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肆扩充势力,将大批大批的商户和农民也收拢到他们旗下,让那些人也不用交税,这其中有盐商、漕商、茶商,丝商,尽是日进斗金,却于国于民无益之辈,如今我不过是想要收缴矿税,他们便从中阻挠,即便福王以正道相责,他们却仍然不思悔改,这些人实在是我大明之毒瘤”
常云升默然,身为太监,他真正的主子却是皇帝,此时皇帝有了难题,他咬了咬牙,说道:“皇上,既然如此,你为何不将东林党取缔”
万历笑道:“谈何容易,这东林党虽然不肖,不过毕竟是一个庞然大物,若是贸然毁灭,必然动摇国本,况且我年纪也大了,做事情有时候也感到有心无力,不过纵然如此,我也不能让东林党真正掌握我朝政权,否则以那些人的得性,大明灭国之祸便在眼前了所以我不能让现在的太子登上皇位,而要让福王成为太子,成为日后的皇帝,福王如今的手段也已经日渐成熟,而且对皇孙校儿也如此慈爱,相比是个仁君,即便是成为皇帝,我诸位皇子也不会有危难,而且我还有时间为他筹谋,一切都还来得及”
常云升思索片刻,不禁问道:“皇上,前些日子皇孙殿下被刺的事情,是不是会跟东林有关”
万历经常云升提起,也想起了那件事情,脸色一下子青了起来,他说道:“这些人的确是胆大包天,不过他们处理得太干净了,一个活口都没有,连骆思恭也没办法,这些人不但有钱有势,居然还暗中蓄养死士的话,就太可怕了”
万历一下子下入了沉思,东林东林他们真有这样的力量吗难道真要下手吗
第三十七章 前所未见的福利
随着年关的临近,腊八节的时候,朱由崧跟徐光启一起设计的平炉,结合当地的情况几经修改,终于确定了最终版。这种平炉使用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除尘混合产生的混合煤气作为燃料,理论上可以将平炉内部的温度加热到一千七百度的超高温度,如果只用焦炉煤气,温度甚至可以达到两千度,炼钢需要的温度问题已经解决,并且在平炉内部充入煤气燃烧之后产生的炉气,使平炉内部产生氧化性氛围,再加上一些人工拣选的赤铁矿粉和磁铁矿粉,虽然没有工业纯氧,这让炉内的氧化进程缓慢了很多,不过相比这个时代的炼钢技术,却也可以使炼钢的成本降低到坩埚炼钢的百分之五左右。
“没想到这种无形无色的煤气居然能够产生这么高的温度,以往这些东西可是被直接排放出去,哪里想到还有这种妙用”
朱由崧笑道:“气体也是物质的一种形式,你也曾经接触了经典物理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如果在高温高压之下,也会变化成气态形式”
徐光启也不禁叹道:“的确啊,你给我的那些格物之术的书籍,博大精深,一个人即便是研习一生,也未必能够精通其中一项,真不知道你是哪里弄来的这些书本”
朱由崧眨了眨眼,笑道:“不是墨家遗产吗”
徐光启摇摇头,不禁苦笑,自己原来的玩笑话,此时却成了朱由崧拿来搪塞他的借口,不过无论这些书的来源是什么,徐光启都能够感觉到这些书籍当中蕴含的东西,虽然有些不起眼,却是对日后大明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好处。
徐光启说道:“其实我们现在二十多座高炉,无数的焦炉,每天产生的煤气可不是个小数字,而且我们只用焦炉煤气的话,炼出来的钢铁质量会更好,那些高炉煤气我想应该使用管道将它们传输到那些大家大户当中,这些煤气清洁干净,我想那些人会很愿意用这些高炉煤气的,而我们也正好能够赚上一笔,虽说需要一笔铺设管道的投入,但是产出的利润却也足以弥补,毕竟那些愿意用煤气的大门大户,肯定不在乎每个月需要多少钱来使用这些东西”
“不行至少暂时不行”朱由崧说道。
“为什么,这可是个好买卖啊”徐光启有些急了,说道:“我还指望着你,给我开书院办学呢你赚不到钱,我的书院什么时候能够办起来”
明末办书院的风气却也兴起了,有顾宪成的榜样在前,徐光启也有志另立一家之说,自然对开办书院情有独钟,但是朱由崧却没什么兴趣,他可知道现在他需要并不是什么对格物之术精擅无比的大家,而是无数可以学习更高层次的科学知识的中小学生。
朱由崧微微一笑,解释道:“煤气有毒,其中所含的东西就是冬天置人于死地的炭毒,而且跟空气混合到一定程度,容易爆炸,我们现在的媒体管道还没有做到足够安全的程度,所以不能投入运营,书院的事情也不着急,其实就算是办起来,教授的这些书籍肯定也没几个人愿意去读,毕竟人家东林书院那是有大儒开办,讲的是与科举有用的经史子集,我们这些物理化学数学的,谁愿意来读除非”
“除非什么”徐光启连忙问道。
朱由崧微微一笑说道:“除非,朝廷能够改革科举,像隋唐那般,明算明经皆是科举正途,否则恐怕还真没人会来就读不过科举改革得罪的是广大读书人,至少现在我们还没那个本事,除非我们手中握着一股可以对抗这些读书人和豪门大户的力量,否则就算是皇帝来改革,也会被人推翻。”
徐光启沮丧地说道:“大明恐怕没有这样一股力量”
朱由崧摇摇头说道:“非也,大明正有这样一股力量,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民心岂不是一股莫大的力量”
徐光启不禁大惊说道:“殿下莫不是要裹挟民心,聚众造反那可不是王爷您应该做的事情啊”
朱由崧失笑道:“徐先生,你想到哪里去了费事裹挟民心,而是引导民心”
徐光启摇摇头说道:“如今东林才是国之正道,百姓眼中,那些向他们横征暴敛的代表朝廷的衙役,就是朝中奸党所为,他们一点也想不到,那些毫不纳税的大户,才是真正的最魁祸首。”
朱由崧说道:“百姓尚未开化,没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们才会被东林愚弄,若是每个人都能识字,人人都参与朝政,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人都能够知道朝中政策却是在容易不过,那么东林点将录当中那一百单八将,真能愚弄得了这两万万百姓”
徐光启不禁奇怪了,他说道:“现在百姓当中能够识字的人可不多,原本太祖之时也曾经设立官立府州县学,学业优秀者可进入国子监学习,只是因为后来国家财政问题,才荒废了,官学甚至还没有那些豪门大户的私学招收的生员多,难道殿下要重启太祖旧制”
朱由崧摇摇头说道:“不是,太祖旧制一个县学不过教谕一人,训导三人,这样的规模真能够将一县所有的儿童教过来我若想做,就要做一前无古人之事,圣人说有教无类,不过圣人自己也未曾做到,我却要做到这一点,不过”
朱由崧没有继续说下去,想要做到这一点,如果没有掌握权力,即便是再有钱也不可能。徐光启听得热血沸腾,却也明白这件事情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够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