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返归了自己的祖国。
天海机场前,再次拥挤了一片的粉丝。
他们高呼着周行的名字,表情兴奋而激动,在一片呼声之中,喊少年名字的也不乏其数,从这巨大的粉丝阵中闯了过来,异国的归来者们终于进了公司派过来的车辆。
坐在车里,顾阳和周行立时舒了一口气,而回国之前非常兴奋的祝云菲却沉默了下来,神色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黯然。
周行见到少女这幅样子,关切的问道:“云菲,你这是这么了”
祝云菲抬起头来,勉强的一笑:“等会儿,我就要见我爸妈了,不知道他们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
由于归国时间是早就说好的,祝云菲早早的就和自己的父母打了招呼,会在天意公司见面,如今距离近在咫尺,心里却生出了一种莫名的不安和畏惧。
顾阳抿起嘴角,想伸手拍拍对方的肩膀,想想两人之间男女有别,转而一拍双手,说道:“其实,你没必要很担心的,该见面的,还是要见的。”
少女朝他点了点头,笑容还是显得那么勉强:“嗯,我知道。”
见状,顾阳不由的叹了口气,没有再说话劝解。
四十分钟后,他们到达了天意公司的门口。
如今的天意公司因为去年收益爆表,在年初换了公司地址,而这个新的地方显得格外的大,居于市中心的西边部位,光是看着建筑,就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
“是他们,我爸妈在门口等我”
车子还未停住,里面的祝云菲便蓦然喊道,手已经搭在了车门的开关上,目光直直的望向窗外。
隔着窗户,顾阳看见在公司的门口,有一对中年夫妇正在远远站着,仔细观察路过的车辆,想必,这就是他们的父母了吧。
车辆停下,祝云菲立时打开车门,不顾姿态的飞奔了下去。
“妈。”
她见到自己母亲的一瞬间,声音不由的有些颤抖,奔跑着跑上前去,和自己的母亲相拥。
而祝云菲的父亲则是在一旁不住的说:“回国就好,回国就好。”
拥抱了好一会儿,祝云菲望着自己的父亲,眼圈有些泛红,柔声道:“爸,好久不见,你头上的白头发又多了。”
听闻这一句话,这位四十几岁的中年人释然的笑了笑,摸着自己女儿的头发,缓声说道:“爸爸老了。”
看着这一幕,顾阳不由的心中有种隐隐的慨然。
尤其是那一句“爸爸老了”,让他的灵魂都受到了最为悲切的触动,鼻子都隐隐有些发酸。
时间都去哪儿了
为什么就这样偷走了父母的岁月让他们老的如此之快
往往就在他们青春勃发的年轻时候,自己的父母却进入了衰老时期,当有了能力去报答时,到时候人却已经不在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这何尝不是一种人世间最大的遗憾
“是时候该倡导倡导孝道了。”
微微笑着,抹去心头的伤感,他在心里定下了一首关于女生新专辑里的歌曲,没有去打扰祝云菲和自己父母难得的相聚时间,而是和周行先行走进了公司。
国学大师叶谦早就和他打过招呼,等他从韩国回来后,就和他外出游历,而在自己游历之前,他必须将工作室里的事情安排好了,避免到时候出了什么差错。
一首前世阿桑的真的很安静将作为祝云菲的首支单曲来发表,他决定让工作室的负责人留意一下,以他现在的名气,找他来做电视剧和电影那边的主题曲的人应该会很多,这种情况下,如果资源不好好利用了,岂不是浪费
工作室的负责人叫李晓,是国内挺有名的经纪人,人脉很广,受了圈内人的蛊惑,被顾阳重金挖了过来,成了他的打工者,能力极强,就拿周行的专辑来说,顾阳所搬运的那三首歌曲都是他找的圈里人给后期制作的,而这种制作质量,比起天意公司来居然还要高上很多,由此也能看出他的手段高超来。
面对这么一个有能力的人,顾阳并没有颐指气使的说对方该如何如何,大部分事情都是商量着来,毕竟他虽然在圈子里名气大,但光有名气是不堪一用的,能把这名气化为能带来利益的手段,还是要靠李晓这个能人才行。
和工作室负责人聊了一会儿,这名留着长发,一股艺术风韵的八尺粗胳膊大汉满口答应。
“行,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这事儿包我身上了,你歌好,什么事都没问题。”
定了这件事情之后,顾阳舒了一口气,打了个电话,对接通的人恭敬说道。
“喂,老师,我回来了,游历可以开始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文化苦旅
s:上一章手误,是阿桑的一直很安静,抱歉。
五月十二曰。
编辑室里,耀眼的灯光下,刘玉川慢悠悠的品着一口浓郁的茶水,看着电脑,点开一份来自于千里之外的投稿。
他是国内顶尖散文杂志洛水的主编,今年已经四十三岁了。
在文学素养上,刘玉川拥有着不俗的造诣,尤其是在散文这一方面,甚至他本人都是一名前几年极为有名的散文家。受了人的邀请,这才过来当了主编。平常的时候,喜欢一边品茶,一边审阅散文稿件,偷得几分自在。
慢慢的审阅着电脑屏幕上的稿件,这名散文家细长的眉毛开始向中间聚拢,这是不甚满意的表情,而杯子则不住的碰触嘴唇,茶水湿润着嘴唇,却很少有几滴能够进入喉咙。
扫完了整片文章,刘玉川的眉头松解开来,唉声叹了一口气,将那份稿件叉掉,没有再接着审稿,而是喝了一口浓茶,给予自己几分钟的休息时间。
这稿审得,确实让他身心俱疲。
若是真的依据他挑剔的目光来看,这些投稿过来的散文也能称得上不错,条理分明,文字通顺,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需求,只是距离他的需求,还是差了一点。
毕竟是浸散文这个体裁多年的老餮了,若是连他本身的水准都差的很远,那为何还要选那篇散文上去,自己去写不就成了
闭眸静默了片刻,让茶香在舌尖盘转许久,刘玉川的精神好了许多,睁开眼睛,再度点开了一封投稿。
而这一篇散文的名字很奇特,名为都江堰。
都江堰
那不是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建造的吗
再一看作者名字,是那个名扬天下的少年,顾阳。
这个人,不是和叶谦大师去游历去了吗难道是游记类散文
这样疑惑的想着,他点开了这篇文章。
“不过,在我这里,名气什么的都不顶事,我只关心文章质量。”
抱着这样的想法,刘玉川的手掌还握着那一杯茶水,温热依旧,目光落在了第一行字迹上。
随即,文章轰然入眼。
“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长城到了八达岭一带已经没有什么味道,而在甘东、闪西、扇西、拿蒙一带,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溶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