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97(1 / 2)

,近百条火船,像着火的疯牛一般,顺着水流与划行的惯性,冲撞向水寨。

这冲天烈焰,令严永吉心头一颤,箭势一顿。同时,映红半空的火光,也暴露了他的船只方位。

斜卯阿里顺火光回头,正好看到严永吉。两个交手月余的死对头,视线相交,仿佛迸射有形火花。

严永吉的箭势只停滞了不到两秒,果断松弦

斜卯阿里反应极快,他手上本就提着大弓,迅速反手拈箭、搭弦、开弓、发射,一气呵成。

两支箭矢半空相交,擦边而过

噗噗

斜卯阿里半边脸被铲飞,肉筋连着碎骨,随血飞洒,还有一颗血糊糊的眼珠子

严永吉被一箭穿胸,整个身体倒飞撞在桅杆上再反弹倒地。

“严统制严统制”

严永吉嘴角溢血,眼神涣散,脸上却掠过一丝笑容:“总算干翻你这龟儿子老孙,别走得太快,等我一下”

远方水寨,火势正炽。

第三百六十一章 背嵬军vs铁浮屠

老鹳河口,尽管已是深夜,而且连续三拨哨探也确认了金军船只已全部撤离老鹳河,缩回黄天荡,但天诛军的将士们并未放松警惕。二十条小舢板,依然四下巡逻,盯住河口,每过一个时辰,换一拨水手,毕竟划桨是件体力活。再派三艘艨艟来回游弋,若有异常,随时增援。余下的艨艟与大战船则停泊在老鹳河口岸边休整。

狄烈、张荣、郑渥、梁阿水等一众将领,齐聚中军指挥船,正琢磨兀术军的动向。

郑渥,这个前额突出,似乎脑容量较一般人来得大的梁山军师,以肯定的语气道:“我若是兀术,快则今夜,慢则明日,必定突围。”

梁阿水讶然道:“这么快金狗子赶着投胎么”

“兀术军拖不下去了。老鹳河凿成,士气已聚,若不趁热打铁,速速突围,士气一泄,不劳我们动手,全军必垮。”郑渥淡淡扫了梁阿水一眼,“至于金虏是不是赶着投胎,那就要看韩良臣的本事了。”

“参谋长说的是韩世忠”梁阿水眨巴两下眼睛,“韩家军在白日不是刚与金狗子打过一场么,晚上或者明日还来”

狄烈淡笑道:“日间黄天荡口之战,韩家军与金军均损失不小。兀术不会放过这个继续撕咬、扩大韩家军伤口的机会。所谓趁他病,要他命是也。”

张荣也赞同道:“俺若是兀术,见啃不动我军这块硬骨头,必定转而找韩世忠的麻烦。以今日所见金军的连体船只,再加上火矢,的确可对韩家军造成一定威胁。”

郑渥补充道:“这也就印证了,老鹳河不见金军踪迹的原因。如今唯一不能确定的就是金军会在今夜,还是明日,对韩家军发起攻击。”

张荣看向狄烈:“俺们是不是要派一部分船只前往黄天荡口支援”

狄烈沉吟一会,摇摇头:“不管金军会在今夜,还是明日邀击韩世忠,以金军拙劣的水战之术,必不是韩世忠的对手。而且,我们与韩世忠,不是友军啊”

的确,两军所谓的联手,其实不过同仇敌忾,各管一头,各打一边,根本无法做到真正的联合作战。经过杜充千里逆袭之事,天诛军对建炎朝的军队已深怀戒心,根本不可能精诚合作。如果到了战场上,同一条战线的军队,还是你提防我,我猜忌你,那还打什么仗妥妥是败仗的节奏啊

