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54(1 / 2)

排在第一位的,自然是司马懿这个阴狠毒辣的家伙。紧跟在司马懿之后的,却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法真之孙法正。现在天下人尚不知道法正的能耐,但重生而来的赵兴却知道法正是足以媲美“卧龙凤雏”的顶尖谋士。

从正史中分析,对于刘备而言,法正的英年早逝,就好像曹操痛失郭嘉一般。郭嘉三十八岁去世,法正四十五岁去世。郭嘉去世之后,曹操率军南下攻打东吴,结果遭遇了赤壁大败。当时曹操便感慨若是奉孝尚在,他何至于会败在赤壁。同样的,法正死后,刘备执意要率军伐吴,结果遭遇了夷陵大败。刘备兵败之后,诸葛亮曾说:可惜法正没在已死,如果他在,一定能劝下刘备不去打,即使去打,也不会败成这样。

在赵兴看来,司马懿手下一个法正,足以顶得上张松、黄权、费诗等人。正因为他知道法正的厉害,这才同意太史慈带上李儒,同时还给攻益南路军配备了甘宁、关平、王路这几个文武兼备的武将。

太史慈一开始也没有想到能够这么容易便拿下严颜的六万大军,他原本是打算付出三万汉军和交趾土兵的伤亡代价拿下严颜的。如今因为司马懿急于打开通往荆州的道路,让法正带着十万大军去了夷陵,却白白地便宜了攻益南路军。若是司马懿知道他这样的安排后来造成的结果,估计打死也不会让严颜跟法正分开。

正因为损失很小,而且抓获了四万益州士兵,所以太史慈和李儒再次调整了攻打益州的方略。

原本太史慈是打算继续在益州南部装“土贼”,继续等着司马懿送兵过来挨打的。如今因为手下兵强马壮,加之荆州的形势更加严峻,所以太史慈和李儒决定正式亮出攻益南路军的旗号,以横扫一切的面目出现在益州南部,让司马懿死个明白。

太史慈这边越早亮明身份,便能让北线遭遇的抵抗减少,还能牵制东线张任和法正的行动,可谓是一举多得。当然了,这么做对于攻益南路军本身而言是没有多大好处的。毕竟扮猪吃老虎是最爽的事情,就像这次严颜的大败,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弄清楚对手的真实身份,这才导致了轻敌和中伏。若是严颜一开始就知道太史慈带着三员虎将在益州郡等着他,绝对会十分谨慎小心,甚至在犍为属国内据城而守,轻易不深入敌后。

太史慈和李儒做出这样貌似出力不讨好的决定,宁愿将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来,却还是因为大局观的原因。赵兴反复强调说没有大局观的将领无法为帅,便是在提醒手下的将领,要始终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问题,不能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大家都有大局观念,各军之间的掣肘、扯皮、推诿等狗血事情就会很少发生,这对于取得一场战略级的胜利十分重要。

就在太史慈指挥手下三员虎将忙着休整部队,将四万益州士兵打散了分编在各军之中进行磨合操演时,身负重托的法正也带着十万益州新兵抵达了夷陵。

张任此前便收到了司马懿的密信,知道法正此次率大军前来夷陵是为了支援自己快速拔除拦在前方的黄忠和李严,尽管张任心里有些不痛快,但还是亲自出了中军大帐,非常热情地前来迎接法正的到来。

“孝直,我可是日候夜盼地等到你来了”张任一把拉住法正的手,半真半假地说道。

面对张任这位蜀中第一统兵大将,法正这个后辈可不敢托大,非常客气地向张任行礼说道:“吾此来却是专门听从都督调遣,如今益州南部蛮人作乱,我们早日拿下夷陵,攻占南郡,也好解了大都督的忧愁。”

张任见法正分得清主次,而且没有摆出一副鼻孔朝天、颐指气使的姿态,对法正的感官好了不少。他拧着眉毛点头说道:“孝直还需倾力助我早日拿下虎牙山,驻守在我们对面虎牙山上的黄汉升和李正方二将,实在是让我头疼万分”

法正初来乍到,并没有急于表态,而是很谨慎地说道:“一切还需以都督为主,吾对此地的形势尚不熟悉,待吾仔细观察一番之后,定当为都督分忧”

张任赞许地看着法正说:“如此甚好,还请孝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助我早日攻进江陵城内”

法正随后说道:“此次吾从成都带来的十万益州新兵,若论战力实在是有些差强人意,还请都督早日组织军中有带兵经验的将领和老卒对新军进行训练,令其早日投入战场,成为一支真正有用的部队。”

法正主动交出了十万新军的兵权,正是张任心里想说嘴上却不便明说的话。法正的强项是出奇谋、做军师,并非组织部队训练和操演,若是他大包大揽地将练兵的事情抓着不放,张任可就难做了。

第十九卷 中原大战 第九零四章 隐真示假拔虎牙

法正抵达荆门山阵地之后,便将十万益州新兵交给东路军元帅张任,自己则带着数十名护卫扮成山中百姓,将夷陵、佷山和夷道等地的山川地形和风土人情暗中考察了一番,然后返回虎牙山,向张任提出了全新的作战建议。

法正的计谋总结起来,就是“隐真示假、挑拨离间”八个字。

如今算上法正从成都带来的十万大军,张任一方聚集在虎牙山附近的部队已经达到十八万之巨,比之史书中记载的刘备率军伐吴也毫不逊色。刘备伐吴时号称七十万大军,实际上也就不到二十万人。

虽然张任一方的兵力从开始攻打虎牙山时便占据优势,但一直拿黄忠没有办法,关键在于两点。一是虎牙山不利于大军全部展开,就算有再多的兵力,每次正面投入战斗的也无法超过一万人;二是虎牙山上的工事被黄忠修筑得跟只巨大刺猬一般,让益州大军有种无处下口的憋屈感,也不知黄忠这厮从哪里学来的这些“坏心肠”的手段。

张任抵达荆门山之后,也不是没有想过绕过虎牙山,率领大军从长江西岸直扑夷道,然后先取了南郡治所江陵城。但是,以当时的兵力,张任若是先攻夷道,则黄忠便会从虎牙山出兵夺回荆门山,然后将益州军的粮草供应切断,也断绝了益州军后撤的退路。如此一来,则益州东路军必然士气大败,不战而溃。就算东路军勉强还能坚持,但若是刘表派出一支部队从襄阳增援江陵,那么绕道夷道的益州军下一步又该何去何从

正是出于这些考虑,张任抵达夷陵之后,虽然整顿吴懿和贾龙的两支部队,并且指挥大军从黄忠手里再度夺下荆门山,之后却难以再有大的作为。不是张任不懂兵法,实在是虎牙山的地理位置过于特殊和突出,让人很难视而不见。

法正这次提出的计谋,是充分借鉴了张任之前对虎牙山用兵的经验,在绕道夷道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内容。

隐真示假,就是要将荆门山的吴懿和贾龙两部作战经验丰富的八万老兵换下来,让十万益州新军补充上去,给对面的黄忠和李严造成荆门山的兵力还在缓缓增加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