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人的履历看,很普通,属中上水准的一名将领而已,但在绍兴七年1137年,郦琼的人生发生重大改变。彼时,刘光世被张浚除兵权,以王德任都统制,郦琼为副都统制。郦琼不服,每每与其作对。王德乃张俊心腹爱将,张俊如何能容得郦琼如此张狂遂密谋杀之。不料消息走漏,郦琼先发制人,杀死监军官吕祉,率四万兵投降伪齐刘豫,史称“淮西兵变”。
这是南宋诸多投敌将领中,影响最大、性质最恶劣、造成的损失最严重的一次事变。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郦琼此人,绝非甘居人下之辈。
赵栩在来临安之前,从未与郦琼相识,至临安之后,这位济王久居天枢城,耳濡目染,深悉手上要有兵的重要性。此时南宋所有高级军将,都是自己那位九弟一手提拔起来的,这些人可以拉拢,却不能倚为心腹,必须另建班底。于是,赵栩将目光投放在那些不得志的中级军将身上,郦琼便在此时进入其视线。
大宋诸多军将当中,目不识丁者居多,就连许多将门子,也未必能有几个文武全才的,有州学履历的,更是凤毛麟角。郦琼无疑如鹤立鸡群,令人瞩目。很快,经人引见,郦琼拜见了赵栩。一番交谈下来,赵栩甚为欢喜,果断拉入自己的队伍。
如此,郦琼便以另一种姿态,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只是,深刻渗入这场皇位之争,不知他的命运,又能比另一个时空好多少
一一三零年,十月,癸酉,白虹经天,东海现大鱼,是为吉兆。
南宋新天子登基大典,于临安皇宫正殿崇政殿举行。
天子于圜丘告祭礼,并诏告天下,改元“兴元”。
礼成,遣校尉设金椅于殿前郊坛前之东,南向,设冕服案于金椅前。左、右相率诸大臣、百官望座位跑奏曰:“告祭礼成,请即皇帝位。”
新天子遂在群臣百官扶拥之下,至椅上坐。
百官先排班,执事官举冕服案、宝案至前。丞相、诸大臣奉衮冕跪进,置于案上。丹墀两侧通赞官唱:“排班”。排班齐后,众大臣鞠躬,奏乐。然后众大臣三拜,平身、再拜、平身、乐止、入班。
文臣班子里,左侧最前列的就是左相吕颐浩,右侧首位便是右相朱胜非,再往下是赵士褒、赵鼎、赵儆、赵供嗯,这哥俩总算是熬出头了,看其所在班列,不是尚书也是侍郎,妥妥的三品高官。
这时,殿外司礼官宣唱:“南归朝臣觐见天子”
南归诸臣,昨夜方至临安,正赶上登基大典,自然不可错过。由于时间仓促,礼部根本安排不过来,吏部也没法一一核验。为安全计,本欲取消朝觐,但赵栩考虑到南归诸臣不惜远涉三千里,归返本朝,这政治影响着实不小,足以衬托自己的明君形象,坚持让礼部安排朝觐。
按照安排,南归诸臣焚香沐汤之后,齐聚于广殿之下,按各自在原北宋朝廷时的官位大小,一一排列齐整,参拜新君。
朝觐礼结束,接下来,便是最重要的一道仪式进宝玺。
由捧宝官开盒取御宝即玉玺,因无传国玉玺与宋玺,只能另制一新宝授左相,左相吕颐浩捧宝出班,垂敬上言:“皇帝登大位,臣等谨上御宝。”
新任天子赵栩,头戴旒冕,冕前垂着十二道玉旒,遮住了他脸上的表情。不过,不难想像,这位甩掉戴了二十几年“济王”帽子的赵老七,此刻会是何等表情,那真是打屁眼里笑出声来。
赵栩一手按住深红的冕服,一手伸出,便待接玺
这时,广殿之下,忽闻远远传来一声:“陛下,臣有大宋宝玺献上。”
赵栩伸出的手僵住,吕颐浩身形定住,赵鼎手中笏板差点掉地,满朝文武一齐惊回首。
就见南归诸臣中,一男子以锦缎托捧着一方巴掌大小的玺印,拾级而上,至殿前止步无皇帝宣召,他也进不去,否则必被金吾卫士拿下。
赵栩远远看着殿前那垂首男子,没由来一阵心慌,脱口而出:“你,抬起头来。”
男子的脸,缓缓从宝玺后显出
一见此人真容,大殿上响起一片抽气之声,随后,陷入一阵死寂。
赵构,回来了。
第四百零九章 好事近
南宋朝局,陷入前所未有的双龙夺嫡之险恶处境时,天枢城却是喜事连连准确的说,是狄烈的好事连连。
首先,他的封爵正式由华国郡王,晋封为华国王。封邑也由永兴军路的华州,改封为京西北路之重镇郑州。而郑州治下之新郑,便是古华国都邑所在。至此,华国王之封号,方名符其实。
华国王与华国郡王,虽只是一字之差,地位与政治意义却相距千里,更打破了那道竖立百年的无形壁垒。
异姓不可封王坚冰终于打破了。
这一次之所以能突破,有三个原因:
一是狄烈北灭胡虏,恢复中原,功勋盖世,彪柄千秋,非重赏不足以服众。那么,有什么可以“重赏”的呢论地位,他名义上仅次于渊圣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论钱财,天枢城的资产,最少有一半是他一手一脚弄来的,他还需要钱财吗晋爵,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是经过张角前次封爵事件的试探,已严重动摇百官理念禁区经过反复冲击,终将摇摇欲坠。
三是当初反对最激烈的宗室及官员,大部分都已经被踢出天枢势力。留下来的,基本上都清楚,想要在天枢势力混下去,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闭嘴。
故此,狄烈的华国王封爵,顺理成章,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顺利通过朝议,颁诏天下。
狄烈成为两宋史上,唯一一个在世封爵的异姓王。此举政治意义远胜于王爵所带来的荣耀,狄烈又向那个终极目标,迈近至关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