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05(1 / 2)

用交战了。

得知被江宁营将士包围,流寇军士的斗志完全消失了,他们没有想到抵抗,他们也认为,不可能迎战江宁营,闯王李自成率领的九万大军,都败在了江宁营的手下,这里不足万人,恐怕不需要交战,首先就崩溃了。

贺人龙虎视眈眈,罗汝才全无斗志,这场战斗的结局,已经确定下来了。

贺人龙想到了苏天成的嘱托,对着不远处的罗汝才大声开口了。

“想必你就是罗汝才吧,绰号曹操,本官是左佥都御使、江宁营步兵营卫指挥使贺人龙,绰号贺疯子,本官率领江宁营大军,特来围剿你们,流寇大势已去,李自成被押解到京城斩首了,本官不想生灵涂炭,若是你们放下武器,本官可以考虑,饶过军士的性命。”

贺人龙从来没有说过这样的话,尽管是苏天成特意嘱托的,他说起来还是有些拗口。

罗汝才沉默了一会,抵抗没有意义,看看身后的军士,斗志全无,一旦交战,等同于被宰杀的羔羊。

“贺大人,我罗汝才自打崇祯元年造反,十余年过去了,也足够了,闯王李自成战败之后,我就就知道大势已去了,我可以投降,不过为也是有条件的。”

憋足了一股劲,准备发动进攻命令的贺人龙,听见罗汝才这样说,有些猝不及防了,差一点破口大骂了,辛辛苦苦跑这么远,目的就是要大干一场的,看眼前的局势,可能动不了手了,这样的滋味是很难受的。

想到了苏天成的嘱托,黑着脸的贺人龙点点头。

“贺大人,这些军士,跟随我多年,他们没有多大的罪过,只是按照我等的要求造反的,还请大人饶过他们,至于说我,随便大人的处置。”

贺人龙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这样不抵抗就投降了。

其实这也是贺人龙没有想到的,江宁营将士突然出现在这里,罗汝才和流寇没有丝毫的准备,士气本来就低落了,不可能和江宁营抗衡,与其做无谓的抵抗,不如投降。

罗汝才很快下马,要求身边的亲兵将自己绑起来了。

身后的军士都放下了手里的武器,表示投降了。

贺人龙也没有办法了,这种情况,他没有预料到,但人家已经放下武器了,总不可能继续大开杀戒了,这是江宁营不允许的,自己也不能够违背。

身上还有一个信函,那是苏天成留下的,告诉他在战斗结束之后,打开信函。

这个时候,还没有开始的战斗已经结束,贺人龙打开了信函。

看完之后,贺人龙马上发布命令了。

斥候营一百人,加上一千将士,押解罗汝才以及其他重要军官,以最快的速度回到成都,将这些人交给秦良玉,其余俘虏,押解到龙安府,交给当地官府。

第六百一十四章剪不断

出任蓟辽督师,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了,苏天成一直都是外放,并没有在朝廷之中做事情,除非是内阁阁臣,就算是六部尚书,一般也是出任辽东经略,可苏天成直接出任了蓟辽督师,而且有着便宜行事的职权,直接代表了皇上,这说明了朱由检的高度信任。

当然,这里面有苏天成的智慧,主要还是将太子推在了前面,将很多的功劳都归功于太子,这样做既能够保证自己的想法悉数得到实现,也能够转移功高震主的危险。

剿灭流寇,耗费了苏天成极大的体力和精力,所以说,他想着在家里好好休息一下,加之皇上准予的假期,也有两个月的时间。

蓟辽督师的办公府邸,在宁远。

宁远在山海关之外,属于关宁锦防线的重要地点之一,这条防线是孙承宗主持修建的,专门为了抵御后金,整条防线以山海关为后盾,以宁远为中坚,以锦州为先锋,相互呼应,筑有多个堡台作为联防的据点,关宁锦防线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为关宁防线,全长一百公里,从山海关到宁远,北段一百公里,自宁远开始,经过松山、锦州,重点到大凌河。

这条防线非常的坚固,在抵御后金侵袭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宁远距离京城大约九百里,快马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

虽然还没有到宁远去正式上任,但苏天成已经详细看过了辽东一带的地图,应该说,这些地图他看了很多年了,穿越之后,他最大的目标之一。就是彻底歼灭后金,维护大明朝的统治,同时进行一系列的改良,令大明朝依旧成为全世界的老大。

修筑关宁锦防线,孙承宗的初衷是很好的,但可惜的是。随着大明朝和后金的数次交手,明军早已经退缩在关宁锦防线的几个重镇里面,特别是在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后,明军大败,丢失了大凌河,已经无力完全固守关宁锦防线,只能够是龟缩在城镇里面,依靠险要的地形和不断加固的城墙,抵御后金的进攻。

尽管说担任蓟辽督师是非常荣耀的。但也是充满危险的,前任的蓟辽督师袁崇焕,身首异处,被朱由检斩杀了,历任的辽东经略,命运也不是很好,这大概是因为后金过于的强悍,明军与之交手。大都是大败而归。所以说,这个令人羡慕的职位。也是朝廷里面的文武大臣身为恐惧的,谁都不愿意被排到辽东去。

大明和后金的战斗,从万历年间就开始了,真正的转折点是萨尔浒之战,这场于万历四十六年进行的大战,以大明朝惨败告终。从此之后,大明朝有战略进攻转为了防守,后金有战略防守转为了进攻,整体的局势开始逆转,其后的大凌河之战。更是伤了大明朝的元气,令大明军士异常惧怕后金鞑子,这种情况,持续多年了。

崇祯九年,苏天成率领江宁营将士进京勤王,大败入关的后金鞑子,歼灭鞑子达到三万余人,令大明朝上下为之一振,自从这一战之后,后金开始收缩防线,关宁锦一带相安无事,持续到了如今,已经是两年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