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86(1 / 2)

明清时期的访哥窑完整瓷器,价格都在20100万之间,当然还有官窑民谣之分,价格差异也较大,还要看器形。

不过,怎么算,这张三出的价格都不高,不过成交价格,肯定也低不了多少。

金三心里正在盘算着怎么把那花榖弄到手,而其他人则在观望,想要看看陶林、李超华的态度,而陶林、李超华则想看看金三出不出手。

这样一来,金三不出手,现场居然变得一片寂静。

下面的人全都东张西望,只有台上的张三苦笑连连,金三的话,还是影响了这哥窑瓷器的拍卖。

“没有人出价吗这可是官窑精品瓷器,故宫博物馆曾就就有一件,不过现在已经损坏,也许现在存世的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只有这么一件完好的了,三十万底价,没有人出价吗再问一次,如果没有人出价,此件物品将流拍。”张三直接把故宫博物馆都搬出来了,可还是没有人出价。

就算那些被找来的冤大头金主,居然也没有被故宫博物馆的名头诱惑。

他有点疑惑的看向那些看着像暴发户的人,不知道他们今天怎么改了姓子了。

其实那些人也有自己简单的智慧,他们没有多少古玩知识,所以不知道这些古玩的真假,但他们又不是傻子,他们不知道,但有人知道这些古玩的价值。

他们不出手,就是等他们认为懂行的那些人出价。

只要那些人看中的,他们出手抢夺过来就是了。

虽然出的价格高了,但只要是真品,他们还是认为很值的。

这就是那些拍卖会的古董,屡创新高的原因。

因为那些拍卖会正规,这些有钱人又是没有多少文化的人,在那样的地方,他们才能放心的买东西。

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们当然愿意出高价。

现在,这里懂行的都没有出价,那上面的东西肯定就是有问题,所以他们就算在人傻钱多,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举牌出价。

“哥窑可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香港苏富比2012年春拍上一件“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最终以2。0786亿元成交,这哥窑可是跟汝窑齐名的瓷器,这样的瓷器不买,更待何时”张三有点声嘶力竭。

汝窑的一件瓷器,居然能够拍出两亿多,这还真是有点出乎金三的意料之外。

但这张三已经乱了方寸,这话可不应该有他来说。

果然,他抛出来一件天价汝窑瓷器,也没有刺激起下面众人的购买欲,反而让陶林他们更加谨慎。

他们在这一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自然也有自己的智慧。

虽然他们没有发现,这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有什么问题,但他们都是年老成精的老狐狸了,他这话一出,最大的破绽就出来了。

都知道这官窑瓷器值钱,而同样的汝窑瓷器能够拍出两亿多,张三已经喊出来打广告了,那他怎么自己没有送拍

虽然这件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张三说来历不明,但古玩市场上来历不明的东西多了。

只要是好东西,只要稍微运作一下,就可以上拍。

要不然燕凤霖他们这些拍卖行的老板,来这里干什么

想清楚了这个,就更没有人出价了。

这下面被邀请来的人,有很多可是有钱有势的,他们大部分都是冲着这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来的,可现在,这件最重要的瓷器出现了问题,这就让下面的很多人,看张三的眼神就不对了。

张三心中也是暗暗叫苦,他没想到先前一直都没出现问题,没想到即将拍卖了,居然让金三搅了局,但他不得不解释。

虽然他也是做黑市的,但他这种可不算真黑,属于半黑半百的那种,一般真从地下刚启出来的,他是不敢碰的。

第二百七十二章花榖

求订阅,订阅才是王道,你们的每一份支持,都是俺写下去的动力,每天万字更新,诚意十足,求订阅,求月票,月底了,有月票的兄弟就不要留了。

qq群:157221297,备注青帝重生,没有兄弟想要加的吗

就是因为张三在这一行的信誉很高,才能让他把这买卖做的长久,现在要是失去了信誉,那他以后也就不用在这一行混了。

这些人之中,可能看出问题来的,也只有金三了,所以张三一咬牙道:“金大当家的,不知道您喜不喜欢这件瓷器”

“这瓷器虽然看着不怎么好看,但却是标准的哥窑瓷器,我当然很喜欢,不过价格贵了点,要是三万块钱,我还是可以买下来的。”

金三通过这哥窑青釉葵瓣口盘的记忆,知道这张三是花三万块钱买来的,所以就随口出了个价格。

不过这价格可让张三心惊不已,这时他已经知道,金三肯定是看出这是高仿了。

虽然现在除了金三,没有其他人知道这件瓷器的破绽,但肯定是有破绽的。

既然这样注定卖不出高价,能够回本也不错,但他一想不对,这种便宜可不能要。

所以张三立时道:“只要金大当家的说出这件瓷器的问题,我就送给金大当家的好了。”

他刚才转眼一想,三万块钱也不多,既然这样,还不如直接送给金三。

金三可不想这样,他道:“那我就说说,不过价格还是三万,虽然这哥窑青釉葵瓣口盘不值三十万,但还是值三万的。”

其实金三的真实目的不是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要是只买它,金三最多出十块钱。

“那就请金大当家的赐教。”

金三好整以暇的道:“其实没有多难,我们都知道,鉴定哥窑瓷器主要有四点,其一,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

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

其三、“紫口铁足”的风致。

其四、是“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聚沫攒珠”般的美韵。”

“这个我们都知道,难道问题出在这四方面中”陶林问道。

金三道:“不知道陶教授听没听说过攒珠聚球”

哥窑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称道、又最被人忽视的特征,即所谓“攒珠聚球”。

陶林若有所思的道:“釉中气泡是哥窑的身份证,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哥窑器的一个传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