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更不愿意拿她的重要的朋友的生命去冒险。
眼下最重要的,就是给他们留下信息。
在构思自己该怎样传达信息的时候,安间或从笔记本上抬起头来。望着天花板凝思着。
设在窗帘上的暗号应该是看得懂的吧,毕竟,她对这类玄学的问题是相当了解的。
既然是自杀,总得留有遗言或是遗书什么的。才显得真实。那么,就留一段遗言吧。
这段遗言,表面上看是一个意思,但是把所有的字母拆分重组后,则会形成另外一句完全不同的话。对此,安必须安排一个合理的提示,能够让木梨子他们注意到。
让这个女孩在临死前,把一张写着“361页”的纸角塞到她的手里,借以代指日历上的某页,似乎也并不难猜透。
自己再在日历的361页上留下“重组”两个字,这已经算是很明显的提示了吧。
接下来就是木桶
不到一个小时,安便从笔记本上抬起了头,说:
“好了。”
郭品骥讶异地挑挑眉毛,问:
“这么快”
安直起了身子,把笔记本合上,此时,她的心境已经彻底调整了过来,看着郭品骥的时候,眼神也不再闪烁闪躲,而是充满了震惊和淡淡的鄙夷:
“设计自杀并不是很难。”
郭品骥挑了挑眉毛,说:
“愿闻其详。”
安把自己的构想简单地向郭品骥描述了一下。
郭品骥刚才提过,这个和自己长得极像的女孩一直住在自己的楼下,那两人房间的格局应该差不了多少。几乎没有人来过这个安租住的地方,住户都搬出了,就连房东也去了国外,根本没人知道这个楼栋的住户楼层安排,那么,只要更换了楼道里的楼层标牌,就能达到偷梁换柱的效果,让人误以为,那个女孩的家就是安的家。
这样一来,警察就算调查起现场的痕迹,也看不出什么异常来。
讲完自己的构想后,安望着郭品骥充满赞赏的眼睛,冷冷嗤笑一声,说:
“这是现场布置的部分,我一会儿会去对了,这个要替我自杀的人叫什么名字”
郭品骥正听得兴致盎然,随口道:
“都快要死的人了,还管她叫什么名字你快说,接下来怎么安排”
看到从郭品骥眼中射出的、掺杂着好奇和冷酷的眼神,安说:
“我需要去她的家里一趟,把她家里的窗帘换成我改装好的窗帘,顺便把我的日历、木桶和镜子换过去。”
没想到,郭品骥爽快地摆了摆手,说:
“这个你不用亲自去,你只要布置好了,叫她按照你的吩咐换上去就好。我可不想出什么岔子。万一警察在调查现场的时候,发现了属于其他人的指纹或是痕迹,那就不好玩儿了。”
果然,还是被他识破了。
安还是想多努力一把:
“如果他们家窗帘的规格和我家的不匹配呢”
郭品骥的嘴角漾起一抹魅惑的笑容:
“不用担心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不过,如果你实在在意的话”
郭品骥甩出了一叠照片,笑眯眯地说:
“你就看看这些,你就知道,你完全不用担心,也不用考虑在这方面动什么手脚。”
在看过了住在自己正下方的替死女孩的房间照片后,安的确相信了郭品骥的话。
因为。她家的布置,完全是跟自己家里的一模一样的。
电视的品牌、尺寸、大小,书桌上文具的摆放。包括书架上书的摆放次序,都和自己家的分毫不差。要不是仍存在着些微的不同。比如说她家的窗帘和自己家的窗帘花色不同,安恐怕都要以为,这些照片是郭品骥偷偷潜到自己家里拍摄的了。
看来,郭品骥早就计划好了一切,只等着一个合适的时机跟自己摊牌。
还真是计划周密啊。
安略带嘲讽地想着,把想要在她家留下自己的痕迹、从而引起警方怀疑的念头收了起来。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自己确实只能从暗号的设计上下手了。
安又花了一个小时。在郭品骥和那个替死女孩的双重监视下,把自家窗帘上星宿的位置做出了小小的调整和改动,在日历和镜子上留下了自己的笔迹,并剪了一块小牛皮。巧妙地放进了牛仔裤的皮带里。郭品骥还搭了把手,帮安把写着字的铁片镶嵌入了木桶的底部中。
当然,这一切准备活动做完后,留在这些东西上的指纹都被擦去了。
郭品骥看守得很严,绝对不允许安伺机留下什么特别明显的记号。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他“绝对不能允许现场痕迹的伪装上犯下愚蠢的错误”。
把现场布置好,已经是凌晨四点了,忙完之后,郭品骥也有些累了,趴在安家的书桌上。问安:
“好了,现在现场搞定了,你还没说,打算让你的小替死鬼以什么样的方式死去呢。”
单看郭品骥趴在桌子上,牲畜无害地微笑着,任谁也想不到他居然会是那么一个恶心的变态杀人狂。
安斜睨了他一眼,捏紧了拳头,口吻却很平淡地说:
“她只需要回到自己的家里,用榔头把所有的门窗锁都砸坏,让人从外面无法开启,这样,一个密室就形成了。然后,她的死亡方式,是在浴室里上吊。可是,重要的一点是,她必须在身上倒满可燃物体,并准备一个酒精灯,放在垫脚的凳子下,当她踢翻凳子,准备上吊的时候,她就会着起火来。”
郭品骥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好像是联想到了安所描绘的场面,他咂了咂嘴,说:
“果然够狠,不愧是从我神学院出来的人。”
一听到郭品骥这么说,安的心又是一空,不由自主地追问:
“我到底和神学院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