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装甲,研发了是加上第一种陶瓷复合装甲。为了保证它的全天候战斗力,发展了第一种实用的主动式热红外线夜视仪。为了有效的对付敌方步兵,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种无人武器站。
为了保证足够的机动力,还不惜屈尊降贵,从海军得到了强劲的鱼雷艇专用燃气轮机,将其进行轻量化改造,获得了rt3100燃气轮机,达到了3100马力的巨大驱动力。甚至,以这一工程的底盘为基础,开发了相应的超重型反坦克歼击车、280重型自行火炮、配套的同底盘战场修理车。
战争期间,造价高昂的玄武工程xw4001t试验车,总计完成了62辆。其中用于高原试验场总计8辆,其余部分编入一个独立的重型装甲营,投入到战场实验。而整个玄武工程计划中,制造数量最多的,是xw4004w重型战场修理车,总计达到286辆。
玄武工程xw4001t超重型坦克具体数据:成员:7人车长、炮手、驾驶员、无线电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装填手、装填手尺寸:全长1264米宽56米高336米战斗全重170吨武器:t41s型180
65坦克炮携弹量46发
电控15加特林武器站携弹量8000发82反步兵迫击炮携弹量70发
装甲:车体正面200倾角50°车体侧面120倾角60°章车体后部150倾角30°装甲裙板70炮塔正面310倾角75°炮塔侧面200倾角50°章炮塔后部200倾角40°顶装甲80炮塔防盾300倾角70°章
动力:rt3100燃气轮机3100马力悬挂:弹性液压悬挂14米特种超宽履带速度:48k越野章
72k公路章
最大行程:340k越野章
655k公路章
爬坡度:45°
涉水深:203米
越壕宽:367米
第五百五十八章 “玄武”扬威
“玄武”超重型坦克全长1264米,宽56米,高336米,战斗全重170吨。成员共有7人车长、炮手、驾驶员、无线电工程师、机械工程师、装填手,武器为t41s型180毫米65倍径坦克炮,携弹量46发,此外还有电控15毫米“加特林”武器站,携弹量8000发;82毫米反步兵迫击炮携弹量70发,火力可以说空前强大。
“玄武”超重型坦克可以说盔坚甲厚,车体正面装甲为200毫米倾角50°,车体侧面装甲厚120毫米倾角60°,车体后部装甲厚150毫米倾角30°,装甲裙板厚7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厚310毫米倾角75°炮塔侧面装甲厚200毫米倾角50°,炮塔后部装甲为200毫米倾角40°,顶装甲厚80毫米,炮塔防盾更是厚达厚300毫米倾角70°。
“玄武”的动力系统为3100马力的rt3100燃气轮机,采用弹姓液压悬挂系统和14米特种超宽履带,越野速度可达48公里,公路速度可达72公里公路,越野状态下最大行程340公里,公路状态为655公里。“玄武”坦克的爬坡度为45°,可涉过203米的水深,能够跨越367米的壕宽,姓能可以说十分先进。
中国陆军在坦克技术逐渐完善的40年代,受到海军超级战列舰的影响,试图获得一种可以在陆地上所向披靡的超级坦克,为此中国陆军专门制定了“玄武工程”的超级坦克研制计划。为得到梦想中的超级战车,陆军将领们选择了史无前例的180毫米65倍径的重型防空炮,作为坦克的火炮原型,设计出了有史以来最大口径的坦克主炮,并为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套坦克装弹机。
为了更加高效地获得足够防御力而又比较轻便的装甲,中国的科技人员研发了世界上第一种陶瓷复合装甲。为了保证它的全天候战斗力,还发展了第一种实用的主动式热红外线夜视仪。为了有效的对付敌方步兵,还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种无人武器站。
为了保证足够的机动力,陆军研发部门还不惜屈尊降贵,从海军那里得到了强劲的鱼雷艇专用燃气轮机,将其进行轻量化改造,获得了rt3100燃气轮机,达到了3100马力的巨大驱动力。然后以这一工程的底盘为基础,开发了相应的超重型反坦克歼击车、280毫米重型自行火炮、配套的同底盘战场修理车。
在中苏战争爆发前夕,造价高昂的“玄武”工程xw4001t试验车,总计完成了62辆。其中用于高原试验场总计8辆,其余部分编入一个读力的重型装甲营,投入到战场实验。而整个“玄武”工程计划中,制造数量最多的,是xw4004w重型战场修理车,总计达到286辆。
天姓热爱冒险的林毓英上将作为这支突击部队的最高指挥官,此时坐在“玄武”坦克里面观察着战况,在部队出发之前,林毓英给部队下达的命令就是:“攻击不停地攻击48小时不停地攻击”
一队苏军的“t34”坦克冲了上来,林毓英看到它们笨拙地转动着炮塔,射出凌乱的炮火,但仅仅进行了两轮射击,便一辆接一辆的被华军坦克击中起火。
“九点钟方向敌人坦克射击”坦克手大叫了起来。
又一辆“kv2”坦克出现了,它原来隐藏在一所农舍的后面,炮口正对着林毓英所在的“玄武”坦克。
“玄武”坦克迅速调转炮口,瞄向苏联坦克,林毓英紧盯着潜望镜,他看到那辆“kv2”坦克的炮口似乎也在向自己瞄准。
自动完成炮弹装填的“玄武”坦克开火了,而差不多与此同时,那辆“kv2”坦克的炮口也喷出了火光。
“玄武”坦克被击中了,林毓英感到车身一震,险些摔倒在一旁,他敏捷地伸出手稳住身子,重新盯住了潜望镜。
潜望境中,那辆“kv2”此时已经完全消失不见了,周围到处散落着车体碎片、断裂的履带和变形的轮子。
看到这令人惊讶的一幕,林毓英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