞起。压在烈山氏肩上。烈山氏被那拐杖压中,只觉得其重无比,犹如担山一般,浑身都无法动弹,纵有千万神通变化,也使不出来,不由自主。又回复了原形。
那道人见烈山氏技穷,也不为难于他。收了拐杖,对他微笑道:“如何”
烈山氏见他神通广大,非自己所能敌,也知道进退,说道:“道长法力高强,小子拜服。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那名声,也只是旁人传扬,并非我之本意。道长乃有道之士,莫非因为几句虚言,便来寻我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