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到了如今,朝中大臣和社会各界都知道,这一条“大逆不道”的建议,就是苏天成提出来的,也就是说,真正的责任是在苏天成的头上的。
苏天成清楚,孙承宗等人,肯定是要找到他的。
苏天成没有等多长的时间。
九月十七ri,他来到了紫禁城。
孙承宗、刘宗周和黄道周都在华殿,除开三人,殿内没有其他人,看来是经过了专门的准备的,要知道,三人是非常忙碌的,圣旨下达之后,前来拜访的人,排成了长队,而且这些人,主要还是宗人府的人,身份不一般的。
孙承宗是从一品的官员,刘宗周和黄道周都是正二品的官员,苏天成是正三品的官员,在三人的面前,他是下级,所以说,礼节是不能够少的,这里是紫禁城内的华殿,是办理公事的地方,是需要礼节的地方。
苏天成规规矩矩的稽首行礼。
“苏大人,官和刘大人、黄大人今ri请你来,是有着一些事情,想着与你商议的。”
“大人请吩咐,下官一定知不言言不尽。”
“好,第一个问题,皇室子弟进入朝廷,他们的爵位该如何落实。”
“下官以为,他们已经有爵位了,不需要继续落实。”
“第二个问题,皇室子弟,身份特殊,若是入朝为官了,见到上级官员,或者是同僚之时,该如何对待。”
“下官以为,皇室的尊严还是在的,皇室子弟入朝为官,主要是需要处理行政事务,署理政务方面,一样要听从上级的意见,按照朝廷的敕令、皇上的圣旨做事情,至于说在平ri的接触中间,上级和同僚还是要考虑到其皇室子弟的身份。”
“宗室子弟如何参加科举考试。”
“除开王世子,其余诸位宗亲,悉数需要参加科举考试,才能够入朝为官的。”
“好,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藩王都有各自的封地,若是做官了,是否在自身的封地做官,还是在异地做官。”
“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最好的办法是异地做官,依照下官的认为,这封地的政策,也该破除了,藩王尽可以在京城,不需要分封到各地,那样不便于协调和管理。”
孙承宗、刘宗周和黄道周的脸sè都很是严肃,他们没有想到,苏天成的回答这样的干脆,如果说取消藩王的封地,实际上是变相的剥夺了藩王的一些权力,藩王离开了封地,或者说封地不存在了,所具有的封地特权,自然也要取消了,让藩王到京城去居住,表面上看,是对藩王的照顾,实际上是一种监视的举措,而且,各地的藩王,兼并了很多的土地,若是离开了封地到京城去了,法管理这些土地,只能够是卖出去的。
孙承宗首先点头,苏天成考虑很是仔细,细节都想到了,既然藩王和藩王子弟可以入朝做官,那他们也没有必要呆在地方上了,藩王集聚的最大财富土地,自然就要变卖,这对于缓解土地的兼并,让诸多的农户和佃户有土地耕种,增加朝廷的收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刘宗周和黄道周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半个时辰之后,孙承宗转移了话题。
“苏大人,你提出来了这样的建议,官和刘大人、黄大人可要吃苦了,官听说了,一些藩王已经上奏折,恳请进京,他们进京的目的,谁都是知道的,偏偏这个时候,你要到陕西去上任了,要不是陕西的情况特殊,官真的会将你留在京城的,官知道,你一定是有着人选推荐的,出来晋王和福王世子,还有其他的推荐人选吗。”
苏天成笑了笑,除开朱审烜和朱由菘,他确实没有其他的推荐人选了,自己马上要到陕西去了,封地在陕西的藩王,只有两个,一个是封地在西安府的秦王朱存枢,另外一个是封地在汉中府的瑞王朱常浩,这两个藩王,他不熟悉,根就不认识,不过,自己提出来了藩王和藩王子弟可以入朝为官的建议,相信到了陕西之后,一定能够得到藩王大力的支持,这些藩王可不笨,知道结交好自己了,子弟很有可能直接入朝为官的。
“大人,下官没有其他的推荐人选了,晋王和福王世子,下官都接触过,确实有能力的,尽管说晋王和下官有着不一般的关系,但下官秉承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原则,只要是有能力的,下官会毫不犹豫举荐的。”
离开紫禁城的时候,苏天成的心思已经转移了,转移到陕西去了。
明朝的藩王太多了,这也是藩王所事事,吃了睡,睡了吃,老婆自然就多了,生下的儿女也就多了,几百年时间延续下来,已经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了,要说孙承宗等人,还确实不好安排,职位只有那么多,好在苏天成的奏折里面,已经提出来建议,不管是谁,进入朝廷做事情的时候,一样要从下面做起,除开藩王人,其余的子弟,安排的时候,可以考虑安排知县一类的职位,甚至是县丞、主薄之类的职务。
朱由检同意了这样的建议,所以说,在安排人员方面,孙承宗等人的co作余地是很大的,至于说地方的好坏,那不是苏天成需要思考的问题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第四百七十七章特权巡抚
穿越七个年头了,一路走来,苏天成完全适应了大明的生活,他的仕途,也是从基层一步步上升的,乡试、会试和殿试,很是平稳,波澜不惊,殿试榜眼的身份,令他有了很大的活动空间,当初选择外放,这项众人不能够理解的选择,如今也呈现出来良好的效果了,不过,在二十五岁的时候,出任陕西巡抚,还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要是按照几百年之后的比较,那就是出任了省委书记了,二十五岁的年纪,做梦都不要有这样不切实际的想法。
不过,大明朝毕竟和几百年之后,有着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在管理体制上面,有着典型的悬殊,总体来说,几百年之后的省委书记,权力大很多的。
苏天成虽然是巡抚,但是在官吏的任命上面,还是受到了限制,五品以下、七品以上的官员,悉数要通过吏部考核,四品包括四品以上的官员,任命的时候,需要皇上亲自考校,所有七品以上的官员,都是通过圣旨的形式任命的。
也就是说,官员任命的权力,主要还是在吏部和内阁。
几百年都是这样,各地的巡抚早就习惯了。
可苏天成不能够习惯,如果不能够掌握官吏的任免权,他法放开手脚做事情,在诸多的方面,都要受到限制,若是陕西某地的官吏,与上面有着不一般的关系,他这个巡抚,最多也就是将人家撵走了事,而且在官员调整方面,也是缩手缩脚,身为巡抚,重点是管好知府、知州和知县,管好了这些主管,就能够做好陕西的事情。
人事任免权是第一位的,只有掌握了官吏。才能够做很多的事情,包括经济上的改革,也包括土地方面政策的微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