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7(1 / 2)

会扩张,所选兵员肯定是募兵所得、职业化的士兵。而且这只是个试点,如果成功,那就有理由进一步推广、扩编。

而有成功的例子在前面,随着大唐国力的增强,再推行募兵制的可能性就大大地增加了。

“贤侄,”李世民看着一直听着,没吭声的李业诩,“你可知道朕为何让你祖父提出募兵制,附带组建一支试验性的小型的特卫”

“翼愚钝,不明白陛下的和祖父的意思,”李业诩听了大半天,能会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但不能表现的过于聪明,得让李世民自己说出来。

“若单独提出组建一支特卫,朕也相信朝堂上反对的人很多,若以募兵制这个关系朝廷大政的东西在前面作铺设,大臣们若反对了,往往对后面这个看似不重要的附议不会太上心,甚至不去关注,当然,朕也有过想法,希望募兵制能得到实施”

“陛下此招甚高,”候君集也作恍然大悟状。

“这还是药师的主意,朕也觉得此法可行,果然这班文臣们一力挟抨击募兵制的害处,忽视了这个附议,”李世民和李靖相对一笑,“也有几人知道了其中的原委,但知道是朕的意思,却也没说了”

李世民指的是长孙无忌。

李世民已经和长孙无忌相商过这事情,长孙无忌没有反对,但很关心是谁去掌管这支队伍。

“陛下,不知何时组建特卫,”候君集急急地问道。

“不急,朕得要问问业诩贤侄的意见”

“我”李业诩一脸吃惊,隐隐心中的想法成为现实的可能性大增。

“几次演练下来,朕知道你训练的特战队战力超群,想必你们也如此认为,”李世民看着李靖和候君集说道,两人也都点头称是。

“只是单独一支特战队,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数量少,不能根本上提高整个军队的战力,”李世民顿了顿,又接着说,“若要大幅提高整个大唐军队的战斗力,则必须要有相当数量的,训练有素的军队,而朕想要的,就是提高军队整体的战力。”

“君集早在几个月前就提出,用业诩贤侄新式的练兵方法训练整个大唐的军队,”李世民指着李业诩说道,“朕当时觉得为时过早,现在朕也觉得不是时候”

李业诩听了一呆,李世民这自相矛盾的话是何意

“但朕可以在现有的十二卫之外再组建一支队伍,兵员要求不多,以试验为主,看看训练后战力会有怎么样的提升,若成果斐然,那朕就有理由扩增人员,并在全军中推广此训练方法,”李世民一停,加重语气说道,“李业诩,朕把这个任务同样交给你,用你的方法训练一支军队,你要把他们训练成有别于普通卫所的军队,虽然不要求能和特战队的战力相比,但也必须远远超过目前大唐所有的军队”

“陛下,可是目前特战队的训练还未完成,且不能只训练这一批特战队员啊,”李业诩听到李世民委以他重任,心中很是兴奋。但眼前的训练还未完成,也还想再训练几批队员,此时再去训练另外的士卒,分心乏术了,有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味道。

“不妨,第二批特战队员,就从募集的特卫人员中选取特卫和特战队可以一起训练,”只听李世民接着说,“组建特卫,由兵部尚书候君集负责,这些日子,你和君集商议一下相关情况,人员、装备、营地等。兵员选拔,还有其他杂事项由君集负责,特卫先以五百人为基础,待秋收后,再募集兵员。”

“是,陛下”

“朕知道眼下特战队还需进一步的实战训练,待过了上元节,你还是先带着特战队训练,朕给你两个月的时间,可以到北边各州奔袭拉训练,甚至可以到原突厥境内,具体的事项待会再与你细说,你出去的这段时间,由候君集完成特卫的前期筹备工作,并完成人员的选拔。”

李世民停了一会,继续说道,“但朕要求你,特卫人员选拔完毕后,你得同时担起训练特战队和特卫的任务,人员,装备,马匹,武器方面任你挑选,以后,特战队也编入特卫军中,暂时归属于右卫,但不受右卫将军节制,”李世民直视着李业诩的眼睛说着,“贤侄啊,你不是说,经过实战演练和锻炼的士兵才有好的作战能力么,朕会满足你这个要求的,朕只要你给我训练出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的队伍来。”