事实上,此番与韩世忠的象征性联手,还是出于狄烈对韩世忠在历史上的评价比较正面,深知其绝非杜充、刘光世之流人物。此外,天波水师诸将,对杜充逆袭一事,也不甚了解,加之身处建炎朝地盘,也确实想与其将官搞好关系,这才赞成向韩世忠透露消息,争取其合作。若是换了各野战师旅那一拨人,决计不肯相信建炎朝廷的将官,更会抵触与韩世忠合作。

韩世忠固然不是杜充、刘光世之流,但谁知道他身后的那个赵老九,有没有再搞什么密旨眼下大敌当前还没什么,万一联手歼灭兀术之后,老韩会不会在天波水师背后来一发这是谁也说不准的事,天波水师兵船太少,这个险不能冒。

无法派援兵,只能各人管好自己手头这一摊。嗯,韩世忠能用八千水军,将兀术数万大军撵进黄天荡,围困月余,差点覆灭。纵然此时金军已有一些反击手段,相信韩家军一定有法子应付。

计议已定,按兵不动,加紧探查,静观其变。

狄烈出于历史的惯性,想当然认为,韩家水军依然能死死吃定兀术军。但他却忽略了一点,历史常因一些细微的变动,而变得面目全非。这一次,狄烈低估了兀术军的决死战意,一支抱定破釜沉舟之心的军队,加上相对正确的战术,其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足以改变人们认识中的必然

这一次,狄烈失算了。

江北水寨,火势愈炽。

金军出发时的一百五十条火船,一路上因磕碰自沉,以及被严永吉与陆续启航的宋军战船击沉,至赤盏晖号令点火时,已折损三分之一,不足百船了。

火船一现,韩家水军便知事态严重,纷纷舍下赤盏晖的船队,紧急追击拦截。用长杆、用拍杆,将火船撬翻拍碎饶是如此,还是不免有漏网之鱼,带着熊熊烈火,撞向水寨。令寨栅折断,声震数里;猛油焚木,照亮半空。

在韩家水军的战船四下乱蹿,疲于奔命拦截火船之时,赤盏晖却率领千余金军,弃船登岸,提刀擎弓,杀向水寨。

如果说金兵在水上是只虫,那么上了岸,立马就变成一条龙。

此时韩家水军营寨中,近半兵力已调到江上,而江上兵船,正费劲与火船较劲。营寨之内,只剩下不足三千人更糟糕的是,前往江上迎战的,自然多为正兵与船工;留下守营的,大半是辅兵、役夫,正兵不过千人。

一千宋兵,对上一千金兵,会有什么结果

如果是刘光世的部队,直接溃散没商量;如果是张俊的部队,先抵抗一阵,再溃退;韩世忠的部队,可以一战。

只是,最大的问题是,这支夜袭敌军不是普通的金兵。而是十余万金东路军中,最精锐的兀术军里边最强悍的女真突击兵,其中有一支百人队,是铁浮屠

后世一说起铁浮屠,脑海中就闪现一支全身重铠,止露双目,马披具装,形似铁塔的重骑兵造型。实际上,兀术更多使用铁浮屠,不是在野战中,而是用以攻城。

在另一个时空十年之后发生的顺昌之战,顺昌府通判汪若海曾上奏折称:“兀术所恃,号常胜军其所将攻城士卒号铁浮屠,又曰铁塔兵,被两重铁兜鍪,周匝皆缀长檐”

铁浮屠,上马为重骑,下马为重步,野战攻城,无军不破,无坚不摧。十年后的兀术,也不过只有三千骑。而在建炎四年之时,兀术手里,只有三百骑。为了击垮宋军,他一下就拿出了三分之一的最精锐力量,不可谓不下血本。

“水上咱们干不过南军,但上了岸,就是咱们的天下。我不要求你带回多少活人,我只要求你把韩世忠与他的大军全变成死人”这是临出发前,兀术私下里对斜卯阿里与赤盏晖交待的底限。意思很明显,这三千金兵死光都不会问他们的罪,但有一条必须踏平南军水寨。

赤盏晖就是这么做了,而且,即将成功。

前方,水寨幢幢栅栏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