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元气大伤,大明难以取得胜利,坚持到最后的结果,恐怕是皇太极的惨胜。
“第二个目的,就更加的简单了,听闻皇太极勇武过人啊,我没有机会见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我有些不服气,都说皇太极勇猛,我没有领教过,自然是想着讨教一番的,就说这次攻打大凌河城,我早早的将消息放出去,目的就是想着皇太极能够派出重兵把守,派出重要的将领来把守,想不到皇太极真的听话,派出了岳托和孔有德这两元大将,这么重的大礼,我岂能不接受啊,攻下了大凌河城,生擒了岳托和孔有德等人,总是要对皇太极表示感谢啊,我觉得,皇太极的身体那么好,这样一点小气,是能够忍受的。”
说完这个目的,屋里爆发出来了爽朗的笑声。
这肯定是解气的,特别是对于边军来说,这么多年了,边军被后金鞑子压得喘不过气来,却又无可奈何,好不容易打了一场大胜仗,庆贺的同时,也是要发泄一番的。
“呵呵,想必这封信,一定能够打动皇太极的。”
苏天成何尝不知道,给皇太极写信,冒了极大的风险,多方考虑之后,但他只能够这样做,虽说给众人解释的时候,显得很是轻松。
朝廷还没有做好准备,无法和后金决战,这个担子,自己还挑不起来,穿越十个年头了,他做事情是越来越谨慎了,没有十足的把握,就不要去冒险,除非是万不得已。
其实在剿灭流寇之后,苏天成就发现了不对,这种情绪来自于朝廷,甚至可以说是来自于皇上,皇上的好大喜功,还是有些突出的,每每取得了一场的胜利,就表现出来狂喜的姿态,似乎大明朝突然之间焕发青chun了,当初的目标实现了,其实事情哪里有那么简单,军事上的胜利,不能够解决基的问题,老百姓吃饭穿衣的问题,才是最为关键的,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贸然的发动多起的战争,吃亏的还是老百姓。
但朝廷庆贺胜利,苏天成是不能够阻止的,总不能说胜利了,也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这是人之xg,但喜悦的同时,还是要看到存在的问题。
皇上已经透露出来剿灭后金的想法了。
其实皇上最为担心的,不是流寇,而是后金。
苏天成很清楚这一点,自己在四川,还没有彻底的剿灭流寇,就被派到辽东来了,出任蓟辽督师,这说明皇上的注意力,已经放到了后金的方面。
这是苏天成必须要考虑的,也要表现出来态度的,剿灭后金鞑子,肯定是终极目标,但过程不能够着急,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说剿灭了后金鞑子,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苏天成的计划远不是这样,他的目标很是远大,也有信心一步步施展这些计划。
在给皇太极写信之前,苏天成已经给皇上写去了密折,密折和信几乎是同时出发的,这个时候,苏天成在等着皇上的态度,孙传庭、刘铁汉以及祖大弼押送岳托和孔有德等俘虏,前往京城去了,剩下的汉军俘虏,还需要消化,人数太多了,就是定时炸弹,这些人,必须要分散开来,是不是从中间吸纳一部分的兵力,苏天成还在考虑之中。
守住了大凌河城,巩固了周围的堡垒和据点之后,苏天成就要腾出手来,开始整顿边关的秩序了,这是很大的一步棋,以前没有整顿的基础,现在情况不同了,江宁营展现出来了骁勇,没有人敢挑战自己和江宁营的权威了。
这一次的整顿,比较起来在陕西的整顿,更为关键,对面就是后金的八旗军,稍微不注意,引发了内乱,就给了八旗军机会了,毕竟人家虎视眈眈,有着不一般的实力。
给皇太极的信送出去之后,苏天成只能够期盼,至少稳住半年的时间,或者是今年都能够稳定下来,到时候,后金就算是展开大规模的攻击,自己也不存在畏惧了。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四章朱由检的思考
五月初三,朱由检收到了苏天成的密折。
打开密折之后,朱由检无一例外的看到了好消息,大凌河城被收回来了,更加可贵的是,活捉了岳托和孔有德,要知道,崇祯九年大清立国的时候,这两人都是亲王。
可如此巨大的胜利,没有令朱由检特别的高兴,他看到了苏天成后面的禀报,苏天成给皇太极直接写信了,至于信的内容,肯定不会有什么出格的地方。
这一幕,令朱由检想到了袁崇焕,自己刚刚登基的时候,特别信任袁崇焕,几乎将军政大权悉数交付给袁崇焕,袁崇焕需要什么,朝廷想办法满足什么,但私下里,袁崇焕也和后金的皇太极通信,不同的是,苏天成在密折里面奏报了。
朱由检一直都是非常矛盾的。
江宁营发展的速度,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身为大明皇帝,朱由检也没有想到,不过几年的时间,江宁营发展到八万人,几乎是横扫了北方诸省,彻底剿灭了流寇,令大明内部慢慢的安定下来了,现在到了辽东,很快就收复了大凌河城,彻底巩固了关宁锦防线。
苏天成的功劳是不容抹杀的,尽管说剿灭流寇的决战中,太子朱慈烺参加了,成为名义上的总指挥,但真正的功劳还是苏天成的,朝廷里面的文武大臣也是明白的。
苏天成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朱由检高兴的同时,也是很担忧的,若是苏天成有了异心,该当如何,大明岂不是处于风雨飘渺之中了。
朱由检努力不要自己产生这样的想法,但这种念头总是喜欢冒出来,挥之不去,加之朝廷里面也有一些大臣。暗地里提醒,要求限制苏天成的权力,或者将苏天成和江宁营割裂开来,或者将苏天成调到京城来。
从大明的发展出发,朱由检是不会这样做的,这等于是自毁江山,后金依旧是虎视眈眈。如此的情况下,变相的处置没有出现任何错误的苏天成,岂不是令天下人都寒心了,到时候朝廷里面,恐怕是真的无人了。
有赖于苏天成建立下来的功劳,这些年。朱由检总算是不用担惊受怕了,大明内部慢慢稳定了,剩下的就是后金的问题,尽管说后金目前是非常强大的,但朱由检还是有信心的,凭着苏天成的能力、江宁营的骁勇,灭掉后金是迟早的事情。
这一次。苏天成给皇太极写信的事情,触动了朱由检的神经。
江宁营监军秦三德的密折是很多的,详细禀报了苏天成的所有情况,从秦三德获知的情况来看,苏天成的确是没有问题的,平时的一言一行都很是正常,而且苏天成有着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考虑一件事情的时候。心无旁骛,剿灭流寇的时候,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上面了,面对后金的时候,时时刻刻想到的是布局,想到的是一步步削弱后金,想到的是机会成熟之后。彻底的剿灭后金,至于说和朝廷大臣之间的关系,包括和边军将领的关系,都是很正常的。没有刻意的去拉拢。
和苏天成接触的次数也不少了,朱由检的内心,是非常欣赏苏天成的,这种默契来自于心灵的沟通,不是言语可以表达出来的,苏天成剿灭流寇的时候,为了避嫌,请求太子朱慈烺出面,其实就是表明了态度,这说明苏天成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了。