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20(1 / 2)

,这样新罗与百济又结下不可戴天的仇怨,而原本有过相互攻伐的高丽与百济又走到一块了,新罗自是不能支,只得向大唐求救了。

如今新罗还是听令于大唐,每年朝贡不断,高丽和百济都是阳奉阴违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李世民在贞观九年时,下诏封善德女王袭其父真平王封,拜上柱国,封乐浪郡王、新乐王,因为有大唐的支持,这几年百济、高丽虽然时常与新罗有磨擦,但都没有大的战事发生,新罗得以保全。

只是高丽泉盖苏文杀高丽王高武自封莫离支后,即马上与百济联兵,攻击新罗,占取一些城池。三国之间起争斗,相互攻伐,却是非常的让李业诩感到舒服。大唐即将伐高丽,三国之间的争斗能削弱各方的力量,这是最让人称心的,想必皇帝李世民心里也会如此想的吧。

“这里是大唐的朝堂,岂是尔等争论的地方”谏议大夫诸遂良出列猛喝道。

三国使者又被吓了一跳,再看看御座上有些怒不可遏的皇帝,几乎同时闭了嘴,跪伏在地上。

看到此,李业诩心里徒然生出一种自傲感来,这是强国的威严,高丽、百济、新罗只能尊大唐为上国,其君主也只能称为“王,”并要得到大唐皇帝的册封才能威服治下百姓,这些小国有纷争,还要到长安来,请大唐的皇帝裁定,或者出面干预。

这才是天朝上国的威严,中国的威严

“你们且退下吧,朕自有主张”李世民并没当场表示什么,挥挥手让几国使节都退下。

朝会后,李世民留下一些重臣商议事情。

长孙无忌、房玄龄、高士廉、李世绩、李道宗、李业诩、李大亮、岑文本等都留了下来。

“诸位爱卿,这是情报司送来的情报,还有营州都督张俭送来的奏报,”李世民把几份奏报拿了出来,扔到案上,示意一旁的李世绩打开来,读给诸臣听。

李世绩依令读了几份情报司的情报及张俭送来的奏报。

有些出乎李业诩的意外,此次新罗与高丽、百济之间的战争规模还不少,高丽与百济联军共有十万余人,而新罗也倾国力动用了近七万的军队,却是不支,接连败北,连丢近五十城,以致高丽全国动员,将全部青壮年男子都列入应征的序列,以防备高丽与百济的攻击。

还有一个让李业诩很是兴奋的事,那就是,情报司所提供的情报中称,新罗东南面的倭国,也参与这三国间的争斗,派出一部分军队,支持百济攻击新罗。

李业诩不知道原来历史上是否如此,若只是因为他这个穿越人的到来,而使的倭国也在这个时候出现在这个半岛的战场上,不过,既然倭国也来搅和了,那他一定要找出理由来,对倭国开战,让这个如今还没有日本名称的国家,彻底从地理上抹去。

李业诩正歪歪地想着,那边李世绩已经将大概情况讲完。

待李世绩将完,李世民问诸臣道:“各位爱卿,新罗一直朝贡没断,朕自是不会放任百济、高丽与倭国联军将其消灭,若要阻新罗被灭,各位有何好的对策,都可以讲来”

“陛下,唯有出兵相助,攻击高丽,使其撤兵回援,如今高丽兵势最强,若是高丽回兵,百济要单独灭新罗,实非易事”对情况最是了解的李世绩还是第一个发表意见,“只是如今我水师,还未完全形成战力”

随着李世绩刚落,长孙无忌马上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觉得,高丽与百济猖狂若此,我大唐上国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给予这两蕃以教训,臣也认为宜发兵讨之,水师未准备好,可以从辽东以陆路攻之”

长孙无忌的话有些出人意料,一向有些保守的这位当朝司徒,怎么会变得这么激进了

“陛下,臣觉得如今对高丽与百济开战还为时尚早,这两年虽没太大的战事,然还要以民再生息几年,再行战事,这样方为善”司空房玄龄起来说道。

“陛下,臣以为,征伐高丽必不是小战,所用将士将十余万,而前番我朝连续征战,实无力再支撑如此大规模的战事,所以臣觉得,宜缓用兵”李大亮出来奏道。

听李大亮如此说,李世民微微地皱了皱眉,似对这位武将出言反对征战有些不满,又盯着看了几眼没言语的李业诩,似是问询。

“陛下,臣有一些建言”李业诩有些硬着头皮道,“臣觉得对高丽用兵,不用则已,一战即要平其国,如今还有百济不从我大唐令,势必也要将百济也平之,如此用兵规模势将很大。以臣所虑,若要出兵,可以以一部从辽东陆路攻之,另一部从水路从百济方向,与新罗一道联军攻击,若聚我大唐精锐之兵,两面夹攻,高丽与百济定不能支,必被灭,新罗与我联军,其军力也一定受影响,有可能可以不战而取之,这样,东面都可平定”

李业诩咽了一口气唾沫继续道:“如今还有倭国参与其中,臣觉得,倭国对这几地也定有所图,若我大军攻击,倭人有可能与百济一道联军,攻击我军,这样势必一道对倭国也有所打击,若没有强大的水师,倭人退逃,我军也无力追击”

李业诩见所有的目光都盯着自己,还是不慌不忙地说道:“所以臣觉得,再过一年,我水师有战力,新募集的卫军将士也训练完毕,战力基本可以保证,那才是出战高丽的最好时候,如今陛下可以令辽东主将领诸夷部,疲扰高丽,使不能敢放手对新罗发动攻击,同时陛下可再令使节持谕,令其停战”

“陛下,臣觉得李祭酒此议甚可,”李道宗率先表示了支持。

接着房玄龄、李世绩也表示了支持,一年时间并不长,几下就过去了,也可使我大军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对高丽一战是免不了的,要战就将其彻底平定。

高丽、百济如此猖狂,那是自找死。

“朕许此议”李世民沉思了一会,点头表示认可,并对李业诩露出些赞许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