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72(1 / 2)

专门修订了高阳的县志,而且做了序言,他还注意扶持农桑,关心百姓的疾苦,高阳县乃至于保定府的官员,都是非常尊重他的。

不客气的说,孙承宗的家族,在保定府和高阳县,属于最大的望族。

这种情况,令苏天成更加的担心。

苏天成带着一百骑兵,来到了高阳县,想要默默无闻,可能xg也是不大的。

高阳一带,虽然很少遭遇到后金的so扰,但这里的老百姓,都清楚后金骑兵的彪悍和残酷,jg惕xg是很高的。

苏天成一行人的行踪,县衙很快就知晓了。

高阳县的典史,带着巡检司的军士,前来拜访的时候,苏天成感觉到好笑,看来京畿一带的知县,架子都是不小的,自己带着一百军士,来到高阳县,架势就不一般,能够摆出来这样的架势,显示身份也是不一般,按说知县应该是要出面的,可来到客栈的,居然是典史。

闲聊几句话之后,典史知道了苏天成的身份,大为吃惊,连声说得罪了。

苏天成有些奇怪,不知道典史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反应,按说自己不过是江宁县知县,距离保定如此的遥远,不可能有着什么名气的,难道说典史来之前,怀疑了自己的身份吗。

很快,高阳县知县赶来了,进入客栈之后,一个劲的说县衙的事情多了,没有来得及接待,一定要苏天成到官驿去居住,苏天成婉言谢绝了,说是自己带来的人马太多了,增加县衙的负担,很是不好意思的。

在和知县聊天的过程中,苏天成知道了,原来自己在北直隶,很是有名气的。

主要还是智斩不沾泥、生擒紫金梁、剿灭老回回的事迹,这些事迹,已经被编为了快板,在北直隶一带流传了,在北直隶老百姓的眼里,自己无所不能,剿灭流寇手到擒来。

苏天成禁不住苦笑了,自己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难怪上次老回回一定要找到自己,想方设法的剿灭自己,原来根源在这里啊,有了民间的大力宣传,流寇的首领,肯定是不服气的,想方设法都要对付自己,如果斩杀了自己,流寇岂不是威名大振。

高阳县知县得知苏天成是来拜访孙承宗的,脸上带着崇敬的表情,孙承宗虽然辞官了,但爵位还在,依旧是朝廷从一品的荣禄大夫,身份显赫,加之孙承宗是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这一层的荣耀,无人不知,在高阳县,说起孙承宗,谁的脸上,都要露出来仰慕的神情的。

苏天成的内心,更加的嘀咕了,孙承宗在保定有着如此高的威望,会不会拒绝到南厩去,这也是说不准的事情,如果完全依靠圣旨来强迫,那也显得不尊重孙老先生了。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

第二百六十四章孙承宗出山

既然来意已经明确了,苏天成也不想耽误了,他计划直接去拜访孙承宗。

虽然说想法很多,身上也带着皇上的旨意,不过还是要低调,要做出来足够的姿态,关键是说服孙承宗,让这位七十一岁的老人,能够到南京去。

在高阳县知县的陪同下,苏天成来到了孙承宗的府邸。

眼前的情景,令他大为吃惊。

府邸的大门已经打开了,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带着众人,等候在府门前面。

老人的jg神很好,面sè红润,脸上的表情是恬静的,看上去就知道,是饱经风霜的。

这位老人,无疑就是大名鼎鼎的孙承宗了。

看见这样的情形,苏天成的心放下去了一大半,他不仅想到了几百年之后,那些打江山的老前辈,他们的觉悟是非同一般的,只要是上级安排的事情,绝对不会含糊,他们不讲究什么待遇问题,一辈子枪林弹雨,经历太多,想到的就是奉献。

“江宁县知县苏天成,拜见孙大人。”

“苏大人客气了,老夫早就听说苏大人的事迹了,年少英才啊。”

“不敢不敢,晚辈还要向大人多学习。”

苏天成低调的态度,是真心的,在这位经历坎坷、大器晚成的老前辈的面前,他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就算是将自己前世和今生的年纪加起来,也不到七十岁。

苏天成低调真诚的态度。很快赢得了孙承宗的好感。

苏天成的来意,孙承宗已经知道了。

这里面的安排。苏天成是不知道的,朱由检为了孙承宗能够爽快的答应到南京去,特意安排了锦衣卫,以最快的速度,将苏天成的来意告知了,而且将相关的奏折,也带到了高阳县,可以说。在苏天成到达高阳县之前,孙承宗已经进行过详细的思考了。

苏天成跟随在孙承宗的身后,直接到了书房。

这样的安排,再次出乎了他的预料,一般来说,自己首先是到会客厅的,寒暄一阵子之后。若是有什么大事情需要商议,接着到书房去,可来了之后,直接到书房,说明孙承宗已经知道自己的来意了。

苏天成不仅想到了朱由检。

他对朱由检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不管朱由检是不是有些做作的意思,人家身为皇上,九五之尊,在自己面前,不需要做出来什么姿态。看来历史书中,对朱由检的描写。还真的是反过来的,人无完人,自己凭借的是穿越的优势,要是也出生在这个时代,接受的是同样的教育,不见得有多么远见的卓识,想想以前那个苏天成,还不是窝窝囊囊的。

孙承宗知道自己的来意,一定是朱由检事先通报了消息,在这样的小事情上面,朱由检能够如此的细心,看来他对臣下的信任,还真的不是嘴上吹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