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42(1 / 2)

酒席庆祝,这个时候家中生个男孩和女孩差别还是挺大的。

但李世民却知道后,派人以皇后的名义送去了一大堆礼物,这让李府的人包括李靖都很是意外。

“陛下为国事操劳,臣等能为陛下分忧,那是作为臣子的本份,没什么辛苦,”李业诩有些想打自己的嘴巴,又是一句言不由衷的话,在李世民面前说这样的话都成习惯了。

“对了,贤侄,依你看,吐蕃使团这次来,除了前些日子所说的,还会有其他目的吗”李世民举着酒杯问李业诩。

“陛下,吐蕃人随团而来的有他们号称的第一勇士,分明就是有备而来,想折损我大唐的脸面”

“朕也是如此看法,但吐蕃人为何敢如此”

“吐蕃人若胜我大唐武士,不担可以折损我天朝上国的脸面,而且还会提高其在周边部落的威望,吐蕃武士的名声更可传天下,如此,一些处于大唐与吐蕃间的部落,原本在两边摇摆不定的,可能就会投入吐蕃怀里”

“言之有理,这名禄东赞是何人看他如此样子不会是一般的人物,”李世民想一想,皱着眉头说道。

“陛下,所派的情报人员,所探知的情报只是初步的,相信下一步送来的情报中,会有这方面的报告”李业诩也看出来这禄东赞不是个简单人物,也郁闷传回的情报中为何没有关于这个人的消息。

各处的情报人员,已经很久没消息传回来了。可能是因天气寒冷,所处地方都是天降大雪,冰天雪地的场景,即使有情报探听到,也传送不回来,信鸽是肯定不能放的,如此寒冷天气,估计这小鸟儿也要被冻死。

“你一定要使人,详加探查,把这个人的情况弄清楚,再把吐蕃人究竟有何意图也打探清楚,朕觉得他们此行非请婚送贡礼这么简单”李世民不愧是有谋略的人,也想到更深的。

“是,陛下,臣待年后,一定再多派人到吐蕃境内,打探情况”

“如此,你所训练的人定是不够用,先前你所提供的情报,说吐蕃大军集结于逻些城附近,不知有何举动,这点必须要探听清楚,”李世民皱着眉头想着,“若是往我大唐边境而来的,那我们可以提早做好应对准备”

“陛下,吐蕃使团如此多的人来,想必不是单单送礼请婚如此简单,或许还想侦探我方军队布防等情报,”李业诩想着吐蕃使团的表现,似有所悟,“上一年,征战吐谷浑时还曾有吐蕃人与我大军遭遇过,吐蕃人可能会对我大唐进行侵扰”

李世民想了一下道:“无论是不是有可能,我们都要做好防备,必须时刻监视吐蕃使团的动向,你让你所能调动的人全部出去,包括特战队员还有情报人员,每个吐蕃使团成员的动向都必须掌握,不能让他们离开我们的视野还有,特卫营房和军器监处必须要加强防卫,不得让吐蕃人和其他不相干的人探知消息”

“是,陛下,臣已经将所有能派出的情报人员和特战队员都布置在吐蕃使团居住地周围,若他们有任何异动,定是逃不过我们的眼睛的再让一部分特卫士兵防卫军营和军器监营地”

“如何安排就由你决定,不必报知于朕,”李世民听了李业诩所说的,还是挺满意的,眯着眼道,“希望你和你的部下能有所收获,到时朕自有重赏”

“多谢陛下,”李业诩作了一礼,把自己心中另一个想法说了出来,“陛下,臣觉得不若年后,吐蕃使团回其国内时,我们也可以派出一个使团,随他们一道到逻些城去,当作对此次吐蕃使团到长安的回访将沿途的一些景致,风土人情,还有道路、山川、河流等做详细考察”

“朕也在考虑此问题,”李世民看着李业诩露出赞赏的神色,“朕应该派一个人数更多的使团,到吐蕃境内去到,逻些城去,看看吐蕃高原的风景究竟是如何的好,吐蕃国内是穷荒,还是富庶,哈哈哈”

李世民很得意地大笑几声,眼前浮献出大批扮作使团成员的情报人员,在吐蕃高地上四处出没,打探情报的场景,又觉得有些在李业诩面前失态了,端起面前的酒,再敬李业诩,“来,我们再干一杯,朕为有你这样出色的臣子而高兴”

“”

第三卷 兵锋 第九十三章 劝和

李业诩把大部分能执行任务的情报人员。还有部分特战队员拉出来,在吐蕃使团住处周围布置隐伏,监视跟踪吐蕃人的动向。

招待吐蕃使团的那些鸿胪寺官员及其他一些打杂的人员,也都是李业诩的部下所装扮的。

李业诩派出的监视人员比吐蕃使团人数还多,基本能做到一人盯一人,吐蕃人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大唐情报人员的眼睛。

吐蕃人想到书坊买书,但书坊老板看到他们是吐蕃人,都回绝说他们想要的书没有,每一家都是如此。

一些想偷偷地窃取书籍,甚至想抓几名工匠的吐蕃使团人员,总是在他们想动手时,出现一些奇怪的大唐百姓,让他们下不了手。

这些人总是在最关键时候出现,每次都是如此,让吐蕃人大惊失色。

吐蕃人想出城,但守城的士兵却阻拦他们,说怕使团的贵客出城安全成问题,不让他们出城,即使吐蕃人装扮一番,也被人认出来。

接到部下的回报后。禄东赞也知道他们所有一举一动都被监视,此行的目的也被对方知晓,怕惹怒了大唐皇帝,不敢再有任何不轨的举动,严令部下所有任务都取消,天天在鸿胪寺住所内呆着,烧烤食物喝酒,只待来年天气转暖了,即回到吐蕃。

李业诩把这一切情况报告给李世民,这位皇帝很是得意,也嘉勉了李业诩一番,并让那些人员继续监视,并把另外一个任务交给李业诩,那就是调和几位出征的小将和执失思力间的矛盾。

――――――――――――

地处长安最繁华地段的天香阁,是长安最大的酒楼,楼宇建造的很是气派,来此的酒客大多都是长安城内王孙公子或者达官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