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难怪能够吾等诸圣的目光,这无何有之乡便是你建造的”风烨问道。
少年摇头:“此地乃诸神沉眠之时由梦境演化而出。似梦似幻空无一物,并不入我眼。直到昔年庄周闯入此地方才惊动于我,看他与我有缘便收作记名弟子。”
难怪难怪连诸天圣人都难以进入此地,大家都以为此地乃庄周开辟而出的逍遥无妄之地。故而阻拦了所有人的擅入,只有庄周认可之人才能进入其中。却不想后面居然有这位的手段风烨失笑道:“所以后来你就用符术将此界炼化了”
“不错,此地也算是小弟对外显圣的一个地方吧。”少年谦和道,他因为种种缘故而不能以真身显世,但利用神念和无何有之乡倒也可以不着痕迹的干涉洪荒。
“能够瞒过所有圣人,你这一手的确不错。”风烨评价了一句便道:“那你将此地曝光给为兄,不知所为何事”也是风烨和鸿钧这些年对洪荒不甚在意,也没有察觉洪荒居然还有人在暗中干涉。
“自然也是道门开辟的事情了。”少年跪坐在树下,笑吟吟道:“小弟对此也有些许兴趣,不想日后问圣之后再行加入,也就只好从兄长这边占占便宜了。”
在日后脱困再加入道门和一开始作为元老所分得的气运自然不同,而对天极山而言一位日后必将成圣的人,也能壮大自方的力量,风烨当然也是乐见其成。
“你我本是一体,倒也无须如此,为兄倒也很期待天极山中再多一脉祖师。”随后风烨又再度和少年攀起交情,共论大道。到底是同源而出,不管是风烨的混元天道还是少年的大罗天道,在一开始的根基都颇为相似,都是以“元”而显,认为道乃生生不息。
风烨将神念从真符中收回,元馗关切道:“怎么样”
“没什么,只不过见了另一个自己罢了。”风烨不欲多谈,直接对庄周道:“你家师尊的意思师伯也是明白,你亦当算是吾等天极山一脉。”
风烨伸手一抹,那玉牒上面在风烨和元馗之后又多出来一个名讳,后面跟着庄周这个弟子,而长老客卿一栏也多出来一人。九真子是风烨的人,黔赢是元馗的人,而这位长老和第三位祖师关系匪浅也让元馗明白这两位神秘人的身份。
第六十八章大道天门
道门大祭,在天道宫前摆下了一座祭坛,诸圣纷纷显化人身而穿戴祭服。这祭服是紫光夫人亲手制作不说,还有皇天后土加持其上的祝福神咒,除了诸圣的祭服之外每一位在场的仙神都有自己特定的祭服,不过这些便是巫神和星神们动手制作了,但看那场中先天祥光不断也足可证明每一件祭服都是先天之物。就是他们身上佩戴的祭器也都是女娲娘娘凤栖山一系造化而出的先天灵物,单只这一点便将佛门所谓的万佛梵唱甩出来一大条街。全是先天之物,且不论其中那些法禁的高低,单单这一个排场便绝非佛门可比。
皇天后土以及伏羲女娲将祭服祭器准备,玄门则是负责了整个流程所需的种种仪式物件,比如圣火玉盆、玲珑香炉、供品供果之类的东西,镇元子和太清圣人还专门催熟了一次人参果和黄中李。而龙族二圣则将龙族的珍藏取了出来,珊瑚水晶不一而足,甚至其中还有几颗年岁几乎可以回溯到太古天皇时代的亿年神玉珊瑚,珊瑚之上悬挂诸般先天明珠,摆放在了祭坛的四方位上。
一整套仪式,焚香、礼祭诸圣各自都有自己的职责位置,这一整套仪式都是诸圣亲力亲为,那些门人弟子则在下面跪坐观礼。
风烨分到的任务是火司,拿着一根玉节祭器将鸿钧诵读的诸篇祭文道典焚入火盆一一祭献与鸿蒙大道。
道之一字包罗万象,仙神妖鬼都在道中,除了诸道将自己的祭文和本道真意书写在特有的纸张上面后,还将自己道统的根本典籍复刻了一份玉典投入火盆。
