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毫米野战炮,2辆超轻型坦克,20至30辆卡车和5至8辆汽车,还有一些坦克运输车并且缴获了两门野战炮。尽管阿尔曼的袭击对于苦恼的共和有着心理上的提升,但总的反击坦克群是其一部分却由于没有计划中的坦克支援步兵未能冲进村里而失败了。此时的阿尔曼还不知道,塞萨那村的步兵和坦克间的缺乏协同在西班牙的战争中很有典型性。
在围绕塞萨纳村的几天战斗后,分散的共和坦克编队被统一编成由克里沃申上校指挥的坦克作战群,这个坦克群有48辆坦克和9辆装甲汽车。但克里沃申却并没有集中使用装甲部队,阿尔曼的连再次被派去支援李斯特旅,克里沃申的其他部队则掩护共和主力撤回马德里。共和无力阻止民族主义军的攻击,尽管克里沃申的分散的装甲部队的表现得到了普遍的赞扬。克里沃申坦克群参加了1936年11月4日至5日的贝拉斯科的特雷洪和巴尔德莫罗的战斗,1936年11月13日在恩格里斯郊区的反击以及12月中旬在马德里的连续不断的战斗。
战前的西班牙陆军有两个坦克团,第1坦克团驻马德里,第2坦克团在萨拉戈萨。大部分第1坦克团的军人站在共和国一边,他们把手中老旧的一战时的法国雷诺“ft”坦克整合成一个连,由d珀哥丁指挥,在马德里战斗中支援克里沃申的坦克部队。
在马德里的苏联顾问团给莫斯科送去了如下的评价:“阿尔曼的坦克群创造了真正的奇迹。完全可以肯定如果在马德里的第一阶段的防御中没有战斗机群和阿尔曼的坦克,城市的防御将是灾难性的局面。无法确切完整地描绘坦克兵的英雄主义,他们防止了步兵的溃退,他们总是在最前面,他们单独与敌炮兵连作战,他们破坏了敌人的作战计划。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坦克技术的优势,堪称典范,他们从不拒绝或质疑指派的任务。坦克战斗一整天,晚上回到支援基地修理车辆,第二天早晨又重返战场。阿尔曼的坦克群的所有人员的表现清晰地展现出英雄主义的最好例子以及我们的人的机智。”
到了1936年12月中旬马德里被围时,克里沃申的小小的装甲部队大部耗尽,不仅由于战斗伤亡,还因为坦克自身的机械损耗。三十年代的坦克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结实强健。“t26”轻型坦克在150摩托小时后就需要到地区修理站进行中级检修,每600摩托小时要进工厂检修。当时的劣质汽油常导致发动机结焦,火花塞结垢,或其他使坦克不能动弹的问题。履带和履带销在行驶500英里后就快磨损坏了;侧离合损耗严重,在艰苦的越野行驶时动力传动系统逐渐被震离原位。在保卫马德里的孤注一掷的战斗中,阿尔曼的连到12月积累了超过800战斗小时,远远超过条令,这使许多坦克无法再使用。克里沃申的其他单位也没有好到那里,经验不足的西班牙车组人员不能进行战场修理,他们对坦克驾驶的不熟悉导致经常性的离合器和传动系统的故障。在马德里地区没有现成的维修设施,而零备件几乎没有。克里沃申的坦克部队在直接支援保卫马德里的共和的任务取得了成功,但已经不可能在以后的战斗中再使用这支部队了。
1936年秋的坦克战斗的直接教训主要是有关如何使部队保持战斗状态的技术方面的问题。苏联红军还没有进行过离开和平时期训练基地的较长时间的坦克作战,因此西班牙的战斗经验令从一战起就困扰于日常技术问题的坦克兵们眼界大开。实际上,直到1932年至1933年,红军也只有很少量的坦克和卡车,其坦克力量的扩张及依赖于准备不足的应征士兵超过了其维持一支高质量的技术专家骨干队伍的能力。还有从第一次战斗就表明,坦克部队不能够不间断地使用,象步兵一样夜以继日,必须小心节省只用于最重要的任务。
新的西班牙坦克乘员的状况令人沮丧,按照红军的惯例,一般安排资历较浅的乘员担任驾驶,因此没有经验的西班牙人就成了驾驶员,这导致不正常的高故障率,迫使克里沃申的部队重新安排车组人员的分工,车长常常充任驾驶员以使坦克运转起来。但这严重影响了坦克的战斗力,因为在分开的驾驶舱里的有经验的苏联坦克手无法指挥坦克及炮手射击。为了延长坦克的寿命,当部队必须运动超过几公里时,苏联坦克部队开始使用火车或重型卡车来运输坦克。这是从西班牙陆军那儿学来的技术,后者使用法国雷诺“ft”坦克并采用了法国的这一做法,这与苏联的习惯显然是不同的。
