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5(1 / 2)

朕今日让你们知晓情况,怎可争吵所有人回去后斟酌一番,待正式朝会后再议。”

众臣只得噤声退回班列。

“陛下,臣也有事要奏,”站在武将首位的李靖上前说道。

“药师又有何事”李世民有些掩饰不住的笑意了,刚才房玄龄所奏之事反对之声小的出乎他意料之外。

“臣请奏逐步推行募兵制,以改变眼下府兵战力低下的情况,并募兵新组建一支小型的常备军,作为试验,以新式方法加以训练”

李靖刚说完,朝堂上的嗡嗡之声立刻变得很大了。

李世民听到李靖上奏,隐隐地露出些笑意,但看到朝堂上众臣们的反应,又是面色一沉。

“药师,募兵制我们刚刚讨论过不久,众臣都认为以当前国力,不太适合推行”李世民一说话,朝堂上立刻变得安静了,“你也说说理由。”

“陛下,臣奉圣命,于贞观三年率部北征突厥,虽然侥幸得胜,然在征战中觉得军队战力低下,行动迟缓,号令不严,以至错过几次大好战机,臣觉得,如今大唐以府兵为主的军队,战斗力还是有所欠缺,不能应对未来交战之所需。”李靖接着把目前军队中存在的问题都一一说了出来,最后说,“因此臣提议,逐步推行募兵制,待国力强盛之时,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

李业诩有些惊讶,他不知道今日李靖要上疏奏请施行募兵制的。

史书上记载的李靖入相后,恂恂似不能言,难道都是假的

还是因他李业诩这只小蝴蝶的翅膀扇了几下,历史改变了

第二卷 磨剑 第五十一章 皇后和太子

“陛下,臣反对,”李靖刚说完,就有人跳出来表示反对,是一位文臣。

接着又有几位出列,看官袍都是文臣,想跟着发表意见,却被李世民挥挥手挡了回去,“朕刚说了,此两项议案先告知各位,今日不朝议,各位回去后好好推敲,朕也回去细细研究,有不同意见的,待朝议时尽可表述,今乃元旦日,朕也不耽误你们过年了,”李世民从御座上站了起来。

想反对的大臣一脸惊讶,有些人却恍然明白过来。

“散朝”

李业诩却沉思着,今日的两项朝政都与他有关,联想前些日子李靖和他所说的话,这募兵训练之事,很可能就落在他身上,而开发江南的提议,若实施成功,取得成果,那功劳也有他的一份。

今日让他这个没品衔的小官参加元旦朝会,是李世民的主意还是李靖在李世民面前争取的让他来听朝会总是有目的的。

恍然间有些明白,李靖所做的一切,正是努力在为他创造机会

------------------------

李业诩随着散朝的人流往殿外走。走下台阶,站在一旁,想等李靖一起回府。

等了一会不见李靖出来,却不知李恪从哪里冒了出来,“业诩兄,恪都在这么等好一会了,快跟我走,”说着拉着李业诩就走。

“放手,放手,”李业诩挣脱李恪的手,“我还在等我祖父,”这家伙怎么老是这样拉拉扯扯。

“你祖父不会这么快出来的,父皇还有事与他们相商,”李恪一脸神秘的样子,好像从哪里得知非常秘密的八卦新闻一样的表情。

“你怎么知道”李业诩有些吃惊,李世民与朝臣们商议事情,这当皇子的怎么会知道

“这是多年的惯例,”李恪满不在乎在说着,“每年父皇到了下午才有空的”

“那拉我去哪儿”

“上我那儿去,我有事要请教你。”

“不去,”李业诩满肚子愤愤,这无赖王爷也太好学了,大年初一都不让人好好过,有没有天理,一摔手就要走。

“你别走啊,是我母妃要见你,”看着转身欲走的李业诩,李恪大急道。

“你母妃有何事找我”听说是杨妃要见自己,李业诩停下了脚步。

“我也不知,”李恪双手一摊,一副无奈的表情,“去了你不就知道了啊”

李业诩只得跟着李恪往淑景殿而去。

刚刚走到两仪门,边上走来一群人,领头的是与李恪年龄相仿一位少年公子,不一样的是身穿一身明黄色的袍衫,好像刚才朝会时也看到过。

“三弟,你去何处正找你呢,一起去往母后处请安,拜年”领头的少年公子说,又看看李业诩,“这位是李相的孙儿李业诩李公子吧”

一看装束,再听说话口气,李业诩想,眼前这位应该是太子李承乾吧

“见过大哥,恪刚好在宫内遇上了李公子,正想找他聊聊天呢,”李恪无耻地撒谎,却面不改色,“这位是我太子大哥。”

“见过太子殿下,”李业诩对这位看着稍显文弱的太子作了礼。

“李公子莫客气,常听父皇称赞你,我等也是非常仰慕公子的才气,”李承乾客气地回一礼。

“太子过誉了,翼才疏学浅,哪敢”

李恪待两人客套完了,又指着其他几位,“这位是我四弟越王泰,这是我大姐襄城,这位是”剩余的都是一群小屁孩,小高阳竟也在其中,只是没见到汝南公主李宇。

李世民的生育能力太强大了,一大串儿子、女儿,而李恪一会说名字,一会说封号,害得李业诩都记不清了。

又对着一堆皇子、公主们行礼,“见过越王殿下,见过襄城公主”

待再一通礼节后,李业诩仔细打量起眼前这两位长孙皇后嫡出的,以后为争太子位闹得你死我活的活宝。李承乾稍显文弱,眉宇间却也有英气,举止不凡。而李泰则显的胖些,一件紫袍衫被撑的有些鼓,才十二三岁的小年青,就长这么胖了定是缺少锻炼。

李承乾一副兄长模样,也没有任何架子,“父皇常教诲我们要向李公子学习,母后也对公子赞赏有加,不若今日你就随我们一起去见母后吧,母后她早就想见你这位常被父皇称赞的少年才子了。”

“这不妥当吧”跟着这些皇弟、皇妹们去给长孙皇后拜年,自己的身份好像不太适合,李业诩傻眼。

边上的李泰有些傲气,听着李承乾的话,满脸不服的样子,“听闻李公子文武双全,诗才更是出众,一首出塞曲名震长安,本王倒想讨教一下。”

“襄城也想欣赏一下公子的文采,常听二妹说起李公子,”花容月貌的襄城公主也来凑热闹,一脸好奇的样子看着李业诩,“李公子长得可真帅气,难怪二妹会念念不忘,我看了也挺喜欢的,嘻嘻”

“”李业诩则一脸郁闷,无话可说,新年第一天,就被李世民的这些儿子女儿们抓住玩上一通,自己却一点办法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