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话,“薛万彻和薛万均所部,虽然战斗力不如你部,但只是经历了牛心堆一战,各方面损耗也不大,士兵的血性刚被激发出来,正是战力最强的时候,且人数也占优。如今,吐谷浑最精锐的作战力量已经基本被消灭,慕容伏允轻兵远遁,不出意外的话,定能被李大亮部截住。此次出征你所立下的战功已经超过任何一位领兵将领。若再以你部为主布署战事,其他人会说,我是为了你能立下更多的战功,才如此布置的,是我滥用私情,其他将士也需要军功啊所以,以后的战事,老夫只把你当作预备队”
“慕容伏允的残部已经不足惧,薛氏兄弟,作战勇猛又有谋略,契苾何力虽年幼,心智却是不错,其族人战斗力也不差,所以,让他们搭配着,或许有不错的收获。若他们能追上慕容伏允的残部,将其消灭不是难事,”李靖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老夫担心的是天柱王所部,只有把天柱王所部尽歼,老夫才放心战力不差的执失思失部,将作为攻击天柱王的主要力量,而你部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休整,老夫在最关键时候才会用”
“是,祖父,孙儿明白,”听李靖如此讲,李业诩没了话说。
“你的队员现在有情报传回来了吗”李靖见李业诩明白过来,也不再多说什么,转尔问特战队员的行动情况。
“已经出发三天了,还没有情报传回来,”三天前,李业诩依李靖的命令,派遣陈雷和赵启东率领五十人的特战队员往盐湖一带出发,而另一组队员在吴二毛率领下往伏俟城方向行进,两队相互联系照应,执行探听情报及进行秘密攻击等任务。
“一有情报传回来,立即告知老夫,你也去准备吧”李靖挥手示意李业诩也退下,独自一人在李业诩手下人所绘的作战地图前沉思起来。
“是,祖父,孙儿告退”李业诩施了礼走出李靖的帅帐。
外面一群亲卫,还有苏定芳和郑仁泰都在等着他。
苏定芳和郑仁泰在刚才在军事会议上已经知晓,接下来没有多少他们冲锋陷阵的机会,都有些失落,特别是郑仁泰,刚刚率队冲杀过一次,热血刚刚被点燃,就失去了上场作战的机会,更是有些郁闷。
更郁闷的是那些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充满自豪感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们,立下了这么多的战功,却只能当预备队了在李业诩回营宣布李靖的安排后,所有将士都是一片哗然,表示不满。但在李业诩沉着脸地命令后,所有人都不敢再吭声。严格地执行命令,在特卫的纪律中,是最重要的一条。
回到自己帐中,李业诩躺着养神,想着事儿
经过几场战事,自己身上的血性彻底被激发出来,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比后世所经历的特种作战刺激的多,也直接的多。看着那么多的敌人,倒在自己枪下,或者是马刀的挥臂之下,带着体温的鲜血溅到自己的身上,没有恐惧,甚至有些激动和热血,这种感觉,不是后世瞄准镜里打暴敌人头,或者把子弹射进敌人其他致命部位所能比的。
面对面的拼杀,更能激发人的凶残的本性。
李业诩想着,依据李靖的行军布阵方法,还有自己在后世所学的战争理论,再加上自己设计的马刀,和异常严格的方法所训练出来战力出众的特卫,比草原部落骑兵更加快速的突击能力,这是在战场上令对手心寒的武器。
只是可惜的一点,自己所训练出来的士兵太少了,若大唐所有军中,皆有如特卫军中这些训练有素的中下级军官和士兵,那整个军队的战力,将有一个非常大的提升。
想到这,恍然明白过来,保存实力,确实是挺有道理的决定
第三卷 兵锋 第三十一章 如此大好河山
青海湖在这时称青海,又称西海,位于青海高原的东北部,整个湖占地极广,长约两百里,宽约一百二十里,四面都是高大的山脉环绕着,湖周围草原广袤,河流众多。
站在湖边,放眼望去,烟波浩淼,碧波连天,望不到近头,粼粼的波光不停地闪动着万片阳光,远处天边的白云仿佛都浸在水里,真的是水天一色。成群的鸟儿,从湖畔向湖中飞去,转眼间又飞入天际处,不见了影踪。
远处一些高大的山峰上还有白色的积雪,阳光照耀下熠熠闪亮,在洁净的天空映衬下泛着异样的光辉。山在很远处,从山下到湖畔,则是整片的草场。
已经是夏季时分,正是青草开始泛绿的时候,整个湖岸就像是铺上一层薄薄的绿色绒毯,那零星开放的野花,把绿色的绒毯点缀的如锦似缎。
清澈的蓝色湖水,倒映着周围的雪山,静静地躺在这一片连绵的绿色中,山、湖、草原相映成趣---无比绮丽的景色
---------------------------
青海湖南岸,离湖畔稍远处,一大队骑在马上的士兵正在这片绿色的绒毯上快速行进,长长的队伍望不见头尾,许多迎风飘扬的旗帜上大大的“唐”字,告诉人们这是一支大唐的军队。
大军停下休息,准备生火做饭,已经行进了几个时辰,人马都有些困乏了。
队伍中间有几骑冲了出来,向湖边跑去。
“祖父,你看到过真正的大海吗”满脸兴奋的李业诩大声地问跑在稍前方的李靖。
“没有,你小子见过”李靖雄浑的声音顺着风传过来,并没有回头。
“我见过,”李业诩冲口而出道,转尔间又反应过来,“眼前这个不就是海吗,青海,青色的海,这么大,”差点说漏嘴了,自己是李靖看着长大,李靖都没见过,他又如何见过见过海的,那是后世的李业诩而已。
李靖倒没注意到李业诩话中的漏洞,一路往前跑着,身后的李业诩,还有大群的亲卫,伴着李靖驰骋在绿草如茵的青海湖边。
军中士兵也是北方人占多数,从没见过海,甚至没见过大点的湖泊,队伍刚刚进入青海湖畔,许多士兵看到如此巨大的湖泊,都忍不住欢呼起来。但没有士兵敢跑到湖边去,看看这水到底是何模样的,他们只是用异常羡慕的目光,看着他们的主帅跑向湖边。
已经是五月时分,高原上的天气也挺暖和了,青草在多天前就已经悄悄地冒出来了,白兰王所放的那一场大火,被几条河流阻断后,没有再往西蔓延去。这一片的湖岸,已经没有被火烧过的痕迹了。枯草还有一些,但唱主色调的是那片诱人的绿色。
大片连绵的青绿色,让人看着非常的舒服,这些都是战马现成的草料。
一行人很快奔到湖边,这湖水太清澈了,奔跑着的座下马儿竟然没感觉到已经跑入水中,待马蹄踏入水里,才反应过来,收住马步,而此时半截马腿都已经没入水中。站在水里的战马竟然都没本能的害怕,只是慢慢地往后退出来,也许跑了太久,口渴了,所有马儿都伸头到水中,喝起水来。而一些亲卫,也翻身下马,跳入水中,捧起水来喝。
待喝入口中,人和马这才发觉水是咸的,亲卫们都把水吐了出来,还有人不住地咳嗽着,明显被呛着了,马儿也打着响鼻,把嘴巴里的水全喷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