第二卷 磨剑 第五十四章 上元节

上元节,就是后世的元宵节,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长安城里举办盛大的灯会,放开宵禁三天,以方便平民百姓赏灯,称为“放夜”。在这难得的三夜内,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赶热闹。

一轮明月爬上树梢,夜色渐浓,街上已经很是热闹,到处是出外赏灯游玩的人,长安城里车马塞路,宽阔的街道都变得很是拥挤了。

灯市燃灯数以万计,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彩灯种类繁多,造型各异,花卉灯、动物灯、人物灯、塔灯、宫灯等,看的人眼花缭乱,夜空照映的如同白昼一般。

筹建特卫的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开始,李业诩只是提一些建议,写大纲。其他烦琐的工作都由兵部尚书候君集去操办,还要新建营房,等一切准备就绪,差不多也要近两个月的时间。

李业诩明日一早,就要率领特战队离开长安,四处拉练去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出城还是秘密进行,在放开宵禁的上元节时出城,对队员们的秘密行动能力更是一种考验。

苏定芳和郑仁泰坐镇,要求队员们先休息睡觉,出发时间定在凌晨。而李业诩却被郑仁泰唆使,约郑燕出来观灯。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上元夜,也是情侣们相携游玩的日子。李业诩和郑燕两人定婚后,这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单独相处过,想着明日就要外出很长时间,以下也有些内疚。

拂不过郑仁泰的好意,也难得有这样的空闲时间,李业诩约上郑燕一起上街游玩来了。

以往郑燕出行,都是身着男装,显得英武俊朗。今日一反平日的样子,身着素洁的女儿装扮,白色的裘袄紧裹着高挑的身子,勾勒出窈窕的美好身段;一头青丝与众不同地简单束着,自然下垂,脸上未施粉黛,显得自然、清纯。

李业诩也是简单的一身素白的袍衫,挺拔的身姿,逼人的英气,吸引了很多女子的眼光。两人走在街道上,似一道风景,格外的引人注目,街道上的人儿指指点点,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这对神仙般的情侣。

郑燕虽说有股男儿英气,但第一次单独和李业诩走在街道上,被众多的人儿注目着,也有些不自然,脸上有稍稍的扭捏赧颜之色。

“燕儿,我们去那边看看,”灯市里人流如织,到处都是看灯的人,李业诩怕两人走散了,很自然地牵着郑燕的手。

郑燕一呆,身处在人流中,本能地想挣脱,略一迟疑后,才反应过来,看了李业诩一眼,脸上已是一片红晕。

两人牵着手在人流中观看各种花灯,郑燕呯呯乱跳的心慢慢平和下来,牵着的手也变成了十指相扣,另一只手也挽上了李业诩的手臂,心里如喝了蜜糖般甜丝丝,周围的一切都不那么在意了。

李业诩倒是很有兴致地看着各色花灯,只是人太多,摩肩接踵的,常与人碰撞,稍稍的有些不舒服,也有一些精心打扮的年轻貌美女子,故意地往李业诩身边挤,媚眼乱抛,全然不顾这位高大英俊的少年边上还有一位异常美丽的女子相伴。

两人被挤得有些狼狈,李业诩拉着郑燕左冲右突,挤出人流,来到一河道边。河岸上也很热闹,有很多人在河里放着花灯,点点灯光与河水映照的月光相辉映着,分不清河上漂的是灯还是月影波光。

一问旁人,才知道这是放许愿灯。在河里放一盏灯,许下一个愿望,灯随着河水漂去,若不打翻沉没,这个愿望就会实现。

郑燕也从半迷离状态中苏醒过来,兴致勃勃地拉着李业诩过去挑了一盏河灯,闭着眼睛许了愿,双手捧着放到河里,看着灯随着河水漂远。

“燕儿,你许了什么愿”李业诩笑吟吟地看着一脸虔诚样子的郑燕。

“不告诉你,说出来就不灵了,”郑燕并没转头,专注地看着自己的那盏河灯随着水流往远处漂去,隐入一片波光灯影中。

郑燕这才转过脸,给李业诩以一个妩媚的笑容,“业诩哥,我们的灯没有打翻,我的愿望会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