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被说服了。
曹仁知道于禁说的沒错,如果现在还以为自己手中有五万士兵,还可以与围困己方的晋国大军进行一场气壮山河的殊死大战,那就是大错特错。于禁是练兵的高手,对于一支部队能否作战、能否获胜自然看得很清楚,既然他已经觉得曹军士兵有了临阵倒戈的危险,那就说明军心士气确实已经跌至低谷,根本无法再战。
晋国对于降兵的安置之好,早已传遍天下。不论是哪一方势力投降的士卒,只要是汉家子弟,体格强壮、愿意继续留在军中供职,一般都会被晋国大军留下來,经过一番训练之后,便摇身一变成了晋国官兵;至于那些被裁汰的士兵,要么送回乡里做个平民,要么迁徙至西域或者东北分给大片土地,成了一个农场主。
总之,晋国从不杀降兵,而各路投降晋国的降兵,这些年來也沒有闹出任何事情,这就是硬梆梆的道理,比任何劝说和诱降都來得管用
曹仁强忍住心中的痛苦,缓缓对于禁说道:“文则之言有理,今日吾便派人前往赵云军中递上降表,后面的事情,却要辛苦于你了”
说完这短短的一句话之后,曹仁却已经红了眼睛,再也无法往下说。整整五万大军却要在他手中投降,这样的打击已经让曹仁彻底丧失了生存下去的信心和意志。
于禁见曹仁说完这话之后,已是一脸的死志,顿时心中大感不好,急忙说道:“子孝昨夜一宿不曾合眼,先休息吧,诸事由吾來操办即可。”
将曹仁送进内帐之后,于禁赶紧找來亲兵,对亲兵悄悄吩咐了一番之后,便亲自前往赵云军中谈判。
赵云听说曹军副将于禁前來,于是出账相迎,倒是给足了于禁的面子。
二人坐定之后,于禁起身向赵云规规矩矩地行礼,然后说道:“曹子孝将军已经同意率军投降,但他有个要求,还请赵元帅可以成全”
赵云一脸平淡地问道:“于将军不妨说出來听听,如果我能做到,答应了也无妨;若是做不到,却只好作罢”
于禁不敢跟赵兴绕圈子,接着说道:“曹将军希望贵军派出五万步兵带着吾方五万兄弟同赴西域,在中原大战沒有结束之前,这十万人不再返回关内”
赵云听了于禁这个要求,顿时笑了,笑得很开心。看样子,曹仁到最后还想为曹操争取时间。虽然五万曹军投降了,但却吸引了五万晋国的步兵同时退出战场,直到大战结束才返回,这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不跟同归于尽一样么
赵云这么一笑,可把于禁吓得心里只跳。为了救下曹仁一命,于禁打着曹仁的旗号给赵云提要求,万一赵云不同意,岂不是把事情搞砸了。
不等于禁解释,赵云开口说道:“于将军,你觉得在正常情况下,五万曹军步兵能够胜得了三万编制的雄武军或者黑山军么”
于禁略作思索,老实回答道:“无法获胜。”
“我同意你刚才的要求,便让三万雄武军随五万曹军降兵同赴西域,这已经是我最大的诚意了”赵云忽然间释放出浑身上下的煞气,仍然不怒不喜地说出这句话來,差点沒把于禁吓得两腿发软,倒在地上。
能够得到这样的结果,于禁内心十分满意,于是急忙返回本阵,将这个令人感到解脱的好消息传遍各军。曹军士兵听说终于可以不用再与晋国部队打死打生,顿时相互之间抱头痛哭,也不管接下來会去万里之外的西域。
曹仁被亲兵送來的一碗稀粥麻翻在床,整整过了三天才醒过來。等到他睁开眼时,发现自己已经躺在了一张行军马车上,身边正做着只穿了便服的于禁。
曹仁晕晕乎乎地问于禁说道:“文则,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于禁一脸苦笑,回答说:“子孝啊,你可勿要怪我,咱们这是要去西域”
第二十卷 煮酒天下 第九七一章 兄弟同心贵如金
当心如死灰的曹仁听完于禁的解释之后,心中直觉得既怅惘又感动,一时五味杂陈,竟然不知说些什么。
三天前,曹仁本來打算等于禁接手了投降的剩余事情之后,便于帐中自刎以谢曹公的。结果于禁看出了曹仁的求死之心,便劝他到后账之中休息,不久之后又喝了一碗亲兵送來的稀粥,然后一觉醒來便看到自己躺在马车里,而于禁却在身边陪着。
曹仁沒想到于禁看出了自己的求死之心,更沒有想到于禁为了让自己有活下去的理由,竟然打着自己的旗号跟赵云谈条件。最让曹仁沒有想到的是,赵云竟然真的答应了于禁的条件
虽然不是一开始的五万部队护送曹军前往西域,但硬生生从兖州战场之上将雄武军给拽到西域,而且直到中原大战结束之前都不再返回,但这么做也确实对得起曹操了。谁敢放言凭借五万步兵,便能胜了晋国雄武军这种一等一的强军
事已至此,曹仁自然不能再辜负了于禁的一番好意,于是说道:“文则兄,这次却要感谢你留下了我这条贱命,如今我们远离中原,倒也省去了许多烦恼,只是不知曹公來日有会是何下场”
于禁倒是明显比曹仁乐观,他轻松地回答说:“还别说,当时我跟赵子龙谈条件的时候,心里所承受的压力似乎为有生以來最沉重的一次赵子龙果然是天神下凡一般的雄奇男子,如今想來还让人好生佩服。我在去西域和东北两地上反复琢磨,最终却选择去西域,可知为何”
曹仁见于禁沒有正面回答自己的问題,也不着急,有些懒洋洋地问于禁说:“却是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