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愿意派出一支万人的水师归由太史慈统一调遣,协助晋国扫平三韩其三,东吴愿意向晋国商人开放吴越之地的矿山,允许晋国商人在吴越开采煤石和铜铁矿。”
赵兴听完鲁肃的话,差点没有将一口茶水给笑喷出来。他这是被鲁肃开出的条件给气笑了。
实际上,鲁肃提出的好处,第一条仅仅是个口头上的互不侵犯协议,一旦形势变化的时候,天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历史上的三国争霸时期,东吴可是没少干背后捅刀子的事情。
鲁肃提出的第二个好处,看着东吴出人又出力地帮着晋国打仗,也算是很有诚意了,但与其说这是所谓的嫁妆中的一份,还不如说这是变相的又增加了一个条件。
也不知东吴是如何察觉出晋国水师的厉害玄妙之处,竟然想以帮助水师打仗的名义派一支部队混到晋国水师之中来偷师学艺。要知道晋国水师可是浓缩了晋国各项最新技术的精华所在,任何一处都有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发明创造包含其中,也是最不能为其他势力所掌握的最高核心机密。
而鲁肃提出的第三个好处,看似人畜无害,而且还向晋国商人敞开了一番采矿的大门,但只要仔细分析一下,里面还是有很大的猫腻在里头。东吴距离晋国数千里之遥,中间又隔着好几个势力,如何才能将煤矿和铜铁矿都运回晋国去就算是从长江入海,然后从东海绕行进入黄河,运回冀州,再从冀州由陆路运回上党,这也是一笔惊人的运费开支。
面对如此巨大的运费成本,再傻的晋国商人也不可能放着冀州的铁矿不用,放着并州足够上百代人开采的煤矿而舍近求远。如果真要去吴州开矿,最省钱省力的办法,自然是就地采矿然后冶炼,这不就等于变相地帮着吴州提高炼钢的技术吗
赵兴怕鲁肃还会提出更加诡异狡猾的提议来,于是直接打住了鲁肃的话头,然后一字一顿地说道:“你可以告诉孙文台,晋国的聘礼早已经准备好了,但不一定全都是孙家人喜欢的。没办法,谁让我儿子女儿一大堆,总得为以后考虑考虑,不然非得把我整穷了不可。”
不等鲁肃说话,赵兴接着说道:“晋国可以将火药的制作配方教给吴州,但吴州必须保证今后不可以对晋国士兵使用,同样的晋国也保证部队吴州使用但作为交换条件,东吴需要给晋国输送几位人才。”
鲁肃只好硬着头皮问:“不知晋国需要哪几人”
赵兴答曰:“我们也不多要,就你和周公瑾,外加一个顾元叹吧。”
鲁肃一阵头晕目眩,苦笑着说:“平西王说笑了。顾雍乃是东吴能吏,公瑾如今更是大公子伯符的至交好友,在下虽然庸碌无为,却也深受吴主器重,只怕这几人都不成。”
赵兴一副就知道你会拒绝地表情,有些脸色不悦地说:“既然刚才三人不成,那东吴便把张纮、步骘和董袭三人送过来吧”
鲁肃一听赵兴这话,心里又是一阵抽抽。这几人之中,张纮和张昭乃是东吴有名的“二张”,如今正是当用之时,孙坚岂会放人,而步骘的才能不下于顾雍,董袭更是一员难得的猛将。于是鲁肃对着赵兴十分坚决地摇头,明确表示这三人也不行。
赵兴这下火了,有些不坏好意地看着鲁肃说:“那你倒是说说,东吴能够给哪几个人”
鲁肃头皮一阵发麻,只好捡如今在东吴还是籍籍无名,甚至还是少年的两个胡乱地说了出来:“汝南富陂吕子明吕蒙和吴县陆伯言陆逊二人年纪虽未满二十,但才华出众,假以时日定能成器。”
赵兴一听鲁肃这话,心里头狂跳不已,但脸上一副被忽悠了的表情,愤愤不平地说:“子敬好算计,竟然拿两个毫不知名的小娃娃来糊弄于我”
鲁肃一脸惭愧,只好诺诺地说:“还请平西王体谅一下肃的难处。”
“罢了、罢了有这二人,也聊胜于无,此一条就算达成”赵兴显得有些无可奈何。
如果鲁肃若是知道赵兴此时心里头早已经乐开了花,只怕要气得拿头撞墙。一下子得了两位大牛人,赵兴的心里头能不乐呵吗
这次他可是充分吸取了以往要人的教训,看中了的,估计对方愿意放的,他偏偏不提,免得引起对方的注意,然后绕着圈地逼迫对方自己提出来,这样就能彻底掩盖住赵兴的真实意图。反正现在谁也不知道吕蒙就是那个阴死了关羽的猛人,陆逊就是气死了刘备的那位猛人,谁让他们现在一个十九岁,一个十七岁呢
敲定了火药这一条,赵兴接着说道:“造纸印刷和排版之术,并非掌握在吾死人手里,乃是晋国当地豪族的不传之密,所以我也不好强迫人家把吃饭的本事贡献出来。不过今后吴州需要大量刊印什么书记文字,尽管来找晋国,我会让这这些商家给出最优惠的价格”
鲁肃一听,赵兴明显是在推诿,可也是丝毫没有办法,于是他把希望放在了自己提出的三件陪嫁上来
第十五卷 威服四方 第七一一章 做人做事留一线
对于鲁肃“好心好意”地提出来的东吴三件嫁妆,赵兴打心眼里没有兴趣,甚至是巴不得孙坚做一回铁公鸡,最好这种“糖衣炮弹”式的嫁妆压根就不要送。
但是赵兴最终的答复还是选择了部分的让步和妥协,而且还得表露出十分感谢,实在不好意思要人家这么多陪嫁的表情来。
这就是谈判的艺术的技巧,咄咄逼人可能把潜在的盟友逼迫到敌对阵营之中取;顾虑重重则有可能助长对方漫天要价的气焰,最终得不偿失。拿捏好火候与尺度,才是谈判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