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91(1 / 2)

来北往的生意一断,东北垮掉的工厂可不是一两家。东北直接的经济损失间接的损失很可能会高达好几千万,甚至上亿。

可若与英,美,法等西方列强有着巨额的商业往来,用货到付款的方式,再加上运输的船队都是曹雨昆,徐黑鸦租用的列强船只,日本人未必敢轻举妄动。

“减员一半以上,马占山和李杜这两个人还真是好运气。”三原第14师师部,熊国坤端着一铁缸子茶咕隆喝了几口。“上次奉俄大战,我在黑龙江都没赶上,这次入俄更是被调到了陕北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整天除了训练还是训练。”

参谋长李爽铠道,“云章兄你就不要抱怨了,马师长和李师长那两个师可是减员了一半多,损失惨重呢,咱们东北军还没有遭受过如此大的损失。真要是换了你,看着手下的儿郎一个个倒在冰雪上,恐怕就不会像坐在这里这么轻松了。”

“我也就是说说。也不知道马占山和李杜两个怎么熬过来的。”熊国坤讪笑道。真要是死在战场上,没什么说的,几枪下去就结果了,可死于严寒,那就憋屈得紧了。

“叮呤呤”通信兵拿起了电话,然后说了几句。回头道,“师座,军部让你和参谋去一趟。”

“知道了。”熊国坤点了点头,然后嘀咕道,“要么不叫,要么把师长,参谋长都叫过去,莫不是出什么事了”

“走吧,去看看就知道了。”李爽铠道。

熊国坤和李爽铠相继出了师部,跨上战马,带着几个警卫径直向赶往东北第四军指挥部。

以熊国坤的身份,是有配小汽车的。不过陕北的路况不好,在小汽车里面坐久了,人都要被颠散架。

“咦定国兄,你们怎么也来了”快马赶到军部,熊国坤看到第13师师长赵铮,出声问道。

赵铮笑道,“你们能来,我怎么就来不得。走吧,咱们第四军的几个师级主官难得聚在一起,进去说。”

熊国坤点头,几人一起往里走。

“军座”几人相继行过军礼。

郭琪开回过军礼后笑道,“都来了,坐吧。”

“军座,把卑职几个都叫来,是不是有什么重大的行动要对陈树蕃下手了”熊国坤问道。

“不是跟陕军开战。”郭琪开摇头道,“兴帅有调令过来了,调13,14两个师回奉天。桂明啊,今后陕北的防务就交给你的28师了。”

“是,军座”刘宝亮道。

“一下子调走两个师,第4军不是空架子了”赵铮疑惑地道。

“赤俄军队已经击败了高尔察克的白卫军,可能与俄国会有一战吧。等那边的局势稳定下来,第4军还是要充实起来的。”郭琪开笑道。

“又要与老毛子打了军座,能不能换一下,把28师调回去,28师也是东北的老牌师了,虽然跟几个主力师没办法比,可不见得比13和14师差。”刘宝亮连忙道。

“兴帅下的军令不会轻易改动。”郭琪开作为军一级的将官,是知道内幕的。面对的敌人可能是日军,第28师打起陕军来战斗力未必会比13,14两个师弱。可28师的士兵以前长期生活在日军的阴影下,一旦对上日军,未必能发挥得出全部的实力。而13,14两个师不一样,军官大多数来自东三省陆军学堂,士兵到现在为止受过不少精神上的教育,对上日本兵,没有心里障碍。

听到又有机会和老毛子见阵仗了,熊国坤心里乐开了花,拍了拍刘宝亮的肩膀道,“桂明兄,接受现实,执行兴帅的命令吧。”

“滚你的蛋。”刘宝亮没好气地道。

第四卷 第259章 调动二

五月的海参威天高云淡,放眼望去一片蔚蓝。

“地方是好地方,不过到底是异国他乡,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狗窝哦”杨亦任是中央第九师派往海参威陆军先遣部队中的一员。在海参威呆了半年,杨亦任也有些想家了。

“让你们平时多认点字,读点书,你们不肯。什么金窝银窝,这里以前就是中国的领土,只不过被沙俄强占过去了。”营长苏炳权听到杨亦任的话道。

“营座”杨亦任连忙站直身体,趴地一记军礼。

苏炳权拍了拍杨亦任的肩膀,“快了,咱们就要回民国了。”

“营座没有糊弄俺吧”杨亦任问道。

“糊弄你干什么,英国佬和美国佬吃了败仗,开始撤军了,咱们也会跟着一起撤离。”苏柄权摇头叹了口气,“这么好的机会都没把以前失去的土地收回来,以后只怕再也没希望了。”

杨亦任倒没有苏炳权的多愁善感,他只不过是个小兵,能让一家人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满足了,听到苏柄权的话高兴不矣,直接将后半句给忽略了。

“他妈的日本人又来了。”杨亦任笑容一收,嘀咕了一句。同为出兵俄国的干涉军,可民国的士兵在海参威没少受日本人的气。

“在哪里”苏炳权问道。

“喏,四艘日本人的军舰。”杨亦任向海面呶了呶嘴。

四艘体形不是很大的军舰犁开海水翻腾出白色的海浪,远远看去,格外赏心悦目。军舰的速度很快,超过了民国海军现役的任何一艘军舰。

“咦”眼神比较好使的杨亦任惊异无比的睁大了眼睛。

“怎么了”苏柄权问道。

“好像不是日本的军舰,上面有咱们的国旗。”杨亦任吃惊无比地道。

“不会吧,咱们什么时候有这么快的军舰了,比起海容号的速度快了将近一倍。”苏柄权有些不信地道。

杨亦任颇为肯定地道,“营座,没错。五色共和旗。”

“还真是民国的旗帜,难道中央买新的军舰了”军舰的距离越来越近,这次苏柄权也看清楚了。不可能,苏柄权很快将这个答案否决了,中央对海军的经费一再压缩,如何会去购买四艘这样新式的军舰,就算买,事前也不可能听不到任何风声。

“你们都好好站岗,不准起哄。”苏柄权向附近指指点点的士兵喝斥了一声,向码头快步走去。

沈鸿烈从旗舰龙江号下来,登上了民国中央海军的巡洋舰,“海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