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71(1 / 2)

从朝廷换帅,孙承宗主持剿灭流寇事宜之后,流寇的活动范围受到大幅度的限制,孙承宗拿出来对付后金满洲八旗的战术,稳扎稳打,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重在限制流寇的活动范围,坚守重点地区。

这样的战术,令高迎祥等人大为头疼。

上次大胜朝廷军队的兴奋劲,早就消失了,相反,因为活动范围的缩小,首领之间的矛盾开始凸现出来,经常因为粮草的问题,发生冲突。

这种情况下,高迎祥不得不冒险了。

想着继续打一次大胜仗,没有可能xg,为今之计,是开辟出来的战场,不能够继续死守在陕西,只要能够深入到山西,突破朝廷军队的重点防线,就算是取得又一次胜利了。

这是一项较为困难的任务,想不到张献忠主动承担了。

而且张献忠选择的路线,居然是直接进入山西平阳府。

这条线路,是众人害怕的路线,他,江宁营的名气太大了,平阳府紧邻河南府,若是惊动了江宁营,遭遇毁灭xg的打击了,不一定能够逃回陕西了。

不得不说,张献忠的选择还是正确的,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太原府和大同府,因为孙承宗的严密布置,已经很难突破了,平阳府因为紧靠河南府,守卫松懈很多,大概是孙承宗想到了,平阳府紧靠河南府,江宁营有这不一般的威名。

张献忠带领五万军士,突然从延安府出发,以最的速度,通过延川,直插山西平阳府,带到孙承宗发现,张献忠已经进入平阳府的永和县境内了。

苏天成从锦衣卫暗线得到的情报,张献忠的打算,估计是路过平阳府,到达沁州或者是泽州,至于说准确的路线,暗线也不知道,估计只有张献忠自己知道。

张献忠行军的路线和目的,非常重要,若是跟随在后面追剿,效果肯定是不好的,必须要预测到张献忠准确的行军路线,有目的的予以打击,效果才有可能好的。

苏天成看着地图,苦思冥想。

这样的分析,只能够依靠他自己。

一天多时间下来,头都想疼了,苏天成也没有摸索出来所以然,张献忠走哪条线路都是可以的。

大军已经进入了山西,来到了平陆县。

摆在面前有三条道路选择,第一条线路,经过夏县到达降县,接着到翼城,这条线路,目的是张献忠大军准备进入泽州,第二条线路,经过夏县,曲沃,平阳府城,到达岳阳,这条线路,居中扼守,观察张献忠大军的走向,随时可以追剿,第三条线路,经过平阳府城之后,直接到汾西,这条线路,就是准备张献忠大军进入沁州的。

初看起来,第二条线路是最佳选择,其实不然,大军驻扎在岳阳,看似两边兼顾,但距离太远了,侦查得知张献忠大军的意图,想着打伏击或者是正面对决,几乎没有可能xg了,只能够跟在张献忠屁股后面追,这样战果会大打折扣,甚至是打不着。

苏天成开始面临最为重要的考验了,必须在第一条线路和第三条线路中间,选择一条。这一次的判断,必须准确,准确情报不可能知道,等待张献忠自己显露出来意图,那就太晚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百一十三章群英会

江宁营将士抵达安邑。欢迎来到阅读

必须要做出来选择了,大军下一步究竟向什么地方前进。

苏天成、孙传庭、毕懋康、熊子健和各营的千户,齐聚在中军帐。

作为苏天成的随从,王大治和柳敬亭也在中军帐里面。

山西平阳府,是苏天成的家乡,到了这里,众人都有着一番别样的心思,如果能够在平阳府打一个大胜仗,这是最好的,苏天成能够在家乡露脸,这比衣锦还乡加荣耀。

苏天成可没有想那么多,一路上的行军,江宁营没有麻烦地方官府,没有提到粮草补给的事情,自带的粮草很是充足。之所以要加行军速度,也是因为时间的要求。

张献忠带领的五万流寇,绝大部分都是兵,行军的速度自然要慢一些的,这是苏天成的优势,必须要抓住的优势。

众人都在沉思,三条线路,全部都提出来了,必须是做出来决定的时候了。

斥候早就派出去了,可路途遥远,短时间不可能获得情报,若是完全依靠斥候的情报,时间上也是来不及的。

中军帐里面,沙盘早就做好了,平阳府城各州县位置都标注出来了,白sè的粉末代表了官道,白sè的旗帜代表了流寇从陕西进入山西平阳府的方向。

白sè旗帜插到了吉州的位置。

从吉州出发,同样有三条线路可选,通过太平、曲沃往翼城方向前进,进入泽州,通过洪洞进入岳阳,左右观望选择。通过蒲县、汾西,进入沁州。

现成的情报是没有的,江宁营必须做出来决定,选择前进的路线。

熊子健站在沙盘旁边,首先介绍了情况。

他跟随苏天成行动。名义上负责后勤运输,实际上也是江宁营的参谋长。

在介绍情况的过程中,熊子健将自己的预测和想法也说出来了,经过了几年时间的磨砺,特别是在五军都督府那段时间,熊子健的进步还是很的。

众人详细听取熊子健的情况介绍。

熊子健认为。张献忠最大的可能xg,是通过洪洞进入岳阳,这条线路,进可到泽州、沁州和璐安府,若是形势不好,也可以退回去。回到陕西。

他的理由,流寇习惯于流动作战,一定会选择于己有利的战术,加之流寇队伍庞大,需要粮草,这种情况下,多半是不会冒险的。

熊子健的这种认为。是很有道理的,多年来,流寇都是遵循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活动的,两次出现的意外情况,一是进攻中都凤阳,遭遇惨败,二是围魏救赵,歼灭朝廷近两万将士,去的了胜利。这两次的情况,与流寇造反九年时间比较。微不足道。

熊子健说完之后,孙传庭首先发表了意见。

“苏大人,毕大人,诸位兄弟,我觉得熊大人说的是有道理的。流寇下一步的行军路线,对于江宁营接下来的战备,尤为重要,我赞成熊大人的预测,江宁营应该前往岳阳集结,就算是流寇不选择这条线路,江宁营也可以居中做出来决定。”

众人纷纷开始发言,几乎都是赞成这个意见的。

毕懋康没有发言,他对于战术方面的情况,不是很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