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31(1 / 2)

上给晋王回信,告诉晋王,千万不要想着在山西为官,绝不能够有这样的想法,朝廷历来都是要求回避的,我是山西平阳府人,但绝不能回到山西去,这是朝廷的规矩,也是为了避嫌,藩王有着各自的封地,他们对封地内的情况熟悉,想着能够就近做官,这种心情,我可以理解,但朝廷的大人会怎么看,随便找个理由,就可以弹劾了,甚至会说出来藩王的目的,就是占山为王,更有甚至,会说藩王的目的是造反。”

朱审馨的身体颤抖了。

苏天成的语气缓和下来了。

“好了,你也不要紧张,明日我去求见孙大人、刘大人和黄大人,给三位大人禀报一下,藩王的这些要求,悉数都压下来,不要在朝廷上面公开就是了。”

待到朱审馨情绪平稳下来之后,苏天成说出来了自身的想法。

“晋王的事情,其实我考虑过,早就给孙大人说过了,估计这一次,晋王是第一批被直接安排的,具体的地点,我也想过了,暂时不要到京城,京城里面的情况太复杂了,稍微不小心,就会陷入到争斗里面去,晋王毕竟没有做过朝廷官员,对很多的情况,都不熟悉,目前的情况来看,最好是到陕西去,和我在一起做事情,这样就顺利很多了,陕西这次的官员,会大幅度的调整,我考虑,晋王到陕西去做知府,争取在短时间之内,做出来成绩,为自己打下很好的基础。”

“夫君,其实妾身也不想哥哥到京城来,若是哥哥能够到夫君的身边,那就太好了。”

“问题不会很大的,明日我去找孙大人,直接说明白,陕西正好有职位,此外,晋王的身边,还要有人辅佐,我考虑江宁县的蓝桥正可以到晋王的身边,我身边的苏俊,可以排到晋王的身边,有了这两人的辅佐,问题应该不大了。”

苏天成不会想到,他的这个建议,真的被采纳了,而且后来的事实表明,他走出来了关键的一步,得到了藩王的支持之后,在人力和财力方面,壮大了很多,也为他创造辉煌,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第五百零二章再一次的说服

见到了孙承宗、刘宗周和黄道周之后,苏天成才发现,原来朱审馨说到京城里面的议论,很是委婉,关于皇亲国戚步入朝廷做官的事情,反对的声音很是强烈,甚至有御史和给事中,准备着在朝堂上面,以死相谏,阻止这项政策的推行,内中的原因是很多的,不过苏天成分析出来的原因,是主要的原因。

朝廷里面的党争,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远在地方上的苏天成,并不是很了解这些情况,所以说,他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是说服了皇上,一切的事情都是顺理成章了,殊不知现实情况,远非这样。

孙承宗等人,承受着强大的压力,几乎所有的朝廷官员,都是反对的,要命的还不是这方面的原因,就连孙承宗、刘宗周和黄道周等三人,态度也在发生动摇。

看来皇权和臣权的斗争,完全凸显出来了,想要做好这件事情,确实不简单。

皇上依旧不能够出来召见大臣,所以说,苏天成想着见到皇上,再一次阐述观点的想法,显然是做梦。

其实苏天成是没有充分的预计到压力的。

不要说藩王和藩王世子,就算是迎娶公主和郡主的仪宾,都不能够进入官场,而且其家人都不能够进入官场,可见明朝的这种规矩,是多么的严格。

孙承宗、刘宗周和黄道周三人,需要对抗的几乎是整个朝廷的官员。

孙承宗的神情很是严肃,他已经知道了苏天成的来意。

刘宗周和黄道周坐在一边,暂时没有说话。

眼前的这种气势,已经说明了形势是多么的严峻。

苏天成慢慢醒悟过来了,看来在大明朝,想要做每一件事情。都不亚于一场恶战,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恳请皇上下圣旨,还要说服具体办事的官员。

“坤元,你说的事情,老夫已经考虑很久了。只是目前朝廷之中,议论很多,诸多的同僚,几乎都是不同意藩王以及藩王世子出来做官的,至于说参加科举考试,更是不行,老夫也归纳了不少的意见,写成了奏折,你先看看。”

接过奏折的时候。苏天成的心在下沉,看来孙承宗等人,认识确实是有所改变的。

他用最快的时间,看完了奏折,孙承宗等人提出来的意见,并非是不推行这项政策,而是考虑到目前的实际情况,暂缓推进。

苏天成沉默了好一会。

他需要思考。在皇上面前说的那些话,不需要在孙承宗等人的面前说。他们都是明白的,目前最大的压力,是这项政策,已经触及到文官集团的切身利益,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什么事情都是能够做出来的。在这件事情上面,皇上成为了孤家寡人。

此刻,苏天成禁不住有些佩服朱由检了,难怪朱由检要求孙承宗、刘宗周和黄道周三人共同来办理这件事情,看来还没有开始推行。朱由检就知道了压力。

这个时候,苏天成不得不再一次的绞尽脑汁,彻底说法孙承宗等人了。

不管怎么说,孙承宗等人,也是文官集团之中的人,而且是重要的力量,推行这项政策,他们也可能受到影响的,刘宗周和黄道周两人,是大儒,认识更是有些固化了。

“晚辈看过奏折了,感觉到诸位大人提出来这份奏折,有些不合时宜。”

仿佛知道苏天成要这样说,三人没有太大的反应。

“坤元,那你说说,老夫和刘大人、黄大人应该怎么做。”

“晚辈不敢指使诸位大人应该怎么做,晚辈只能够说出来自身的看法,供诸位大人参考。”

孙承宗等人都没有说话,看着苏天成。

“晚辈与诸位大人之间,关系不一般,所以说,晚辈说话很是直白,还请诸位大人能够耐心听晚辈的解释。”

“藩王以及藩王世子进入朝廷为官做事,这是晚辈提出来的建议,这里面的道理,晚辈不想做过多的解释,抛开那些所谓的借口,仅仅是说到要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