诸道的根本典籍,即便是鬼道这种止步大罗的流派也有其可取之处,那典籍所散发的先天道韵在火盆中凝聚,在风烨三昧真火的操控下化作一条条先天光柱和大道相感应。
好大的手笔准提站在方寸山中望着天道宫中的那一场仪式,道门十几位圣人联手而为和佛门两位圣人的举动有可比性吗单单天极山一脉的底蕴便可以和佛门对抗,便是和玄门三清一家子比起来佛门就多有不如。
“罢了。贫道只管在此慢慢隐世修行大道便是,佛道之争与贫道这闲散之人毫无干系。”准提摇摇头,继续回去对几位弟子宣讲菩提大道。
“成了”将诸道的根本道意典籍焚烧,化作光柱接引大道本源后,女娲娘娘也呈上来也送上来诸圣亲自书画的道文祭献大道。
老子送上的是道德经文,元始天尊是阐述混元元始之道,通天教主是将众生道书写。将自家门下诸多弟子的修行一个不拉的写了上去。镇元子的纸张上面仅仅有“天地”二字,以此阐述天地自然之道。至于鸿钧道祖便将自身鸿钧天道书写在纸张上,也是这种纸张乃儒道孔丘联合诸多弟子以文气凝聚,方才可以让诸圣的道文一一铭刻。
玄门诸圣的大道文书送上,元馗也将天极山的四道文书交给女娲娘娘,让她投入火盆中焚灭。
四张女娲心中惊异。但顾忌场上气氛而不动声色,默默琢磨道:“这种阐道文书是众圣人自身对大道的描述,可以说是自身的道理体现,非圣之辈岂能书写此物而天极山一脉便是算上神农这天道圣人才不过三人,以太泓的道行想要书写此物也不容易吧”
女娲趁着投入火盆的时候将天极山的四道文书扫了一下:风烨不用说,当然是所谓的符文衍道了,纸张中央的一枚混元符文阐述天道一应玄妙道理。便是女娲看了也有些心动。元馗在纸张上面书写了九枚神文,象征九天真传并且演化了盘古玄黄道。神农则是在其中书写了一个“人”字,以此人字而阐述了众生万灵之道。
道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天地是道,众生之道,圣人同样也是道,一切的一切都在道中故而万灵也好。符文也罢,同样是道之体现。
而女娲目光投到第四张文书后目光一愣,那文书和风烨的混元符文颇为相似,但其却仅仅是一个圆形图案,这个图案蕴含大罗道妙,随着三圣的文书一起将道韵演化。
大罗天道这不是天皇的秘传吗女娲或许不识得此物,但鸿钧和烛龙怎么不明白只不过天皇什么时候和玄极圣人又有了联系而且看其中具备的道韵也是圣人一级。这位什么时候成圣了
对于天皇即便是鸿钧和烛龙也颇为敬畏,如今两位圣人遍知天数也知道天皇在永劫之地的事情。在自己如日中天的时候将自己的本源投入永劫之地作为众生最后的一线生机,这一份决断足以让两位圣人敬重了,至少鸿钧便不会为了众生而断绝自己的道途
四道文书虽然让人惊异。但诸圣一个个不动声色继续将道文交给女娲投入其中,伏羲的易衍八卦之道,后土娘娘的轮回真谛,太一的太一天道,紫光夫人的星辰道,还有女娲娘娘书画的山河造化社稷图等等都投入了其中。
这些圣人亲自书写的道文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焚灭的了,风烨看三昧真火难以见功便暗中将鸿蒙紫气导入玉节之中,一朵鸿蒙紫炎在三昧真火中浮现,那原本赤金色的真火瞬间化作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