在早期的战斗中,有关战术方面的经验非常少。苏联坦克和它们用来支援的步兵的协同非常之差。在作战前,他们没有进行过坦克和步兵的合作战术的任何训练。坦克连也很少有与同一个步兵单位呆在一起超过几天,因此无从积累经验。当时,由于战况的紧急及装备的糟糕的技术状况,这并没有被当做一个急迫的问题。由于共和无法将坦克部队从战斗中抽出进行协同的训练,而克里沃申所部也不愿把珍贵的摩托小时用于与西班牙步兵的训练。1937年1月,克里沃申被召回莫斯科休养并向红军高级领导人汇报。
由于意大利和德国明显地违反不干涉政策向佛朗哥军队派去更多的军队和武器,斯大林决定加强其在西班牙的分遣队。当保卫马德里的战斗在继续时,第二批约200名苏联坦克手和坦克专家乘轮船于1936年11月26日抵达。这是来自驻旧多洛加的白俄罗斯军区的第4独立轻型坦克旅的骨干队伍,由dg巴甫洛夫上校指挥。红军高层准备在阿切纳训练营用这些组成第1装甲旅。但该装甲旅的较大规模单位并不表明在西班牙的苏联顾问团计划指挥集中使用坦克部队的大规模行动。红军的轻型坦克旅只是用来为合成兵种部队或步兵部队提供支援,其编组允许在作战时将单独的坦克营配置给步兵师。但是,旅的结构包含一个比克里沃申的部队更复杂完备的后勤系统,这将有助于解决困扰在西班牙的第一批苏联坦克部队的严重的车辆维护问题。巴甫洛夫在西班牙的旅只有红军标准的轻型坦克旅的约三分之一规模,名义上有96辆坦克,但在整个冬天和春天的战斗中很少有超过60辆的时候。以克里沃申部为例,由于没有足够的苏联乘员,只能使用西班牙人员。这通常意味着:苏联驾驶员,连排长,和西班牙的炮塔人员。在西班牙战争中总共有351名苏联坦克手,巴甫洛夫的旅吸收了克里沃申剩余的部队,他们组成了第1坦克营。
巴甫洛夫部分建成的旅于1937年1月初被急急投入战斗,那时他手头只有47辆坦克。装备最好的是新成立的由伯托夫指挥的第2坦克营。作战意图是为于1937年1月11日在马德里西部前线从拉斯罗萨斯向马加达罕达进攻的第12和14“国际旅”提供支持。攻击开始时并没有得到计划中的炮兵或空中支援。与先前和西班牙军队的协同相反,与国际旅步兵的合作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成功。坦克在突破以加固的石屋为基础的防线时卓有成效。但是,在最初的防线被坦克和步兵突破后,步兵便无法跟上坦克,彼此分离。坦克部队可以更深地穿透民族主义军的阵地,但就如同阿尔曼先前的战斗所表明的,没有伴随步兵的深入是没有效果的。在三天的战斗中,该部损失了5辆坦克,主要被敌人的反坦克炮击毁。当苏联人对共和国政府的援助增加的同时,德国和意大利也在增加对民族主义军的支援。共和坦克的天敌是德国37毫米“ak36”反坦克炮,而意大利的47毫米步兵炮有时也能取得战果。
马加达罕达的攻势很快便结束了,而民族主义军将他们对马德里进攻的焦点转到了沿哈拉马河的东南部战线。巴甫洛夫的坦克穿过城市,被运到新的战线,并被打散成小的连级分遣队加强到共和的战线中。就象法国人在一战时发现的那样,坦克的存在对士气低落的步兵有一种很强的心理上的加强,整个马德里防线都强烈要求坦克支援。尽管在近几周的战斗中蒙受损失,随着坦克乘员的增加及更多战损坦克的修复,坦克旅的实力增加到80辆坦克。在巴甫洛夫的分散到各部的坦克部队的支持下,共和甚至转入了反攻。
苏联顾问团给莫斯科的报告并没有肯定有关哈拉马河的作战行动。在进攻中,步兵和坦克的协同非常差。战场上民族主义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更多,结果共和坦克损失严重,有时接近35至40。但苏联人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学到,虽然那里的地形并不利于展开大的坦克作战编队,很少有超过连级10辆坦克的规模的战斗。但苏联人还是取得了很大的成功。1937年2月14日,巴甫洛夫旅开始更集中地使用兵力,在与第24步兵旅一起发起的反击中,压倒了一支民族主义军的主力部队,使之死伤约4500余人。2月底,巴甫洛夫旅再度集中兵力支援国际旅发动进攻。光在2月27日一天,坦克旅就对民族主义军阵地发起了5次攻击,但遭反坦克炮打击,损失惨重。民族主义军炮兵一次就摧毁了8辆坦克,以致苏联炮兵专家库里克不无讽刺地评论道,“他们的反坦克炮可以横扫战场上的我们的坦克,就如同用机枪扫倒步兵一样。”
到了3月,前线又一次移动,这一次是在马德里的北方,意大利人在瓜达拉哈拉开始了进攻。巴甫洛夫旅又一次被召去“救火”,被运到新的战场。在战役的初始阶段,巴甫洛夫旅被用于防御,抵挡意大利军队的猛烈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